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源縣

真源縣

真源縣,河南鹿邑縣古稱,真源縣的前身是苦縣谷陽縣。因為此地是老子故里,李唐王朝認老子為先祖;唐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於乾封元年(666年)改谷陽縣為真源縣,並親自來鹿邑縣太清宮朝拜、祭祀老子,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高宗認為,太清宮是先祖老子的誕生地,是真理(道家、道教)的發源地,所以叫真源。

唐代《通典》卷第一百七十七 州郡七:“真源古之苦縣老子生於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真源縣
  • 別名苦縣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河南省鹿邑縣
  • 地理位置河南鹿邑縣境內東部
  • 方言:鹿邑方言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性氣候
  • 著名景點:太清宮、明道宮
  • 車牌代碼:豫P
歷史沿革,古城遺址,文獻記載,

歷史沿革

真源縣就是今天的河南鹿邑縣
真源(鹿邑)縣百度地圖
春秋時期,鹿邑地區分置苦縣(今鹿邑縣城)、鳴鹿縣(今鹿邑縣城西五十里試量)、相縣(今太清宮東北),後相縣虛荒,劃入苦縣。春秋末年的公元前571年,大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後來被尊為道教鼻祖的老子就誕生在苦縣的厲鄉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這個地方。苦縣先屬陳國(陳國都城在今河南省淮陽縣),後來陳國為楚國所滅,苦縣又屬楚國。時為苦縣,王莽篡政時期,改苦縣為賴陵,東漢光武帝劉秀一即位,又改了過來,仍叫苦縣。東漢末建安元年(196),漢獻帝劉協封曹操武平侯,食邑於武平(今鹿邑縣城西北20公里武平村)。曹操率軍數萬駐紮武平,墾荒屯田,並在北面的玄武(今玄武鎮)築台觀武,訓練部隊。東晉鹹康三年(337)改苦縣為父陽縣,南北朝時改父陽縣為谷陽縣。開皇十六年(596)時改武平為鹿邑(鹿邑之名自此始),移治所於今城西六十里鳴鹿城址。乾封元年即666年,唐高宗李治改谷陽縣為真源縣,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高宗並在乾封元年親自來鹿邑朝拜太清宮,祭祀老子。高宗認為,太清宮是先祖老子的誕生地,是真理(道家、道教)的發源地,所以叫真源。 武則天載初元年,即689年,武則天當皇帝時又改真源為仙源縣,武則天退位後,他的兒子唐中宗李顯一即位,即於神龍元年(705),就把縣名又改了過來,仍叫真源縣。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即1014年,宋真宗趙恆來鹿邑朝拜老子,又改真源縣為衛真縣 ,意思比歷代皇帝還要捍衛道教真源的發源地。至元二年(1265)時,西邊的鹿邑縣城為躲避水患,東遷與衛真縣合併,用西邊的鹿邑縣名,用東邊的衛真縣城址。自此之後,鹿邑縣名不改。三代鹿邑縣屬歸德府(今河南商丘)。民國二年(1913),鹿邑縣屬河南省豫東道,民國三年(1914)屬開封道,民國十六年到廿二年(1927—1933)直屬省轄(省治在開封),民國廿二年到卅年(即1933~1941)時,屬淮陽專區,民國卅年到卅八年(1941~1949)屬商丘專署。1947年建立鹿邑縣民主政府,1949年10月到1953年2月,屬淮陽專區,1953年到1958年屬商丘專署,1958年到1961年,屬開封專署,1961年到1965年,屬商丘專署,1965年屬周口地區管轄。2000年8月,周口地區撤地設市,鹿邑縣屬周口市管轄。
鹿邑人老子像鹿邑人老子像

