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山石

硯山石

硯山石是米芾收藏的一方靈璧石,硯與研諧音,所以古稱“研山”。據考證,硯山是南唐後主李煜的舊物,幾經流傳,到了米芾手裡。米芾得到硯山後,《志林》記載他“抱眠三日”,狂喜之極,即興揮毫,留下了傳世珍品《研山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硯山石
  • 外文名:yanshan stone
  • 石種:靈璧石
  • 著名收藏人:李後主、米芾、宋徽宗
米芾《研山銘》,絹本手卷,行書,卷縱36厘米,橫136厘米,用南唐澄心堂紙書寫行書大字三十九個。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研山銘帖》是米芾書法精品中的代表作。此帖沉頓雄快,跌宕多姿,結字自由放達,不受前人法則的制約,抒發天趣,為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見珍品。
米芾《研山帖》,行書墨跡。在明代張醜的《真跡目錄初集》、《清河書畫表》和清代吳其貞的《吳氏書畫記》中都有記載,據推創作於1101年至1102年間,作品沉雄蒼勁、揮灑縱橫,是米芾晚年代表作之一。專家研究說,作品早年曾入藏宋代內府,後一直為民間文人雅士珍藏。上個世紀20年代被日本一家博物館收購而東渡扶桑。
《研山銘》總計39個字,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書畫鑑定專家對此帖的評價為:“下筆揮灑縱橫,跌宕多姿,不受前人成法的羈勒,抒發性情天趣,在他的大字墨跡中,應推為上品。
研山在我國賞石歷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據載它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著名的亡國之君李後主創製的,它是取其自然平底、峰巒起伏而又有天然硯池的天然奇石,作為硯台的別支,一般大不盈尺,而靈璧石、英石一類質地大都下墨而並不發墨,所以硯山純粹是作為一種案頭清供。眾所周知,唐代乃至以前賞玩奇石的主要對象是園林石峰,賞玩案幾供石從宋代開始才蔚然成風,而唐宋之間所出現的“研山”正好是由其間的一個重要過渡:一方面,它將玩石的對象由庭院轉移到案幾,另一方面又將玩石列入了文房器玩範圍,以後奇石一項便廁身於文玩之列,這都應歸功於李後主首創之功(李後主常在收藏的書法名畫上鈐有“建業文房之印”藏印,這也是文房一詞最早見諸印記。)米芾所描摹的這方靈璧石研山,便是其搜獲的李後主之舊物。畫上留有許多題記,也說明米芾對之喜愛有加。如篆書“不假雕琢,渾然天成”,研山之左右上下分別有楷書“玉筍”。“方壇”,“上洞口”、“翠巒”、“龍池遇天欲雨則津潤”、“華蓋峰”、“月岩”、“下洞三折通上洞,予嘗神遊於其間。”、“滴水小許在池內經旬不竭”等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