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砂安神丸

硃砂安神丸,中醫方劑名。為安神劑,具有鎮心安神,清熱養血之功效。主治心火亢盛,陰血不足證。失眠多夢,驚悸怔忡,心煩神亂:或胸中懊儂,舌尖紅,脈細數。臨床常用於治療神經衰弱所致的失眠、心悸、健忘,精神憂鬱症引起的神志恍惚,以及心臟早搏所致的心悸、怔忡等屬於心火亢盛,陰血不足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硃砂安神丸
  • 功用:鎮心安神,清熱養血
  • 主治:心火亢盛,陰血不足證
  • 分類:安神劑-重鎮安神劑
  • 出處:《內傷傷辨惑論》
歌訣,組成,用量,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配伍特點,運用,加減化裁,禁忌,附註,附方,組成,功用,主治,出處,化裁方之間的鑑別,重要文獻摘要,

歌訣

硃砂安神東垣方,歸連甘草合地黃,怔忡不寐心煩亂,養陰清熱可康復。

組成

硃砂、黃連、炙甘草、生地黃、當歸。

用量

硃砂(另研,水飛為衣) 15g,黃連(去須,淨,酒洗)18g,炙甘草16.5g,生地黃4.5g,當歸7.5g。

用法

上藥除硃砂外,四味共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以硃砂為衣,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3-4g),津唾咽之,食後服。現代用法:上藥研末,煉蜜為丸,每次6-9g,臨睡前溫開水送服;亦可作湯劑,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硃砂研細末水飛,以藥湯送服。

功用

鎮心安神,清熱養血。

主治

心火亢盛,陰血不足證。失眠多夢,驚悸怔忡,心煩神亂:或胸中懊儂,舌尖紅,脈細數。

方義

本方證乃因心火亢盛,灼傷陰血所致。心火亢盛則心神被擾,陰血不足則心神失養,故見失眠多夢、驚悸怔忡、心煩等症;舌紅,脈細數是心火盛而陰血虛之徵。治當瀉其亢盛之火,補其陰血之虛而安神。方中硃砂甘寒質重,專入心經,寒能清熱,重可鎮怯,既能重鎮安神,又可清心火,治標之中兼能治本,是為君藥。黃連苦寒,入心經,清心瀉火,以除煩熱為臣。君、臣相伍,重鎮以安神,清心以除煩,以收瀉火安神之功。佐以生地黃之甘苦寒,以滋陰清熱;當歸之辛甘溫潤,以補血,合生地黃滋補陰血以養心。使以炙甘草調藥和中,以防黃連之苦寒、硃砂之質重礙胃。

配伍特點

合而用之,標本兼治,清中有養,使心火得清,陰血得充,心神得養,則神志安定,是以“安神”名之。

運用

本方是治療心火亢盛,陰血不足而致神志不安的常用方。臨床套用以失眠,驚悸,舌紅,脈細數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若胸中煩熱較甚,加山梔仁、蓮子心以增強清心除煩之力;兼驚恐,宜加生龍骨、生牡蠣以鎮驚安神;失眠多夢者,可加酸棗仁、柏子仁以養心安神。

禁忌

方中硃砂含硫化汞,不宜多服、久服,以防汞中毒;陰虛或脾弱者不宜服。

附註

附方

磁朱丸

組成

神曲、磁石、光明砂。

功用

益陰明目,重鎮安神。

主治

心腎不交,耳鳴耳聾,心悸失眠,亦治癲癇。

出處

《備急千金要方》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本方與硃砂安神丸均用硃砂,均屬重鎮安神之劑,均可治心悸失眠等。硃砂安神丸因配黃連瀉心火,生地、當歸滋陰血,為鎮清結合,補瀉兼施之劑,且長於清心火,主治心火亢盛,陰血不足之驚悸失眠;磁朱丸則配磁石,益陰潛陽,長於潛陽明目,交通心腎,主治腎陰不足,心陽偏亢,心腎不交之心悸失眠,耳鳴耳聾,視物昏花等。

重要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內外傷辨惑論》卷中:“如氣浮心亂,以硃砂安神丸鎮固之則愈。” .
2.方論選錄《張氏醫通·專方》:“凡言心經藥,都屬心包,惟硃砂外稟離明,內含真汞,故能交含水火,直入心臟。但其性徐緩,無迅掃陽焰之速效,是以更需黃連之苦寒以折其勢,甘草之甘緩以款啟其微,俾膈上之實火、虛火,悉從小腸而降泄之。允為勞傷心傷神、動作傷氣、擾亂虛陽之的方,豈特治熱傷心包而已哉!然其奧又在當歸之辛走血,地黃之濡潤滋陰,以杜火氣復熾之路。其動靜之機,多寡之制,各有至理,良工調劑之苦心,其可忽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