礁冠礫石-粘結岩相

本相帶位於原地珊瑚礁岩相之後,破浪帶的內側,地形凸起,低潮時露出水面0.3~1 m,屬於潮間帶環境,寬度幾十米到幾百米,最大的可達2 km以上。被破浪夾帶的確岩塊和礫石等在此堆積成礫石淺灘或礫石堤壘,常有直徑在2 m以上的巨大碗岩或塊狀珊瑚群體被暴風浪搬運上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礁冠礫石-粘結岩相
  • 外文名:Reef crown gravel-bonded facies
  • 位置:位於原地珊瑚礁岩相之後
  • 形態:地形凸起
  • 環境:潮間帶環境
  • 寬度:寬度幾十米到幾百米
簡介.,機制,結構,組成,綜合特徵,

簡介.

本相帶位於原地珊瑚礁岩相之後,破浪帶的內側,地形凸起,低潮時露出水面0.3~1 m,屬於潮間帶環境,寬度幾十米到幾百米,最大的可達2 km以上。被破浪夾帶的確岩塊和礫石等在此堆積成礫石淺灘或礫石堤壘,常有直徑在2 m以上的巨大碗岩或塊狀珊瑚群體被暴風浪搬運上來。

機制

低潮時,本帶暴露出水面,因而使造礁珊瑚的生長受到遏制,僅在局部淺水坑記憶體在小型叢膠狀或被殼狀的珊瑚群體,這就為藻類的繁榮生長提供良好的機會,但其發育程度受水動力條件的控制。當背風礁緣,水動力能量弱時,淺灘上藻類稀少,礫石經磨蝕呈渾圓狀或扁圓狀,分選性較好,定向排列整齊。

結構

礫石淺灘在平面上呈新月形或圓弧形向外凸出,各新月形淺灘之間成為裂流通道。當波浪的能量較強時,紅藻和綠藻生長繁盛,厚達幾厘米,形成毯狀藻席,並捕集大量砂泥而形成疊層狀構造,藻類將礫石、砂屑和灰泥等黏合成塊狀整體,形成粘結岩。在西沙群島的一些環礁或台礁的東北側礁緣,水動力能量特彆強,在低潮時,浪花經常濺濕其頂面,因而珊瑚藻類,如被殼狀的孔石藻和分枝狀的新角石藻(Neogoniolithon)等崢嶸生長,其覆蓋率可達70%~80%,形成藻脊;但其發育程度比太平洋環礁上的典型藻脊要差(莊啟謙等,1983)。季風交替作用的結果導致珊瑚礁冠邵的東北端和西南端發育得特別好,並首先露出海面形成灰沙島,如南沙群島的雙子環礁等。在一些岸礁的迎風側,因為礁前形成陡壁地形,所以,在礁緣僅發育侵蝕型槽溝,而不能發育成礫石灘。暴露於潮間帶環境裡的巨礫被蠕蟲類、穿孔貝類和藻類等生物強烈腐蝕,並經海水的化學風化和波浪的物理侵蝕而削弱、破碎後,繼續向礁體內部搬運、堆積。

組成

礁緣粘結岩是同生成岩作用和藻類粘結作用的產物。常見的藻類有珊瑚藻、擬剛毛藻、傘藻和蕨藻等。在較高的凸起處,珊瑚藻中的孔石藻等占優勢,而在較低處,分枝狀的新角石藻等的含量逐漸增多;礫石背面常發育紫紅色格線狀的紅藻、氈藻等。由於礫石正、反面同時有藻類附著生長,起粘結作用,鈣藻類發育成熟,分泌出大量鈣質,完成粘結、石化過程,使礫石被粘結成堅固的塊狀岩層。除礁緣粘結岩以外,藻類的粘結作用在礁格架相內和一些礁坪內也常見!珊瑚藻的粘結作用還表現在形成藻結核或藻團塊上,在水動力較強的礁坪或礁前,珊瑚藻常能包覆在珊瑚斷肢、碎塊或介殼外圍生長,形成外表呈瘤狀突起的藻結核或藻團塊。

綜合特徵

綜合上述,本相帶的岩石特徵是:頂部朝下反轉的珊瑚頂、礁岩塊和礫石等組成支撐格架,並被鈣藻類粘結以及含砂屑灰泥膠結而構成中厚層-塊狀的構造,它們與前述原地礁岩的區別則在嚴缺乏原生珊瑚群體和造礁珊瑚本身的粘結作用。礁緣粘結岩也是珊瑚礁體格架構造的組成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