古城遺址

真源縣城既今鹿邑縣城
唐乾封元年(666)唐高宗改谷陽為真源後,真源縣城一直設在苦城未再遷徙,後又演變為衛真縣城、鹿邑縣城。1992年版《鹿邑縣誌·建制沿革表》真源“治所”欄下標註“今太清宮”也與史不符。這些可從以下史料中加以佐證。
三故城城的定位今鹿邑縣城就是真源縣城
由譙縣故城、寧平故城、鹿邑故城三城定位,可知今鹿邑縣城就是真源縣城。
元和郡縣圖志》載:“真源縣,望,東至(亳)州五十九里。本楚之苦縣……寧平故城,在縣西南五十五里……玄元皇帝詞,縣東十四里……鹿邑縣,上,東至(亳)州一百一十七里”;北宋太平寰宇記》卷十二“真源縣”條下載:在亳州“西南九十五里”(註:應為五十九里之訛),“李母墳在縣東十三里”,在“鹿邑縣”條下載:在亳州“西一百一十七里”(“一百一十七”減去“五十九”等於58,說明唐代真源縣城與鹿邑縣城相距58里);北宋《元豐九域志》載:“衛真,(亳)州西六十里,六鄉,谷陽一鎮……鹿邑,(亳)州西一百二十里”。
北宋亳州太守歐陽修《游太清宮出城馬上口占》詩中曾言“擁旆西城一據鞍”,說明真源縣應在亳州以西。《金史卷一一七·粘哥荊山列傳五》載:金哀宗正大九年(1232),“游騎(元兵)自鄧至亳,鈔鹿邑,營於衛真西北五十里。鹿邑令高昂霄知太康已降,即夜趨亳,道出衛真,呼縣令楚珩約同行。珩知勢不支,即明諭縣人以避遷之意,遂同走亳”。鹿邑縣令向亳州逃跑時路過衛真說明金代衛真位於鹿邑與亳州之間代的鹿邑縣城就是今天所稱的鹿邑故城,位於今鹿邑縣試量鎮鹿邑城村,遺址尚在。綜合各種史書記載,可以看出,真源縣城應在今鹿邑故城和亳州之間,東距亳州城59里左右,東距太清宮為14里左右,西距鹿邑故城58里左右,西南至鄲城寧平故城(今鄲城寧平鎮)50里左右。儘管古今長度單位標準不一,但相差不會太大。目前,符合這幾項條件的有且只有今鹿邑縣城一個城池,附近的太清宮鎮、安溜鎮均不符合這些特徵。
明道宮、太清宮定位今鹿邑縣城就是真源縣城
明道宮、太清宮兩宮的定位,可知今鹿邑縣城就是真源縣城。明道宮位於今鹿邑縣城東關,是太清宮的下院,也系皇帝為方便赴太清宮朝拜特意在真源縣城興建的行宮。《重修奉元明道宮記》(孛術魯翀撰)碑載:苦縣“唐曰真源,宮曰紫極,追上老子玄元皇帝以本帝系,築宮縣隅東北備伺皇帝駕次之齋居,榜曰奉元”。奉元後毀於水患和兵災。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宋真宗將謁太清宮,“賜亳州真源縣行宮名曰奉元,殿曰迎禧”(見《宋史卷一○四·志第五七》),朝拜老子後“改奉元宮曰明道宮”。
鹿邑明道宮鹿邑明道宮
宋會要輯稿》、《續資治通鑑長編》等記載,宋真宗於正月十五日從汴京出發經太康、鹿邑赴真源縣,“十九日,至真源縣西五里大次,帝服靴袍乘大輦至奉元宮”;二十二日朝拜老子後“還奉元宮”;二十三日,“發衛真縣”,“次亳州”。說明宋真宗下榻的奉元宮確實位於真源縣城。正式朝拜的那天,“自奉元至太清十餘里,夾道設籠燈燎台”,說明太清宮距奉元宮十多里,而今鹿邑明道宮與太清宮直線距離為10.6華里,兩者完全吻合。如果當時真源縣治設在太清宮或今鹿邑縣東十里,那么,宋真宗“至真源縣西五里大次”時,就已至奉元宮東5里,怎么還會出現“帝服靴袍乘大輦至奉元宮”,難道半路上再折回不成?“李母墳在縣東十三里”豈不也跑到太清宮東七里開外?《金續修太清宮記碑》也載:金代太清宮重修時,募化所得“莫可勝計”,“由縣(指衛真縣城)西鄉東入太清,前車已抵宮而後車未出縣”,綿延十多里,與現今太清宮及鹿邑縣城的布局完全吻合,也說明金代衛真縣城就是今鹿邑縣城。
鹿邑縣太清宮鹿邑縣太清宮
現存遺蹟昭示今鹿邑縣城就是真源縣城
鹿邑縣城東南4公里堌堆窪村仍有唐隴西夫人墓,原殯於城內東南隅之原,至明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為修城者所發,楊六德、張皋謨等人見志石,惻然傷之,收殘骸斂以瓦棺改葬城東堤內黑龍潭之東南。由墓志銘可知,墓主人隴西夫人為唐代宗室李氏之女,隴西人士,其高祖封燕王,曾祖做過銀青勛祿大夫,祖父初授真源令,父遷真源丞。隴西夫人於唐穆宗長慶四年(824)以疾卒,時年22歲。真源縣令之女孤單一人客死他鄉,其父不可能把她遠葬,必把她葬於真源縣城附近。北宋政和年間(1111-1117)地理總志《輿地廣記·卷第二十》也載:“衛真縣,本苦縣城”。明萬曆二十年(1592),鹿邑縣城西北也曾建有精忠祠,以紀念唐代真源縣令張巡;萬曆己酉年(1609),鹿邑縣城明道宮刻立《道德真源碑》。這說明,明代也把鹿邑縣視為真源縣,把今鹿邑縣城視為真源縣城。
鹿邑縣隴西夫人墓鹿邑縣隴西夫人墓

文獻記載

唐代《通典》卷第一百七十七 州郡七:“真源古之苦縣老子生於此。”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 谷陽縣》:“秦苦縣,晉改為谷陽,北齊省。隋復置,唐改為真源,故城在今河南省鹿邑縣東十里。”同書“苦縣”條下:“春秋楚地,苦縣本屬陳,楚滅陳,而苦縣又屬楚,漢置縣,晉更名為谷陽,故城在今河南省鹿邑東十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