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審計

知識審計是對一個組織當前的知識管理有效性、知識環境以及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資源的利用情況的評估。是對目標組織的正規和非正規的實踐、實踐的影響力,以及最佳和最差實踐做出全面、深人和客觀的審核。審計結果將提示,為了實現知識管理的最大回報,組織應當採取什麼行動。

知識審計可能是不同的形式,取決於組織的範圍和複雜性。然而,知識審計的基本組成部分包括: 1.預審計準備:包括後台研究、圓桌討論等 2.雇員問卷調查 3.雇員方案 4.公司知識資產存貨調查 5.開發知識地圖 (①地圖可以用來表示公司知識資產的量度和價值知識地圖可以顯示知識如何流動,如何更容易的標註瓶頸、鴻溝、障礙和不足的位置 )。
知識審計需要由一個審計團隊來實施。公司組建的知識審計團隊要由不同的專家組成,包括公司戰略制定者、財務專家、人力資源專家、知識分析家、智慧財產權專家和市場行銷專家等。由多部門組成的知識審計團隊,難免會有不同程度的意見分歧。因此,知識審計團隊成立之後,各成員要對審計的原因和目標達成一致。
知識審計的對象包括知識主體(人)、知識客體(即知識本身)與知識環境三個方面。 1.知識主體人是知識的擁有者,也是知識的接受者 在這部分,一方面要審計人的知識流程、彼此的關係等內容,另一方面還要熟悉企業各部門的工作內容與目標,以便確定知識需求。需要提及的一點是,這裡所說的人不僅指組織內的知識工作者,還包括了客戶、供應商等組織價值鏈上的知識主體。 2.知識知識有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之分 顯性知識存在於資料庫、文檔等載體之中,而隱性知識存在於人的頭腦中。所以,審計知識時,不僅要審計結構知識(即人走後,留在公司的知識,基本上相當於顯性知識),也要審計隱性知識。 3.知識環境知識環境對知識活動起著推動或阻礙的作用 知識環境有兩個方面:技術環境組織環境。技術環境主要是指信息技術,也可以理解為IT設施。組織環境包括組織設計企業文化,組織設計指組織的流程和結構,企業文化間接地反映了知識共享的文化和組織的價值觀。
知識審計是動態的、循環的、完整的知識審計過程,一般來說包括三個階段。 1.準備階段 這個階段要定義知識審計的目標、識別各種限制條件、制定知識審計的計畫、確定知識審計的指標體系。定義審計目標,是為了規範審計的目的、審計的對象和範圍,所以目標要儘可能的具體;識別限制條件和制定計畫,是為了在知識審計的實施過程中,能有的放矢,並把成本控制預算之內。限制條件,包括了財務預算上的限制、組織內部基礎設施的限制、時間限制等;確定知識審計的指標體系是為知識審計提供比較的基準,前提是要對理想的狀態有清楚的認識。 2.實施階段 這個階段,在準備階段所做工作的基礎上,要依據組織的具體情況,選擇知識審計方法,實施知識審計。知識審計的實施階段包括了數據的收集和分析。 3.完成階段 在這個階段,要整理和評價知識審計完成後得到的數據,形成審計的意見和建議,編寫知識審計報告。一般來講,需要繪製知識地圖,描述組織的知識流,找出組織的知識差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