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鐘漢韻

石鐘漢韻

石鐘漢韻漢服交流群,湖口因石鐘山而聞名,體會民族韻味。是一個華夏傳統文化的交流平台,是一個推廣漢服的志願者集合體。是一個非盈利的,非功利的,非商業的,有志於復興漢服、弘揚漢文化的文化交流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鐘漢韻
  • 外文名:shizhonghanyun
  • 宗旨:復興漢服 傳承民族
  • 價值觀:自由、平等、誠信、友善
  • 所屬地區: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
  • 社員人數:114
成立背景,平台宗旨,成員骨幹,群體活動,

成立背景

漢服,即華夏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漢裝,華服。其由來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明代,連綿幾千年,華夏民族一直不改服飾的特徵,這一時期漢民族所穿的服裝,被稱為漢服。
漢服是漢民族傳承了數千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最能體現漢族特色的服裝,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民族的特色民族服裝。漢民族憑藉自己的智慧,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漢服文化。博大精深,體系完備,悠久美麗的漢服,是中國不可多得的一大財富,是值得每一個炎黃子孫引以為自豪的。漢服的影響十分深遠,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鑑漢服的特徵。
服飾在華夏文化中,除了“避寒暑,御風雨,蔽形體,遮羞恥,增美飾”等一系列人類通行的實用功能外,還有著“知禮儀,別尊卑,正名分”等特殊意義。
《周易·繫辭下》有:“皇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自此,我們可以清晰的記得,衣冠於華夏,不再是一件小事。《左傳·定公十年》疏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可見,對於華夏民族而言,服飾的重要性。漢服,不只是一件衣裳,更多的是華夏文明的一個載體,是傳統文化的一個方面。
石鐘漢韻的成員們正是出於對漢服的喜愛和對漢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走到了一起,大家在一起學習,傳播漢服的禮儀文化,感受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

平台宗旨

以弘揚傳統文化為目的,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國家,了解自己的民族,以漢服為載體,讓喜歡漢服,以及喜歡傳統文化的同學們有一個平台,讓大家在這裏可以和一些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學習,把漢文化發揚光大。

成員骨幹

群活動負責人:
無雙
群骨幹成員:
妖妖、清辭、寄傲(不如吃茶)、公子清、章章、落花、殤漓羽、陌唯靜、月心、聆聽那語、囈語、凝霜、骨頭等......

群體活動

漢服節
石鐘漢韻
漢服節
祭祀軒轅
石鐘漢韻
感謝狀
西塘文化節
石鐘漢韻
西塘文化節
其他活動
石鐘漢韻
其他活動
石鐘漢韻
石鐘漢韻
石鐘漢韻
石鐘漢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