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屑

碎屑

碎屑是沉積岩或沉積物的一種組分,它是母岩機械風化的產物。在生物學上,則用於表示生物體的碎片,殘骸、排泄物和它們的普通分解產物。實際上,其中總是混有微生物,對它們的分離工作剛就端緒,而且分離和處理操作是否合理尚待得商榷,因此,碎屑一詞多指所含的全部而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碎屑
  • 外文名:detritus
  • 本義:泛指整體破裂後的小片
  • 引申義:細小而繁多(的事)
  • 近義詞:碎片
  • 套用:生物,地質
詞語解釋,生物術語,地質術語,陸源碎屑,內碎屑,火山碎屑,

詞語解釋

碎屑(detritus)該詞原是泛指整體破裂後的小片
引申義:細小而繁多(的事)。

生物術語

T.R.Parsons和H.Seki(1970)建議把微生物和碎片及分解產物合稱碎屑(detritus),而把除去微生物的稱為有機殘片(organic debris),但尚未被廣泛採納。無論陸地和水中,碎屑都到處存在,且數量也多。它是細菌等微生物活動的中心,同時在食物鏈中也占據著重要位置。此外,水中的碎屑亦稱浮游物(tripton)。

地質術語

碎屑(clast)是指主要來自於源區的母岩或弱固結-固結沉積物經過物理風化作用(機械破碎)所形成的碎屑物質,其化學成分、物質結構未有較大變化。常見有陸源碎屑內碎屑火山碎屑。是碎屑岩、碎屑碳酸鹽岩、火山碎屑岩等岩石的主要組成成分。它可以是單礦物的,也可以是岩石質的,前者稱為礦物碎屑,後者稱為岩屑。

陸源碎屑

陸源碎屑(terrigenous clast)是指陸源區母岩物理風化或機械破壞而形成的碎屑物質。
陸源碎屑礦物中以石英最常見。除單晶石英外,常見由幾顆石英或許多微粒石英組成的多晶石英;長石類礦物微斜長石常見,斜長石中鈉長石遠遠超過鈣長石;雲母類碎屑一般以白雲母為主;重礦物中常見者是火成岩和變質岩中的副礦物,如鋯石金紅石等;岩石碎屑是母岩破碎形成的岩石碎塊
根據碎屑顆粒的大小,陸源碎屑可以分為四類:
1、礫:碎屑直徑>2mm。
2、砂:碎屑直徑2-0.05mm。
3、粉砂:碎屑直徑0.05-0.005mm。
4、泥:碎屑直徑<0.005mm。

內碎屑

系指沉積盆地中已沉積的弱固結或固結的碳酸鹽沉積物,經波浪、潮汐等水流作用沖刷、破碎、磨蝕、搬運、再沉積而形成的顆粒。也可以是其他作用形成的。內碎屑按其直徑大小可劃分如下幾個粒級: >2毫米礫屑;2-0.5毫米粗砂屑; 0.5-0.25 毫米中砂屑;0.25-0.1毫米細砂屑;0.1-0.03毫米粗粉屑;0.03-0.005 毫米細粉屑。
多發育於熱帶淺海濱海區域。

火山碎屑

火山碎屑(pyroclast,tephra)是火山噴出的岩漿冷凝碎屑以及火山通道內和四壁岩石碎屑。它包括單個晶體、晶屑玻屑、岩屑,其形狀沒有受到後期再堆積作用的改造。火山碎屑大小不一,形態與原岩的性質有一定關係,原為韌性的岩石輪廓較為圓滑,脆性的則呈稜角狀並具貝殼狀斷口。火山碎屑是早期階段凝固的火山岩,火山通道周圍的岩石及火山基底的岩石在火山噴發時被炸裂、崩碎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