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一,不知其二

知其一,不知其二

【解釋】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還有另一方面。形容對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介紹】本文講了三種人:一是和尚,根據膚淺的經驗行事不加入分析的人:二是講學先生,脫離實踐、想當然的人:三是老河工,有實踐經驗又會加以總結並構造模型解釋實踐的人。我們要學習的自然是第三種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知其一,不知其二
  • 外文名:Not see the wood for the tress
  • 釋義:對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性質:成語
成語,典源,釋義,謂喻,典故,原文,譯文,注釋,啟示,

成語

【詞目】知其一,不知其二。【拼音】zhī qí yī,bù zhī qí èr。【出處】《莊子·天地》:“孔子曰:‘彼假修渾沌氏之術者也;識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內,而不治其外。’”【示例】《東周列國志》第五回:“主公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典源

《戰國策·趙策三》:“秦攻趙於長平,大破之,引兵而歸,因使人索六城於趙而講。趙計未定。樓緩新從秦來,趙王與樓緩計之曰:‘與秦城如何?不與如何?’……樓緩曰:‘……使臣得為王計之,不如予之。’……虞卿聞之,入見王,王以樓緩言告之。虞卿曰:‘此飾說也。’王曰:‘何謂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歸。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攻以資之,是助秦自攻也。來年秦復攻王,王無以救矣。’王又以虞卿之言告樓緩。樓緩曰‘虞卿能盡知秦力之所至乎?……令秦來年復攻王,得無割其內而媾乎?’……王以樓緩之言告。虞卿曰:‘……秦虎狼之國也,無禮義之心。其求無已,而王之地有盡。以有盡之地結無已之求,其勢必無趙矣。故曰:此飾說也,王必勿與。’……樓緩聞之,入見於王,王又以虞卿言告之。樓緩說:‘不然,虞卿得其一,未知其二也。……’”

釋義

秦國在長平大破趙軍,率兵回國後,派人向趙國索取六座城邑並講和。趙國沒有拿定主意,孝成王向剛從秦國來的樓緩徵求意見,樓緩主張給秦城。虞卿聽說後,入宮向孝成王講了不給秦城的理由,指出秦國是虎狼之國,他的貪慾沒有止境,趙國國土有限,結果必然滅趙。樓緩說虞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謂喻

“知其一,不知其二”,亦作“知其一,未睹其二”、“知其一,不達其二”。比喻對事物的了解只是一個方面,而不知事物的其它方面。宋·蘇軾《漢武帝論》:“知其一,不達其二;見其利,不睹其害。”

典故

原文

《閱微草堂筆記》 滄州南一寺臨河乾,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閱十歲余,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餘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講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 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如其言,果得於數里外。
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譯文

滄州南面一座寺廟靠近河岸,大門倒塌在河中,兩個石獸一起沉入河底。過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錢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個石獸,竟然沒找到,以為它們順流而下了。 搖著幾隻小船,拉著鐵耙,尋找了十多里沒有痕跡。
一個講學者在寺廟裡教書,聽了笑著說:“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帶走呢?石頭的性質又硬又重,沙的性質又松又輕,埋在沙里,越沉越深。沿著河尋找它們,不也荒唐嗎?”大家佩服(它)是正確的道理。
一個老水手聽了這話,又笑說:“凡河中落入石頭,應當從上游尋找它們。石頭的性質又硬又重,沙的性質又松又輕,水沖不走石頭,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頭下面迎面衝擊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越沖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頭必定掉在坑穴里.像這樣衝擊,石頭再轉移。不停地轉移,於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尋找石頭,固然荒唐;在原地尋找它們,不是更荒唐嗎?”照他的話,果然在幾里外尋到了(石獸)。
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據(一個方面的)道理就主觀臆斷嗎?

注釋

滄州:今河北省滄州市。
何:指黃河。
乾:岸邊。
山門:寺廟的大門。
圮:倒塌。
閱:經過。
歲:年。
余:多。
棹:船槳。這裡指動詞用,划船。
曳:牽引。
鈀:通“耙”,整地的農具。
木柿:木片。
湮:埋沒。
顛:顛倒,荒唐。
河兵:水手。
齧:咬。這裡指沖刷的意思。
坎穴:洞坑。
臆斷:自主判斷。

啟示

學者考慮了石獸和泥沙的關係,忽略了流水.而老河兵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準確把握了三者的性質及相互關係. 告訴我們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著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僅僅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據常情主觀作出判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