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坊鄉

石坊鄉

石坊鄉,位於文縣西部,白水江中游。東連城關鎮,南接鐵樓鄉,西鄰石雞壩鄉,北靠堡子壩鄉。東西長18公里,南北寬11公里,地域面積132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2.64%。鄉政府駐地石坊街,海拔高程1000米,距縣城15公里。耕地面積13048畝,其中水田1300畝,水澆地5313畝,旱地5273畝,水平梯田8279畝,花椒等經濟林果園1789畝,紋黨600畝。2001年,全鄉經濟總收入1333萬元,多種經營收入712萬元,糧食總產372.6萬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819元,人均占有糧395公斤(360公斤)。境內地勢呈西南高東北低,川壩較多,有10個行政村坐落在白水江兩岸。交通便利,國道和省道東青公路穿境而過。土地資源較好,雨量充足,水利資源豐富,白水江和馬蓮河流經而過。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玉米、黃豆為主。經濟作物有紋黨、花椒、核桃、柑橘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坊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電話區號:0939
  • 地理位置:文縣西部
  • 面積:132平方公里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隴南成州機場
  • 火車站隴南站
  • 車牌代碼:甘·K
  • 耕地面積:13048畝
行政區劃,礦產資源,基礎設施,旅遊資源,建設發展,地圖信息,

行政區劃

全鄉轄14個行政村(石坊一村、石坊二村、鄧草壩、楊卜溝、後壩、東峪口、高峰壩、槐樹、中排、元坪山、舊關、柳元、上柳元、泥山),31個合作社,28個自然村,2331戶,9431人。

礦產資源

境內無煙煤礦較多,藏量豐富,燃量極高,開採歷史悠久,清末就有人開採,直至今,是全縣煤礦主要生產基地。由於採挖粗放,上世紀60年代發生礦體燃燒,達數年不熄,造成資源嚴重破壞。此外,該鄉張家壩有豐富的矽礦石、石英石。在石坊村與高峰壩村山地交界處又發現一處重晶石礦床,分布半徑達數百米,具有較高的可開採價值。

基礎設施

2001年,中國記協幫扶20萬元,民眾捐款集資12萬元,建起了一幢教學大樓,學校更名為“記協國小”,並由中共中央委員、人民日報社社長、中國記協主席邵化澤親自題寫校名,生源來自兩鄉一鎮,學生由原來的200多人增加到400多人。全鄉有中、國小校15所,在校學生人,其中完全中學1所(文縣三中)、國小7所、村學7所。設有中心衛生院、糧站、工商所、營業所、派出所、郵電所、供銷社等機關單位。文縣水泥廠坐落在該鄉鄧草壩村關莊,距縣城20多公里,設計年產水泥2.5萬噸,產品除暢銷本縣外,還銷往九寨溝等縣。

旅遊資源

境內的石坊古伸臂木橋,是傳留樓閣木疊式橋樑,亦稱“陰平橋”,後改為“合作化橋”,是文縣現存的屈指可數的古橋建築,已有百餘年歷史,為白水江上唯一的一座古橋,有著極高的觀賞和保藏價值,堪稱古建築瑰寶。

