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鼻大袋鼠

短鼻大袋鼠

短鼻大袋鼠 拉丁文學名:Bettongia tropica 分布於澳洲的維多利亞、新南威爾斯、南澳洲、西澳洲和昆士蘭等地區。 有袋類中個體最大的動物。體長1300~1500毫米,尾長約1200毫米,身高可達2000毫米,體重近100千克。雄性呈赤褐色(也有黑灰色型的),雌性則為灰藍色;前後肢後側及尾下黃白色; 鼻孔兩側有黑色的髭痕。前肢短,後肢長而強健有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短鼻大袋鼠
  • 拉丁學名:Bettongia tropic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分布區域:分布於澳洲的維多利亞、新南威爾斯、南澳洲、西澳洲和昆士蘭地區
外形特徵,保護級別,種群現狀,生活習性,繁殖培育,

外形特徵

有袋類中個體最大的動物。體長1300~1500毫米,尾長約1200毫米,身高可達2000毫米,體重近100千克。雄性呈赤褐色(也有黑灰色型的),雌性則為灰藍色;前後肢後側及尾下黃白色; 鼻孔兩側有黑色的髭痕。前肢短,後肢長而強健有力。
短鼻大袋鼠短鼻大袋鼠

保護級別

在澳洲是重要的肉用和皮用動物。過去一直受保護,現因種群數量太大而有一定危害,故已有控制地進行獵捕。
屬於《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級保護動物

種群現狀

澳大利亞政府現已決定,對繁衍在首都坎培拉附近的袋鼠餵服避孕藥,實行計畫生育。
澳大利亞全境約有5700萬隻袋鼠,是其人口數的近三倍。這些袋鼠每年都糟蹋大量的莊稼,並且和家畜爭奪草場和水源。往來跳躍在公路上的袋鼠還造成很多交通事故,機動車主深以為害。在2004年發生的與動物有關的交通事故中,70%是由袋鼠造成的。
首都坎培拉是袋鼠的“重災區”。坎培拉郊區的草場和林地是澳大利亞袋鼠密度最高的地方,每平方公里約有450~500隻。2004年,這些袋鼠在坎培拉造成了約600起交通事故。
受澳大利亞的乾旱氣候影響,越來越多的袋鼠遷徙到城市附近尋找水源,使得當地政府更加焦頭爛額。儘管袋鼠是澳大利亞的國家象徵,但是政府每年都會淘汰殺死一批袋鼠。儘管如此,留下來的袋鼠卻以更快的速度繁殖。而且屠殺袋鼠的行為也遭到了動物保護組織的抗議。
為了減輕袋鼠過量繁殖帶來的麻煩,澳大利亞曾經對雄袋鼠做過結紮手術,對雌袋鼠植入慢性釋放避孕藥。但是效果不明顯。
坎培拉當地政府宣布進行一項新試驗,在袋鼠覓食的草場上放置一種特殊的避孕藥。負責此項試驗的地方官員稱,“我們希望最終能通過控制它們的日常飲食,實現數量上的控制。”
這一舉措受到了當地動物保護組織的歡迎。他們稱,對袋鼠實行藥物避孕要比殺死它們人道得多。一位動物保護組織發言人稱,“這樣做非常好。畢竟我們是在首都,殺死我們國家的象徵是絕對不合適的。”

生活習性

大都生活在草原地區,以小群同棲。疾跑時速可達64公里.多在夜間覓食青草和根莖。

繁殖培育

發情季節以3~4月居多。妊娠期30多天。新生仔僅為母體的三千分之一,分娩後爬入母體腹部的育兒袋,約需哺育8個月才能離開母獸。一般多為1胎,2~3歲性成熟。壽命約10~15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