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蜈蚣草

石蜈蚣草

石蜈蚣草,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橫走,密生鬚根,節上生匍枝。產四川西南部。生溝谷林下、灌叢中或潮濕的石山上,海拔800-2600米。全草入藥,能散風寒,除熱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石蜈蚣草
  • 拉丁學名:Scutellaria sessilifolia Hemsl.
  • 別稱:胡豆草、吊魚桿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唇形科 
  • 亞科:黃芩亞科 
  • :黃芩屬 
  • 亞屬:黃芩亞屬 
  • 分布區域:四川西南部(峨眉、馬邊、屏山、宜賓等地)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花序特徵,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臥,密生多數須狀不定根,在節上生匍匐枝。莖上升,下部常伏地,高約50厘米,纖細,四棱形,微具翅,無毛,常不分枝,下部常無葉,節間約為葉長之半。葉無柄或幾無柄,卵圓形,長1.9—3.5厘米,寬0.9—2厘米,先端急尖至尾狀漸尖,基部圓形,心臟形而微抱莖或截形,邊緣近全緣,或每側具3—4不明顯的淺圓齒,或具疏離的銳鋸齒,近革質,上面橄欖綠色,幾無毛,或被稀疏萎軟狀的具節糙伏毛,下面淡綠色或紫色,無毛,側脈3—4對,與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斜向上升,在葉緣之區域網路結。花序總狀,3—7花,頂生或腋生,纖細,長度幾為葉長的二倍,常生在莖中部葉腋內,間或生於莖頂或側枝及再分枝的末端上,均偏於一側而下垂;序軸四棱形,具槽,被具腺微柔毛;花梗長2.5毫米,中部有一對微小線形的小苞片;苞片小,卵圓狀鑽形,與花梗均被具腺短柔毛。花萼開花時長約2毫米,略被具腺短柔毛,盾片高約1.5毫米,果時花萼增大,長約3.5毫米,盾片高達3.5毫米。花冠基部白色,上部淡紫至紫紅,長約18毫米,外疏被具腺微柔毛,內無毛;冠筒近基部前方有長達2毫米向下延伸的囊距,下部寬1.7毫米,中部以下漸寬,至喉部寬達3.5毫米;冠檐2唇形,上唇盔狀,內凹,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三角狀卵圓形,先端圓形,長寬約5毫米。雄蕊4,前對較長,微露出,具能育半藥,退化半藥不明顯,後對較短,具全藥,藥室裂口具髯毛;花絲扁平。花柱絲狀,先端銳尖,微裂。花盤前方隆起,後方延伸成短子房柄。子房4裂,後對裂片較大。花期6—8月,果期8—9月。
石蜈蚣草

分布範圍

產四川西南部(峨眉、馬邊、屏山、宜賓等地);生於亞熱帶溝谷林下,灌叢中或潮濕的石山上,海拔800—26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峨眉山。

主要價值

全草入藥,性涼、味苦、澀、無毒,能散風寒,除熱毒;治風熱目霧,感冒頭昏,腎寒縮陰,肝熱耳鳴及消痛腫毒(見《四川中藥志》)。

花序特徵

花序著生的部位及葉的特徵來看,本種似可分為三個變型。
  1. 原變型f.ses—sillfolia,花序生在莖中部葉腋內,葉先端急尖,基部心臟形而微微抱莖或截形,邊緣每側具3—4不明顯的淺圓齒,背面淡綠色,產四川峨眉。
  2. 頂序變型f.termi—nalisC.Y.WuetS.ChowinAddenda585,1977,花序生於莖頂,上部葉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圓形,邊緣具疏離的銳鋸齒,背面帶紫色,產四川馬邊。
  3. 枝花變型LramifloraC.Y.WuetS.ChowinAddenda585.1977,莖上部腋出側枝發達,花序生於側枝及再分枝的末端,部分葉近全緣,葉背面帶紫色,產四川屏山、宜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