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村(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隴城鎮龍泉山石山村)

石山村(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隴城鎮龍泉山石山村)

石山村是先秦時代建立女媧祠的龍泉山之村莊,山上有泉,山巔有風台,海拔1700米,在北緯35°、東經106°附近,春有百花,夏有涼風,能秋望月,冬聽雪;是關隴古道上東西方交匯之村莊,東接關中,南望巴蜀,西出西域,北上漠北;是絲綢之路上的古村,相傳關隴貴族李世民經常來此山村尋根祭祖,拓展人脈。

基本介紹

  • 本名:石山村 
  • 別名:創世神之村落 
  • :木德風姓 
  • :風
  • 所處時代:原始公社 
  • 民族族群:華夏 
  • 出生地:崑崙山 
  • 主要成就:鍊石補天,抗擊洪水,再生人類 
軼事典故,史料記載,藝術形象,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崑崙山脈遠,風台日月圓;人類在洪水廢四極之時,伏羲氏、女媧氏在崑崙山避難,之後來到東方傳道,居住在秦安縣龍泉山之巔風台,重建家園,開啟了“巽”卦之源,在此測日影,定月曆,殖人類。

史料記載

北魏晚期酈道元【水經注】渭水篇云:“略陽川水,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媧祠”,以水道為綱,證人類興衰;天一生水,以水為天,飲水思源,利前義先,存亡一水間;崇風拜水,敬畏生態,水源即是祖源,人道即是天命;石山村還保有在春節期間“泉上燒典”拜水的古典文明,對中華文明的治水圖騰女媧氏慎終追遠,傳承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華文明體驗。

藝術形象

木德風姓,氣象名稱,風動蟲生,人首蛇身,風能生蟲,蟲能飛天,演變成一個大寫的“龍”,成為中華民族的圖騰。

人物評價

天水牧馬灘出土的先秦文物顯示,隴城龍泉山石山村有女媧祠建築,清朝乾隆時期,龍泉山崩祠毀;秦磚漢瓦遺存在村間,是天水祖脈文化的根源,據明代儒學官員胡纘宗編【秦安縣誌】記載,龍泉山是東方發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