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卡

硬卡

所謂硬卡就是通常人們說的銀行卡!軟卡就是我們的存摺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硬卡
  • 俗稱:銀行卡
  • 平台:ATM、POS機
  • 收取費用:年費
銀行卡俗稱,昆騰公司生產的大型硬碟,基本介紹,安裝,後續,發展歷史,

銀行卡俗稱

目前,在辦理銀行卡時,銀行都會把軟卡和硬卡同時交給辦理者的手中!
但是,要收取一定的費用!一搬在5元或10元!另外,硬卡和軟卡一樣同樣也有利息!
但二者又不相連,前提是你得知道你的賬號!
依據新的規定。建設銀行卡、折分離制度。卡(硬卡)與存摺(軟卡)是不關聯的。(與以前不同,以前是關聯的:兩張卡同用一個帳號,雖然卡上的卡號和存摺上的帳號是不一樣的。)
兩者的區別:硬卡可以在ATM、POS機上使用。存摺不可以。硬卡收年費,存摺不收。存摺上面可以打字,給你看裡面還有多少錢,硬卡不可以。硬卡小、存摺大。存摺可以代領錢,硬卡不可以(有限制)。就這么多。
網銀上沒有區別。

昆騰公司生產的大型硬碟

基本介紹

硬卡(Hrad Card)是美國昆騰(Quantum)公司生產的固定在擴展卡上的硬碟驅動器的品牌名稱。將卡插入在一個驅動槽中,運行一些安裝軟體,就馬上有了一個硬碟。昆騰公司是第一個試圖把硬碟驅動器及其所有相關電路都放在擴展卡上的大型硬碟驅動器製造廠商。但其他供應廠家都模仿這一概念,很多PC機用戶都把這種驅動器叫做硬卡

安裝

安裝硬卡與安裝其他擴展卡一樣簡單,找一個空的槽位,從PC機上去掉機蓋,再槽中插入硬卡,擰緊固定螺絲並蓋上機箱。這種類型的大多數驅動器(包括昆騰的Hard Card)的設定開關或跳線都假設磁卡將裝在一個已有的驅動器上。如果要用一個硬卡代替已存在的硬碟,則要參看驅動器所帶的說明書來設定跳線

