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社會中的價值分配和經濟運行

知識經濟社會中的價值分配和經濟運行

《知識經濟社會中的價值分配和經濟運行》是2008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伯良

基本介紹

  • 書名:知識經濟社會中的價值分配和經濟運行
  • 又名:VALUE,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OPERATION IN OPERATION IN KNOWLEDGE ECONOMY SOCIETY
  • 作者:孫伯良
  • ISBN:9787542628459
  • 頁數:271頁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08年8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尺寸:22.8 x 15.2 x 2.2 cm
內容簡介,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知識經濟社會中的價值分配和經濟運行》由導論和上中下三篇構成。導論部分闡述了研究知識經濟條件下的價值、分配和經濟運行的目的,一是要在知識經濟的新形勢下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二是要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指導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實踐。
上篇是知識經濟篇,分析了知識經濟時代與工業經濟時代、農業經濟時代在生產方式、生產力標誌、科學技術發展層次等方面的區別,闡明了知識經濟時代的生產方式特徵、知識生產力的特點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新變化。說明了知識經濟是一個嶄新的社會經濟時代。
中篇是價值和價值分配篇,本篇首先從正確理解馬克思的勞動概念出發,重申了總體工人概念,強調了社會勞動創造價值,明確了在社會分工序列中的所有勞動都是創造價值的勞動,批判了部分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把創造價值的勞動僅僅歸結為直接生產領域的體力勞動的錯誤觀點,闡明了直接生產領域和非直接生產領域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都是凝結價值的社會勞動的組成部分,從而釐清科學研究、技術發明、知識傳授、管理諮詢等智力勞動也是創造價值的生產勞動這一事實。在此基礎上,聯繫知識經濟的產業特徵,提出了智力勞動價值論,批判了知識價值論替代勞動價值論的錯誤傾向,從知識商品生產過程中的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知識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的區分,證明了在知識商品生產中創造價值的是智力勞動而不是知識,知識作為智力勞動的產物,在被套用到生產過程中時能創造出更多高質量的使用價值,形成更多的社會財富,但它沒有創造價值,僅僅是轉移了自身的價值。創造價值的只是創造知識、運用知識的智力勞動和其他配套勞動。智力勞動價值論闡述了智力勞動在知識生產和知識運用及在社會價值和社會財富創造中的重要作用,證明了智力勞動是知識經濟的主導性生產要素和中心生產要素,從而在價值分配中智力勞動要素應占有純剩餘。在價值分配理論的論述中對“知識資本”(知本)概念提出了質疑,認為知本相當於物質資本中的不變資本,它占有剩餘是不合適的,智力勞動要素是創造價值的可變要素,所以應該建立“智本”範疇才是科學的。在分配理論中還論述了智本占有剩餘的正義分配性。
下篇是知識經濟運行篇,在對知識的生產、傳播和運用的一般生產過程考察的基礎上,分別對知識經濟的創新研究和組織結構、知識經濟中的企業組織和經營方式、知識經濟中的激勵方式進行了研究。知識經濟中最根本的是知識生產,而知識生產就是不斷地創新,從而得出了創新是知識經濟的根本推動力的結論;創新需要一定的組織機構,本篇中提出了組建學科性公司,構建產學研結合的創新微觀組織的觀點;創新需要實踐,創新成果需要運用,來改造我國的傳統產業,適應知識經濟發展,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本篇中提出了精功擬合、互聯經營的企業組織和經營方式;創新需要激勵,本篇在分析了知識型勞動者的特點和各創新主體之間的關係後,強調了創新激勵方式的重要性,提出以“人本激勵”作為知識經濟運行的主要激勵機制的觀點。

