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毛鐘花垂頭菊

短毛鐘花垂頭菊

短毛鐘花垂頭菊(學名:Cremanthodium campanulatum var. brachytricum )為菊科垂頭菊屬下的一個變種。產雲南西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命名來源,

形態特徵

與原變種的不同是葉下面具極短的粗毛;總苞片被極短的黑色柔毛,冠毛褐色,遠短於花冠。
鐘花垂頭菊(原變種)
多年生草木。根肉質,多數。莖單生,稀2,直立,高10-30厘米,紫紅色,上部被紫色有節柔毛,下部光滑,基部直徑2-3毫米,不被漿阿去枯葉柄纖維包圍。叢生葉和莖基部葉具柄,柄長符漏6-12厘米,被紫色有節柔毛,基部鞘狀,葉片腎形,長0.7-2.5厘米,寬1-5厘米,邊緣具淺圓齒,齒端有骨質小尖頭,或淺裂,裂片7-12,齒間或裂片間有紫色有節柔毛,兩面光欠遙榜滑,下面紫色,有時被有節柔毛,葉脈掌狀,於兩面均突起,常呈白色;莖中部葉具短滲戰騙諒柄,柄基部呈鞘狀,葉片腎形,較小;上部葉卵形或披針形茅愚牛雄,無鞘,邊緣具尖齒。頭狀花序單生,盤狀,下垂,總苞鐘形,長1.5-2.8厘米,寬1.5-4.5厘米,總苞片10-14,2層,淡紫紅色至紫紅色,花瓣狀,倒卵狀長圓形或寬橢圓形檔民再,寬0.7-2厘米,先端圓形,近全緣,有睫毛,稀為披針形,較窄,先端急尖,背部被禁捆狼黑紫色有節柔毛,或僅基部有毛,背部光滑,質薄近膜質,有明顯脈紋。小花多數,全部管狀,連同瘦果長為總苞的1/2至2/3,花冠紫紅色,長6-8毫米,管部長約2毫米,花柱細長,遠出於花冠之外,分枝短,被黑紫色乳突,冠毛白色與花冠等長。瘦果倒卵形,長2-4 毫米,略扁平,頂端平截,有淺的齒冠。花果期5-9月。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4300米的石質山坡。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雲南西部。模式標本采自福貢。

命名來源

[高原生物學集刊 1: 52. 1982]
中國植物志:77(2):12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