後續

硬卡安裝好之後,需要運行與之配套的安裝軟體。在多數情況下,應使用該軟體顯示的自動選項將格式化驅動器,並為其用於Windows做好準備。

發展歷史

昆騰:始於見異,終於思遷
昆騰(Quantum)公司大概是惟一一個以硬碟驅動器業務起家卻沒有與之共存亡的廠商。從1980年創立直到2000年,昆騰的主要身份都是位於加州Milpitas的磁碟驅動器製造商,而現在其總部在聖何塞(San Jose,倒是不算遠),以磁帶驅動器及自動化產品為核心競爭力。
昆騰始於來自IBM和Memorex的主管及設計人員的一個構想,即在不增加成本或複雜性的前提下使用全閉環伺服(servo)系統,從而獲得性能提高的8英寸硬碟驅動器,這在專門的伺服IC和容易利用的DSP(數位訊號處理器)出現之前是非常困難的任務。這些創辦人的想法是將步進電機(比音圈電機便宜,但緩慢、噪音大且在溫度改變時容易出現可靠性問題)的預定義的步與閉環伺服的準確性相結合——他們在頭臂上放置一個衍射光柵,使用音圈電機移動該臂,並僅在尋道完成時使用閉環功能,依靠光柵上的狹縫統計“總馬達”(步進電機+音圈電機)移動經過的磁軌。上述設計節省了很多硬體,並允許僅用一個8位的微控制器控制整個伺服系統,大大降低了成本。40MB的Q2040和80MB的Q2080是首批使用該技術的驅動器,按照昆騰的說法,他們的產品非常受歡迎,到1982年占有了25%的市場份額。
一出手就是8英寸驅動器,而且性能博得了客戶的認可,看來昆騰的起點比邁拓還高(難道是起點越高結局越淒涼?)。不過,1979年問世的第一款8英寸硬碟驅動器(IBM 62PC)容量就有64.5MB,80MB對1980年代的大型主機(mainframe)用戶來說未免不夠,8英寸規格的體積對中端用戶而言又太大,頗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覺。於是,昆騰推出了使用同樣伺服系統的5.25英寸的ST-506兼容版本硬碟驅動器Q500系列(也是全高,容量10~40MB)。
美國昆騰公司美國昆騰公司
不過,這一時期昆騰最著名的產品還是1985年其Plus開發分部推出的Plus HardCard(硬卡)。HardCard是第一款固定在卡上的磁碟驅動器,為適應ISA槽的格式,只有一張3.5英寸碟片(10.5MB),直接固定在標準控制器(ST-506或ESDI)上,然後將組件插入一個ISA匯流排插槽中(與普通的ISA卡一樣,用一個螺釘固定,這對笨重且有較強烈振動的硬碟驅動器來說顯然不夠穩妥),屬於第一批集成ISA(AT匯流排)控制器的驅動器。HardCard銷售的非常好,不斷推出更高容量的型號,並吸引了很多效仿者。
隨著對昆騰驅動器需求的不斷增加,該公司決定將製造外包,而不是像多數的競爭對手那樣採用完全的垂直集成並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甚至香港開設他們自己擁有的工廠。1984年,昆騰與松下(Matsushita)簽訂協定,由松下壽(Matsushita Kotobuki Electronics,MKE)在日本一本松町的工廠為其生產面向大量市場的驅動器和HardCard
不久之後,昆騰決定進入在當時屬於全新的SCSI市場,第一款專門設計的SCSI驅動器是1986年發布的80MB的Q280(5.25英寸半高)驅動器,其30ms的平均尋道時間在那個時代已經是相當快了。Q280與Conner Peripherals的產品是第一批使用嵌入式伺服(embedded servo)的大量市場驅動器。接著,昆騰將Q280的嵌入式控制器設計與Q500系列的伺服硬體相結合,開發出ProDrive家族,也是其第一款支持剛誕生不久的ATA接口的驅動器。光學輔助和全嵌入式伺服設計一直共存到光學系統被認為過於緩慢而被放棄的1990年代初。
這時昆騰已在Milpitas為其高端驅動器建立了頂級的製造工廠,卻因管理不善而最終關閉並將生產轉交MKE,到1990年代末,昆騰所有的硬碟驅動器產品都由MKE的工廠生產。MKE用大量市場的標準對待這些高端產品,損害了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
1994年昆騰收購了DEC(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數字設備公司,也稱Digital,1998年售予Compaq)的數據存儲分部,獲得了DLT流磁帶系統和在麻省Shrewsbury的Digital Storageworks高端SCSI驅動器專業技術。出於對2000年問題的普遍恐懼,一時間DLT的銷售非常好,昆騰便將公司分為兩部分,分別負責硬碟驅動器和DLT及相關產品。
DEC的SCSI專業技術體現在設計磁帶驅動器,SCSI硬碟驅動器稍晚且重用磁帶驅動器的代碼。他們不去寫為磁碟驅動器最佳化的固件(firmware),而是在磁帶驅動器代碼之上增加一個抽象層來執行硬碟驅動器的功能,這樣自然會導致性能很差,主軸轉速再高、磁頭運動再快也是白搭。Milpitas團隊在Viking、Phoenix和Katana家族的驅動器中採用沒有不必要代碼的固件設計,能夠充分發揮硬體的能力。但是,他們不得不在最後的項目(Orca驅動器)中服從管理層的命令,被迫接受Shrewsbury的代碼和微控制器選擇。Milpitas的高端驅動器設計就這樣在公司政治的干預下於2000年年中死於非命。
2000年的硬碟驅動器市場正遭遇寒冬,PC銷量下滑,經濟型驅動器愈發無利可圖,以WD為代表的幾家廠商不同程度的陷入困境。昆騰決定將其市場份額曾長期排名第二的硬碟驅動器分部出售,買家是我們都知道的邁拓。昆騰保留了DLT磁帶驅動器業務,製造NAS的Snap Appliance則被拆分。
之後昆騰進行了一系列的收購:2000年收購磁帶庫製造商ATL;2002年收購按昆騰許可製造VStape產品的製造商Benchmark Storage Innovations;2005年收購原希捷的磁帶業務Certance;2006年收購中高端磁帶庫製造商ADIC。硬碟驅動器市場已經回暖,昆騰卻一心要在磁帶的路上跑到黑,不禁令人感慨世事難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