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獻泉

石獻泉 1930年10月生在馬來西亞。1935年隨父母回到祖籍廣東省龍川縣,1944年因戰亂,舉家遷居到江西省安遠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獻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馬來西亞
  • 出生日期:1930年10月
  • 主要成就:1958年在小密鋼鐵廠利用無煙煤“土焦煉鐵成功”
    一生從事煉鐵和鑄造行業,獲省、地、縣表彰共38次
    1988年集資購置中頻電爐,自辦了華僑耐磨球鐵廠
  • 代表作品:《利用無煙煤土焦煉鐵》
人物生平,主要貢獻,

人物生平

1948年到會昌站塘鄉私人鐵廠學徒做工。1952年加入中村區手工業合作社。1954年轉入國營站塘鐵廠,先後在站塘鐵廠、小密鋼鐵廠工作。1960年選派參加冶金學院鋼鐵培訓進修,結業後回小密錳鐵廠任車間主任。1964年在永隆武工隊、中村龍鬚崇林場工作。1965年會昌縣農機廠工作。1980年在會昌縣鑄造廠工作,任鑄造技術員,為江西鑄造協會會員。1985年6月退休,享受特殊貢獻工資待遇。

主要貢獻

工作三十年多年,勤於鑽研,善於總結經驗,工作紮實,在贛南鑄煉鐵和鑄造行業小有名氣。1957年在任站塘鐵廠太平營煉鐵車間主任期間,利用“並聯送風”的方法提高了產量,當年效益顯著,評為贛州地區勞動模範。1958年在小密鋼鐵廠利用無煙煤“土焦煉鐵成功”,地區冶金局在小密召開現場會,他在會上做了經驗介紹,同時辦了培訓班向全區各縣推廣,獲“省、地、縣勞動模範”稱號。1970年後小密鋼鐵廠第二次上馬,因鎢礦和地質隊派來的工程技術人員專業不對口,投產後高爐出不了鐵水,最後廠領導根據職工的要求把該同志從農機廠借調回小密鋼鐵廠支援,他去了以後,按照原來的工藝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勝利的煉出了鐵水,穩定了高爐生產得到了廠領導和工程技術人員的讚揚。1966年在縣農機廠,領導提出要生產大型鑄件,件重達到5噸以上,把原來的鑄造車間的小班爐(200kg/小時)不能適應,改為(5T/小時)沖天爐,生產能力擴大25倍,他愉快接受任務。當時沒有鑄造技術員,他根據5噸沖天爐的要求自行設計,繪製草圖,買回了十多個大油桶。在廠領導蘆聖權的直接指揮下,找到大煉鋼鐵遺留下來的爐底盤。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終於在露天安裝了一台高大的5T/小時沖天爐,勝利的投產。先後生產出6台1x3米雙柱龍門鉋床,兩台導軌磨床,為後來農機廠生產20工具機等各種工具機奠定了基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68年生產出口台虎鉗,需要球墨鑄鐵配套,當時買不到本地生鐵,領導要求用會昌土鐵進行試製。經過了多次失敗,終於採用“先稀後鎂、壓力處理”的方法,生產球墨鑄鐵成功,評為地、縣勞模。1976年“贛南球墨鑄鐵現場會”在會昌召開,他在會上作了經驗介紹。他一生從事煉鐵和鑄造行業,獲省、地、縣表彰共38次,《利用無煙煤土焦煉鐵》、《利用會昌土鐵生產球墨鑄鐵》均著有論文,刊登在《江西日報》、《鑄工雜誌》中。參加工作以來,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系統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學習了黨的十七大及以後的中央全會精神,牢固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政績觀。始終站在黨和民眾利益的立場上恪盡職守,無私奉獻,努力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回歸社會。堅持發展目標同百姓同向,發展成果與民眾共享,不遺餘力地為本職工作而自強不息,解決與民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實際困難。退休後仍利用專長,1988年集資購置中頻電爐,自辦了華僑耐磨球鐵廠,1995年接任法人代表,2003年購置了廠房,如今年過古稀繼續發揮餘熱,凡是民眾需要的鑄件(大廠不願接、小廠又做不了的)耐磨件、耐熱件等,都熱情接待,深受當地民眾歡迎。為該地區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創建和諧社會作出了一定的貢獻。贏得了上級領導的肯定,得到了廣大民眾的好評。2008年國慶期間,應邀赴北京參加了《第三屆中華脊樑——共和國傑出人物國慶59周年座談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