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礦物

副礦物

副礦物是一個地質辭彙,是分布廣泛但含量很少(< 1%)的礦物,一般不參與岩石命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副礦物
  • 外文名:Vice mineral
  • 特點:含量很少(<1%)
  • 岩石類型:火成岩
  • 學科:岩石學
簡介,形成過程,舉例,研究意義,

簡介

副礦物是指在火成岩中對岩石的命名不起主要作用的任何礦物,含量極少,一般不超過1%。在個別情況下,可達3%左右。含量少,但普遍存在時,稱為次要副礦物(minor accessory)。含量較大或具有特別重要性,則稱為變種副礦物(varietal accessory)或特徵性副礦物(characterizing accessory),而且可以給岩石定出變種名稱(例如黑雲母花崗岩中的黑雲母)。常見的次要副礦物有︰黃玉、鋯玉、剛玉、螢石、石榴子石、獨居石金紅石、磁鐵礦、鈦鐵礦、褐簾石和電氣石。典型的變種副礦物有︰黑雲母、白雲母、角閃石、輝石和橄欖石。
金紅石金紅石

形成過程

副礦物從特性上看是在岩漿凝固過程中形成的;與其成對照的是其後通過各種過程(如熱液蝕變引起的風化作用之類)形成的次生礦物。查明副礦物的種類、含量、標型特徵、所含微量元素等,對於劃分岩石類型、探討母岩的含礦性、對於某些稀散元素的普查找礦,以及確定和對比火成岩形成的時代都有很大的意義。

舉例

常見的副礦物有:鉻鐵礦、磁鐵礦、鈦鐵礦鋯石榍石磷灰石及褐簾石等。有時也用特徵性的副礦物作為命名根據,如褐簾石花崗岩、鋯石花崗岩、榍石花崗岩等。

研究意義

查明副礦物的種類、含量、標型特徵、所含微量元素等,對於劃分岩石類型、探討母岩的含礦性、對於某些稀散元素的普查找礦,以及確定和對比火成岩形成的時代都有很大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