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莎草

矮莎草

矮莎草,(拉丁學名:Cyperus pygmaeus Rottb.),是單子葉植物綱莎草科莎草屬下一年生草本植物,國內產於廣西自治區南寧市,國外主要分布於地中海沿岸、北非、高加索地區等地區。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無根狀莖,具許多鬚根。稈叢生,扁銳三稜形,三面均下凹,高12-18厘米,基部具少數葉。葉短於稈,寬2-2.5毫米,平張,上部邊緣及背面中肋上具疏小刺;葉鞘紅棕色。
矮莎草(中國植物志原版墨線圖)矮莎草(中國植物志原版墨線圖)
葉狀苞片4-7枚,長於花序,極展開或有時向下反折;長側枝聚繖花序聚縮成頭狀,具極多數小穗;小穗密集,長圓狀披針形或近長圓形,長4-5毫米,寬約1.5毫米,具十幾至二十幾朵花;鱗片二列,長圓狀披針形,頂端急尖,具外彎的短尖,長約2毫米(連短尖在內),黃白色,中間具銹色短條紋,背面上部稍呈龍骨狀突起,綠色,具3條脈;雄蕊常1個,花葯短,線形,頂端具紅色突出的藥隔;花柱短,柱頭2,很少3,長於花柱。
小堅果狹長圓形,近於三稜形,長為鱗片的2/3-3/4,表面具很細小的六角形網紋。花果期10-11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池塘邊緣肥沃之地或近水處。

分布範圍

國內產於廣西自治區南寧市;分布於地中海沿岸、非洲北部、蘇聯高加索地區、印度、越南。

栽培技術

合理密植
每667平方米用種量5—6千克,4000穴,每穴1-2粒。行距45厘米,株距30厘米,穴深5厘米。
合理施肥
油莎草在一般土壤肥力下,要求在播種時每667平方米用複合BE20—25千克,拌合土糞覆蓋即可。
苗期管理
油莎草幼苗出土長到5—20厘米時。要進行中耕除草,追肥1-2次。選擇陰天或傍晚。每次用稀人畜糞尿、尿素或複合肥15—20千克潑施,或大雨來臨前撤施。中耕要淺,苗高50厘米封行後不再中耕鬆土,以防傷根減產。
油莎草基本無病蟲害,只在個別地方發現有土蠶金龜於、螻蛄和莎草螟、稻螟等危害,可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或其他殺蟲劑噴灑或澆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