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柑子(中藥)

石柑子(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石柑子,中藥名。為天南星科石柑屬植物石柑子Pothos chinensis(Raf.) Merr.、紫苞石柑Potho scathcartii Schott的全草。石柑子分布於台灣、湖北、華南、西南等地,紫苞石柑分布於雲南。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散瘀,消積,止咳之功效。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小兒疳積,咳嗽,中耳炎,鼻竇炎,晚期血吸蟲病肝脾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石柑子
  • 別稱:石氣柑、柑子菌芋、石蒲藤、巴岩香、青蒲蘆茶、葫蘆鑽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天南星目
  • :天南星科
  • :石柑屬
  • :石柑子、紫苞石柑
  • 採集時間:全年
  • 毒性:小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石柑子,紫苞石柑,生長環境,石柑子,紫苞石柑,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淡,性平。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祛風除濕,活血散瘀,消積,止咳。

主治

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小兒疳積,咳嗽,中耳炎,鼻竇炎,晚期血吸蟲病肝脾大。

相關配伍

1、治風濕疼痛:石柑子15g,見血飛15g,常春藤15g。水煎服。
2、治小兒疳積或生翳膜:石柑子、葉下珠各等份。研末。每用6g,蘸豬肝吃。
3、治飲食停滯,脘腹脹痛:石柑子15g,雞屎藤30g,香通12g,水煎服。
(1-3方出自《四川中藥志》)

用法用量

內服:15-30g;或泡酒服。外用:鮮品搗爛敷患處,或搗爛取汁滴患處。

使用注意

虛寒者忌用。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性

石柑子

又名竹結草、爬山虎、風癱藥、毒蛇上樹、上樹葫蘆、六撲風、巴岩香、青葫蘆茶、石葫蘆、馬連鞍、百步藤、石上蟾蜍草、大瘡花、葫蘆草、石百足、千年青、落山葫蘆、小毛銅錢菜、伸筋草、青竹標、岩石焦、鐵斑鳩、巴岩姜、石柑兒、關刀草、猛藥、鐵板草。附生藤本,長0.4-6米。莖亞木質,淡褐色,近圓柱形,具縱條紋,粗約2厘米,節間長1-4厘米,節上常束生長1-3厘米的氣生根;分枝,枝下部常具鱗葉1枚;鱗葉線形,長4-8厘米,寬3-7毫米,銳尖,具多數平行縱脈。葉片紙質,鮮時表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乾後表面黃綠色,背面淡黃色,橢圓形,披針狀卵形至披針狀長圓形,長6-13厘米,寬1.55-5.6厘米,先端漸尖至長漸尖,常有芒狀尖頭,基部鈍;中肋在表面稍下陷,背面隆起,側脈4對,最下一對基出,弧形上升,細脈多數,近平行;葉柄倒卵狀長圓形或楔形,長1-4厘米,寬0.5-1.2厘米,約為葉片大小的1/6。花序腋生,基部具苞片4-5(-6)枚;苞片卵形,長5毫米,上部的漸大,縱脈多數;花序柄長0.8-1.8(-2)厘米;佛焰苞卵狀,綠色,長8毫米,展開寬10(-15)毫米,銳尖;肉穗花序短,橢圓形至近圓球形,淡綠色、淡黃色,長7-8(-11)毫米,粗5-6(-10)毫米,花序梗長3-5(-8)毫米。漿果黃綠色至紅色,卵形或長圓形,長約1厘米。花果期四季。

紫苞石柑

攀援亞灌木,長5米以上。枝圓柱形,因葉柄下延而具棱,有細條紋;節間長1-2厘米。葉片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5.5-9厘米,寬2-2.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鈍或圓形,葉脈細弱,側脈3對,2對由中肋基部伸出,另1對由中肋中部伸出,細脈傾斜,多數,網結;葉柄寬,長圓狀鍥形,先端具短耳或否,渾圓或截平,形狀多變,與葉片近等長,長4-8厘米,寬0.5-1厘米,側脈2-3對從中肋上部出發,至邊緣下彎而平行。花序腋生;苞片4-5,覆瓦狀排列,卵形,上面的較大,長5-15毫米;花序柄超過苞片,長2-4厘米;佛焰苞紫褐色,寬卵圓形,銳尖,長2厘米,寬2.3厘米,展開或反折,基部沿序柄稍下延;肉穗花序直立,具長5毫米的梗,長圓形或橢圓形,長約10毫米,僅達佛焰苞的中部,粗7-8毫米。花期4月。

生長環境

石柑子

生於海拔2400m以下的陰濕密林中,常匍匐於岩石上或附生於樹幹上。分布於台灣、湖北、華南、西南等地。

紫苞石柑

附生於海拔500-1600m的密林中樹幹上。分布於雲南。

藥理作用

抗腫瘤作用。

現代套用

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小兒消化不良,晚期血吸蟲病肝脾腫大和飲食不消化等。

相關論述

《分類草藥性》:“消食。治風濕麻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