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峰寶金禪師

碧峰寶金禪師

碧峰寶金禪師,諱寶金,號碧峰。明代一代高僧,乾州永壽甘井(今陝西省永壽縣甘井鎮)人,俗姓石氏。師。乾州永壽石氏子。誕時。白光盈室。六歲出家。遍歷講肆。忽嘆為非。遂更衣。謁如海於縉雲。偶攜筐擷蔬。入定三時方寤。呈解。不契。海謂師曰。此塵勞暫息耳。必使心路絕。祖關透。然後大法始明。師由是脅不至席者三年。一日。聞伐木聲。汗下如雨。乃曰。古人道。大悟十八遍。小悟無數。豈欺我哉。未生前事。今日方知。尋受記莂。出世五台。眾至萬指。至正洪武間。兩蒙召對。問法稱旨。壬子六月。示寂。荼毗。舍利五色。

(概述圖片來源:

父母俱崇善,時有沙門,以觀音像,授其母張氏。囑曰:謹事之,當生智慧之男,未幾果生師。白光燁燁照室。幼多疾,父母疑之曰:此兒宜師釋氏耶。年六歲,遂舍依雲寂溫法師,為弟子。及長受具,遍詣講肆,窮性相之旨。久之曰:是可以了生死耶,遂棄去。時如海真禪師,開法於蜀,師往詣,示以道要,師大起疑情。久之有悟,呈真,真大斥之曰:必使心思路絕,大法可明。師益加精進。三年脅不至席。一日聞伐木聲,汗下如雨。急往求證於真,真猶詰十數遍。一一無滯。乃印可之。後至五台秘魔崖,知為前身住處,遂棲止。久之聲光日露。四方聞而至者,將集千人。師不拒也。至正間,順帝遣使,詔至京,甚敬之,命住海印寺。力以疾辭,賜寂照圓明之號。
大明太祖,即位燕都。手詔師。師應天時,見上於內殿。問佛法大意。上設普濟會於鐘山,選高行僧十人。蒞其事。師偕楚石琦與焉,寵賚甚渥。未幾示微疾而化。茶毗獲五色舍利,齒舌數珠皆不壞。贊曰。世道交興真人應運,雲龍風虎莫之能禁。真金出礦古鏡生光,精明既發照用無方。
位於甘井鎮的雲寂寺為碧峰寶金禪師剃度出家及早期傳法寺廟,禪師也曾在位於永平鄉的武陵寺(今廢)說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