建設發展

地處白水江畔的東峪口村,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富庶之地,田園風光美不勝收,今為國道、省道交匯處,憑藉地理位置優勢帶動鄉村經濟蓬勃發展。
石坊鄉黨委和政府帶領全鄉人民開拓創新,促進全鄉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一是以糧食增長和農民增收為目標,始終把農業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深化農村改革,推進科技興農,強化農業基礎,大搞農田水利,調整產業結構。以石坊灌區為主線,新修了全長18.6公里的12條水渠,新增灌溉面積750畝。維修電灌、電動機、水輪泵21台次。興建了元坪山、高峰山、舊關坪上3處畜引水工程。興修梯田2600畝,新增農田500畝。完成東峪口、梁農壩、後壩3處防洪大堤,保護農田600畝。推廣地膜作物1200畝、良種3萬多公斤、配方施肥15000畝、水稻旱育稀植2000畝,調運供應化肥農藥600多噸,完成地膜洋芋800畝,建成東峪口塑膠大棚22座。二是以農業支柱產業開發為基點,加快了農業產業化進程。新發展紋黨4000畝,發展紋黨加工個體戶60多戶。狠抓以花椒、核桃為重點的經濟林建設,新發展核桃、花椒3600畝,建成舊關、下柳元、中排等8個花椒基地,建成槐樹、泥山、湯卜溝3個退耕還林示範點,退耕還林480畝。三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爭取項目和資金,完成後壩、下柳元、石坊一村、石坊二村、中排等5個村農網改造。組織民眾興修鄉村道路5.6公里,建成舊關橋樑配套工程,發展建成10個電話村,完成3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維修了下柳元、張家壩吊橋。四是計畫生育基本實現“三為主”,順利通過省地縣多次抽查驗收。圍繞“普九”,建成石坊中心國小義教工程教學大樓,對槐樹等6所國小進行了維修,添置課桌凳250多套,改善了辦學條件,保證了教學質量。五是狠抓減負政策的落實,完成各項稅費任務。同時,還狠抓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禁毒。民族宗教,兵役徵集,民兵訓練,擁軍優屬等工作也取得一定成績。
石坊鄉黨委和政府工作指導思想是:積極推進經濟成長方式的根本轉變,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全面最佳化農作物品種,努力提高糧食產量,增加農業收入。以富民富鄉為目標,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狠抓農田水利建設,加快退耕還林還草。立足本鄉優勢,大力發展養殖業,開發礦產資源,振興農貿市場,強化經濟基礎。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控制人口增長,加強社會治安。全面把握抓水、增糧、造林、開礦四個戰略重點,努力形成以糧食生產為基礎,多種經營為龍頭,具有石坊特色的市場經濟發展新格局,全面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奮鬥目標是:實現糧食自給,全面解決民眾溫飽,全鄉工農業總產值到21683萬萬元,糧食總產量365萬公斤,農民人均有糧400公斤,人均純收入1150元。為實現上述目標和任務,抓好六方面工作。一是強化農業基礎,堅持“以水促農”方針,保證糧食生產的穩步增長。大搞農田水利建設,在抓好現有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和現有水利設施修復配套的同時,積極爭取每年新上2至4處水利項目。堅持“六水齊抓”方針,高水高用,低水低用,河水提用,溪水蓄用,政府抓大,農戶抓小,興水到戶,大力推進水利產權投影制度改革。積極配合水利部門,在本屆任期內全面完成石坊大渠水利工程,擴大灌溉面積3500畝。同時想方設法2002年解決4至6處人畜飲水工程,力爭2004年全鄉全面實現人畜飲水工程。大搞農田基建,真正做到以水促土,以土促水,力爭每年新修梯田1000畝,2004年人均實現1畝基本田和1畝水澆地,不斷增加農業後勁和農業生產科技含量。湯卜溝等4個高半山村社要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在大力發展紋黨的同時,要以退耕還林力主線解決民眾吃糧花錢問題。沿河10個川壩村要充分利用水肥光熱資源,大力發展“噸糧田”、“雙千田”。全鄉要以良種更新換代、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蔬菜豐產栽培、生豬良種良法飼養為重點,大力開展科普宣傳,對農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在全鄉大力發展以豬、牛、羊、雞為主的畜牧養殖,抓畜牧品種改良和生畜的防疾。抓住西部開發和扶貧機遇,以元坪山、中排、舊關、上柳元、下柳元等村為重點,進一步抓好花椒基地建設,力爭每年新發展1000畝。以泥山、湯卜溝、槐樹村為重 點,建成優質高產紋黨基地,增加農民收入。二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首先要抓好道路交通建設,修通和整修下柳元、泥山、槐樹、湯卜溝4個村的鄉村公路,爭取中排梁家壩大橋立項,完成農網改造工程,重點抓好舊關、上柳元、鄧草壩、高峰、東峪口等村的農電改造。其次是狠抓水利設施,在全力抓石坊大渠同時,新上一批水利工程,後壩電灌、高峰村水渠和河壩支渠三面襯砌,力爭每年新爭灌溉面積600畝。三是加強財源建設,增強財政實力,促進鄉財政收支狀況的逐步好轉,實現鄉內自求平衡。四是開發礦產資源,抓好集市貿易五是大力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六是加強幹部自身素質,樹立良好的政府開象。

地圖信息

地址:隴南市文縣四八四縣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