目錄

前言
導論
第一節 知識經濟已來臨
一、“世界工廠”促使我們走向知識經濟
二、知識經濟的新特徵和新規律的探求
第二節 傳統經濟學理論面臨的重大挑戰
一、資本為中心的經濟學理論對知識經濟的解釋顯得蒼白無力
二、傳統經濟學諸多原理已經不適應知識經濟的運行
三、勞動價值論需要進一步發展
第三節 建立知識經濟時代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實踐中不斷發展
三、按照科學發展觀創新經濟學理論
第四節 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關鍵是發展勞動價值論
一、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石
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體系始終與勞動價值論相聯繫
三、正確理解勞動概念是發展勞動價值論的根本
上篇 知識經濟啊代
第一章 社會經濟時代的發展
第一節 社會經濟時代演變的內因
第二節 三大經濟時代的基本特徵
一、農業經濟時代的基本特徵
二、工業經濟時代的基本特徵
三、知識經濟時代的基本特徵
四、三大經濟時代的資源利用和生產特徵
第二章 知識經濟的生產特徵
第一節 知識經濟對三大產業的影響
一、知識經濟是一個嶄新的經濟時代
二、知識經濟對一、二產業的改造
三、知識經濟對第三產業的發展
第二節 知識經濟中生產特徵的總體分析
一、生產過程的總體特徵
二、生產過程的特點
三、產業結構特點
四、經濟組織的合作性
第三節 科技知識的生產特徵
一、科學和技術相互促進知識生產
二、科技知識生產的廣泛聯動性
三、科技知識生產依靠人的知識積累——學習
第四節 知識經濟時代的科技發展特徵
一、現代科技影響下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徵
二、現代科技及運用現狀
三、新材料的開發利用現狀
第五節 知識主導經濟發展
一、 知識積累促進人力資本形成,提高資本運行效率
二、知識推動分工精細化、產業國際化
第三章 知識經濟時代中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第一節 知識經濟時代的難產力
一、知識生產力的形成
二、知識經濟對生產力的重望
第二節 知識經濟條件下的生產方式
第三節 知識經濟推動社會生產關係的重大變革巾薯知識經濟翻代帕價值和價餌掃配
中篇 知識經濟時代的價值和價值分配
第四章 知識經濟條件下的社會勞動
第一節 片面的勞動概念給理淪和實踐帶來的困惑
一、勞動內涵隨著時代而發展
二、傳統的勞動概念給理論和實踐帶來的困惑
第二節 知識經濟社會中勞動重心的轉換和勞動概念的拶展
一、社會分工序列中擔任一定職能的都是勞動者
二、智力勞動者日益成為社會勞動的主體
第三節 我圍新生各階層人員也是社會主義勞動者
第五章 準確理解《資本論》發展勞動價值論
第一節 勞動價值滄面臨的挑戰
一、對勞動價值論的種種看法
二、有些教科書對勞動價值論的表述不符合《資本論》厚意
第二節 運用辯證法發展勞動價值淪
第三節 正確理解知識經濟中的“科研勞動價值”
一、創造價值的是“總體工人”的社會勞動
二、科學研究勞動也是創造價值的勞動
三、創造性勞動的價值創造和轉移
第六章 智力勞動價值論
第七章 分配理論的創新和發展
第八章 智慧型要素主控社會剩餘的分配
第九章 智本範疇的形成
下篇 知識經濟的運行
第十章 知識生產和主體要素
第十一章 銳意創新 增強知識經濟發展動力
第十二章 精功擬合 創新企業運營方式
第十三章 “人本激勵”創新企業管理機制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孫伯良,1956年11月出生於浙江慈谿,經濟學博士,教授,現任浙江師範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長期從事經濟理論和經濟管理的研究,關注現實中的創新案例,重視學術前沿問題。曾主持國家社科規劃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5項。獨立出版專著3部,合作出版專著3部;在《經濟學動態》、《經濟科學》、《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復旦學報》、《經濟學家》、《改革》等國核心心期刊上發表論文60多篇;主編《經濟學概論》、《企業戰略管理》等教材多部。擔任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管理研究會副會長等學術兼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