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鯛

石鯛

屬鱸魚目,石鯛科的一種。無毒,經濟型食用魚,又稱條石鯛。最大體長80cm。本科已知的有7種。石鯛大部分棲息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溫、亞熱帶水域,具有強壯的牙齒和鳥喙般的口部,可將海螺類、海膽等咬碎吞食,而不能吃水草。有很強的好奇心,被認為是魚類中智慧型的一種。

基本介紹

簡介,外形特徵,分布範圍,生態習性,生長繁殖,種群現狀,垂釣方法,

簡介

英文俗名:(Rock porgy)
同種異名:(Scaradon fasciatus)
命名者:(Krøyer, 1845)
石鯛X光片石鯛X光片
無毒可食海魚,非觀賞性魚類。

外形特徵

體呈長橢圓形到卵圓形,稍側扁,體輻高。頭小,前段鈍尖。吻短,眼大,側位,上頜達眼之前緣下方。
小型櫛,側線單一且完全,依背緣彎曲。口小不能伸縮,齒癒合形成類似鸚哥魚之鳥喙狀齒板,且非常強壯有力。但幼魚時齒為分離的門齒狀齒。前蓋骨邊緣有鋸齒。
背鰭1枚,基底長,具11~12棘,且硬棘部較軟條部之為低。臀鰭基底短,具3棘,和背鰭軟條相當。腹鰭在胸鰭基底略後,有腋鱗尾鰭截平或凹入。
漂亮的石鯛漂亮的石鯛
吻部無鱗,頰部具鱗。硬棘軟條數16,臀鰭硬棘軟條數13尾鰭內凹形。
體黃褐色,含體側及頭部眼帶,共有7條黑色橫紋。小魚之體色和成魚差距甚大。

分布範圍

太平洋區,包括南非紅海、中國台灣、日本、夏威夷、韓國、秘魯、智利以及黃海渤海等,屬於熱帶海產魚類。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長崎。

生態習性

棲息深度:10-100米
棲息環境:礁區,近海沿岸。
頻危狀態:不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常簡稱為IUCN)頻危名單中。
肉食性,溫熱帶沿近海魚類,喜愛棲身於岩礁區;幼魚會隨著海藻漂移。

生長繁殖

初夏為產卵期,此期間,雌魚身體的黑色橫帶非常明顯,雄魚身上的斑紋變淡,全身呈灰色。
石鯛的一生石鯛的一生
多在日落時,於外海的沿岸,產下直徑約1毫米的卵,經約一天半即孵化,幼魚和流動的水草糾纏在一起,進入大海中成長。
長到11.5毫米以前,牙齒和一般魚類相同,齒形尖銳,長在兩頜的前端。長到8厘米後,其牙齒已逐漸臼齒化,並已排列成8層。隨著齒形的變化,食性也改變。
幼魚攝食浮游在海水錶層的小型甲殼類,長至10厘米以上後,雜食性漸強,成魚改吃大型甲殼類。此時,又游到海岸邊生活。

種群現狀

魚類雜技明星:身體秀麗的石鯛魚,不但能演出跳環的節目,還能用熟練的技巧為觀眾表演推球上坡等有趣節目,被遊客稱為動物園中的雜技明星。
在一個盛有海水的大型透明水簇箱中,從上面吊下紅、藍、黃、綠、褐5種不同顏色的金屬環。經過訓練的石鯛魚,聽到水簇館調馴師的笛聲之後,就鑽過5隻不同顏色的金屬環。調馴師又把5隻金屬環高低不平地放在水中,用不同的笛聲為信號,讓石鯛魚有條不紊地忽上忽下地鑽過,最後,調馴師把高低不平的五隻金屬環轉成各不相同的方向,這時石鯛魚會一上一下、忽左忽右再次鑽過這5隻環。
石鯛石鯛
另一個節目,是在水槽當中放置一張小台子,將一條中間凹的長板,一端搭在台子上,另一端搭在水槽底面,形成一個斜坡,在長板的下端,放置一隻高爾夫球。表演時,讓經過嚴格訓練的石鯛魚游到高爾夫球旁,順著長板的斜坡,一口氣把球順著長板推到小石子上。它每次表演完後,便可得到調馴師所給的一片鮮蝦肉。

垂釣方法

磯釣中的最難釣到的魚,其拉力較強要用結實的竿配有卷線器,並用較粗的魚線。尖銳的牙齒即使是堅硬的貝殼也能輕鬆的弄碎。所以要採用不易被咬斷的布線,以寄居蟹海膽作誘餌,最好以有岩礁帶的海底海溝,坡道、岩石壁的地方垂釣為最佳場所。擁有斑紋特微的石鯛是磯釣的最好選擇,由於很難釣上來,所以又被稱為“夢幻之魚”。
石鯛石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