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岩羊

矮岩羊

矮岩羊(學名:Pseudois schaeferi),是牛科、岩羊屬動物。矮岩羊體型中等,同齡雌性比雄性小,冬毛銀灰色,夏毛呈褐灰色,雄性角粗壯,雌性角短小較直。

矮岩羊群居性,以草本植物為食,11月發情交配,每胎產1仔,棲息于海拔2400-4600m之間的乾熱河谷、高山櫟林、杜鵑雲杉林、亞高山灌叢雲杉林和高山灌叢草甸,僅分布在中國。

矮岩羊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矮岩羊
  • 拉丁學名:Pseudois schaeferi
  • 別稱:茲瓦刺納(藏語)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偶蹄目
  • 牛科
  • 亞科羊亞科
  • 岩羊屬
  • :矮岩羊
  • 分布區域:中國
  • 命名人及年代:Haltenorth,1963
  • 英文名:Pygmy Sheep
  • 保護級別:瀕危(EN),來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種群數量,致危因素,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矮岩羊體型中等,體長在80cm以下,體重約為岩羊的一半,雄性體重28-29kg,體高70-80cm,雌性更小。雄性角粗壯,自頭頂略向兩側伸出,角尖向後微向上,兩角內側各具一明顯的縱棱,在基段較直,近角尖微向外側扭轉。雌性角短小較直,縱棱幾乎不向外側扭轉,角從基至尖向外扭轉約180°。頭骨前部狹窄,眼眶伸出側面,淚骨幾乎在臉部的上面,其表面無明顯凹窩,顱基軸與臉面部形成相當大的角度。前頜骨細長而尖,其上端與鼻骨相連,鼻骨之後端粗大,前端趨於削尖,而前後不呈等寬狀,腦顱後部極為狹小,其後端下彎呈近直角。牙齒的齒冠甚高,前臼齒短而略呈方形,三個前臼齒的總長度略小於其後面的臼齒,第一、二前臼齒外側前后角及中央均有加厚的齒棱,第三前臼齒的前后角亦有,三枚臼齒由前至後相繼變大,臼齒內齒谷間無小齒柱,其外側面的前角及中央則有顯著加厚而突出的齒棱。
矮岩羊冬毛銀灰色,夏毛呈褐灰色,雄體口鼻到額部具暗褐色縱紋,體毛基部和中部為黑褐色,毛尖為淡黃色。

棲息環境

矮岩羊棲息于海拔2400-4600m之間的乾熱河谷、高山櫟林、杜鵑雲杉林、亞高山灌叢雲杉林和高山灌叢草甸。

生活習性

矮岩羊群居性,少的僅3-5隻,一般為7-35隻,聚集群常在50隻以上,多見於冬季。黃昏要到比較固定的地方去飲水,冬季舔冰或食積雪。每年6-8月還有到固定地點去舔食鹽分的習性。
矮岩羊以草本植物為食,最喜食的植物有黃精、小管草等12種,喜食植物有小黃菊、星狀鳳毛菊等25種,較喜食的植物有獐牙菜龍膽等8種,偶食的植物有醉魚草旱蕨等8種。
矮岩羊主要天敵有金錢豹雲豹、狼,金雕兀鷲等猛禽襲擊幼仔。

分布範圍

矮岩羊是中國特有種,僅分布在中國(四川省、西藏自治區、青海省、雲南省)。
矮岩羊

繁殖方式

矮岩羊11月發情交配,妊娠期約6個月,翌年4-5月產仔,每胎產1仔,壽命約15年。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種群數量

胡錦矗1998年調查結果顯示,矮岩羊種群數量受獵殺強度的影響,嚴重獵殺地區密度為0.5-1頭/km2,一般為1-2頭/km2,分布面積約50000km2,總數估計約7000頭左右。據吳毅、蔡昌平1978-1988年的調查,1-2歲個體約占45%,3-6歲約占38%,7-8歲約占17%。種群結構為增長型,在成年個體中雌性較多於雄性,繁殖潛力大,從幼體到亞成體的存活率高達71%-85%,只要保護有力,種群數量容易恢復。
2001-2006年調查矮岩羊在中國西藏和雲南等地區的種群數量下降但有減緩的趨勢,分布範圍狹窄。

致危因素

胡錦矗1998年調查結果顯示,獵殺是該種致危的主要因素。當地獵民隨意獵殺,利用其皮張堅韌製成毛皮褥,並將角煅燒後刮用其焦粉作藥用。獵民常埋伏於飲水徑獵殺,或於晨昏到山岩進行伏擊,導致種群數量急劇降低,種群結構在3歲以上的雄性逐漸減少,8歲以上的雄性個體極少。由於過度獵殺,種群很少有活到壯年和老年的個體。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