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村中學

睦村中學

井岡山市睦村中學位於河橋村,學校位於公路邊上,交通方便。睦村中學是一所普通型中學。始建與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1974)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睦村中學
  • 外文名:Mucun Middle School
  • 吳新華:現任校長
  • 製作人:黃興
  • 所屬地區:井岡山市
  • 簡稱:睦大
  • 類別:公立中學
  • 創辦時間:1974年
學校介紹,學校現狀,部門設定,學校記憶,

學校介紹

井岡山睦村鄉,是一個美麗和睦的村莊,由於毗鄰湖南炎陵,這裡成了江西湖南兩省的邊貿地(睦村人去拜謁始祖炎帝陵頗為方便)。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1974年),在睦村贏里(也有叫營里的,傳說在此地駐紮的部隊打仗必贏)這個地方,誕生了一個叫“睦村公社五·七中學”的學校,說是學校,其實開辦時只有一棟靠師生勤工儉學蓋起來的民房(整棟房子用泥巴累積而成),通往學校也只有一條僅能過小板車的泥濘路。在校學生說是半工半讀,其實基本上是以農為主,因為當時的讀書主要是聽貧下中農的憶苦思甜報告,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當時學校師生正為實現“勤工儉學,不拿國家一分錢(辦學)”的豪言壯語而努力奮鬥。青年學子在這個四面環山的山溝學校里燃燒著青春的激情,抒寫著睦村人民世代延續的淳樸篇章。到了1977年,恢復高考的春風吹到了這所充滿泥土氣息的學校,學校也改名為“睦村中學”。 1978年睦村中學的一個學子成了當時寧岡縣應屆畢業生中第一個考上大學的人,在這條轟動新聞的影響下,睦村中學的讀書風氣日趨濃厚起來,被人戲稱為“讀書的風水好”,雖然這裡的高中僅辦了三四年,後來的國中,鯉魚躍龍門的學子還是越來越多,在這個僅三四百人的學校,每年都有不少學子考上高一級學校,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學校的教學質量一直名列原寧岡縣前茅,不少學子從這個山溝學校走向高級中學、走向都市的大學堂,拿到了碩士博士學位,成了各行各業生力軍。為實現現代化而揮灑汗水、努力拚搏。
睦村中學

學校現狀

睦村鄉人口6920人,轄睦村、社背、河橋、蕉塘、龜邊、上寨、星台、觀上等8個村委會。2007年睦村中學從睦村搬至河橋村,學校位於公路邊上,交通方便。但由於各村相距較遠,學校上學路程較遠,騎腳踏車平均需半個小時。睦村中學為農村國中學校。學校有三棟教學樓,教學樓由香港洋務工會捐贈建造,學校也一直受到該工會資助。2010年受資助新建廁所,衛生環境有所提高。無圖書館、無多媒體課室、無電腦室。體育場地只有一籃球場,二張水泥桌球台。學校配備3台電腦給行政人員使用,總務處那台電腦可供所有教師查資料使用。共有5個班,八九年級各兩個班,每班大約30人;七年級一個班,53人,學生大約為180人,在職教師18人。近年優秀生源流失較為嚴重,學生厭學現象嚴重,睦村中學教學成績難以達到昔日輝煌。學校廚房簡陋,有一煮飯阿姨,負責幫學生蒸飯和教師中午一餐的飯菜。頂崗實習生晚飯需自己動手做。河橋鄉無農貿市場,需坐車(20分鐘)到龍市(寧岡)。但每天早上會有流動小販載豬肉來賣,但賣蔬菜的很少。

部門設定

學校現有3座樓,分別是2所教學樓,一所實驗樓。在教學樓前面的是一個用水泥打造的籃球場和桌球桌。在實驗樓的正前方就是升國旗的地方,教學樓之間是停車的地方,在實驗樓的左邊是廁所,右邊是廚房。在廚房的前面有一排的水龍頭可供老師同學使用。

學校記憶

記得每個星期一早上都要升旗,然後老師做這個星期的學習和衛生的總結,然後把流動紅旗給評分最高的班上掛在教室門口。學校會時不時的收集學生的優秀的作品,張貼出來供同學欣賞。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校園,永遠不應該是樓群的簡單拼接,也不應該是知識的簡單傳接。它的一棵樹、一朵花、一塊石頭,都應該有自己的故事,不同的故事。這裡不僅是學習的地方,也是把青春留住的地方,是留在心靈深處的一份永遠的懷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