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主義

19世紀70年代,義大利的統一完成後,國內的社會矛盾上升,廣大市民、農民同有錢人、土地所有者的矛盾日趨尖銳,反映民族復興運動理想的浪漫主義文學日益失去現實意義而趨向衰落。這時期,法國泰納的決定論和伽利略創建的 實驗科學在義大利流行,啟發作家探求表現現實的新方法;而在法國、英國和俄國,巴爾扎克、狄更斯和果戈理的作品樹立了現實主義的楷模,於是在義大利文壇上現實主義潮流就應運而生,其中最重要的流派就是真實主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真實主義
  • 外文名:Verismo
代表人物,起源,代表作,反映特點,取得的成就,

代表人物

19世紀末義大利的一個文學流派。它屬於批判現實主義的範疇,受到法國自然主義的影響。真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是小說家喬萬尼·維爾加(1840~1922)和文藝理論家路易吉·卡普安納(1839~1915)。

起源

真實主義產生於1870年左右,結束於20世紀初,持續30年。首先是卡普安納在米蘭的報刊上提出自己的理論,維爾加給予支持,並用自己的創作加以實踐和發展,由此產生廣泛影響。
法國左拉的自然主義理論對真實主義產生了直接影響。卡普安納推崇左拉,借介紹自然主義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並稱之為“真實主義”。他提出直接描寫現實生活中的真事是真實主義的基本原則。他認為作家應當從當代生活中選取題材,象新聞報導那樣描述真正發生的事實,使作品不僅在藝術上有美學價值,而且在科學上是真實的歷史資料。創作的科學性在於作家必須依據已經發現的或自己觀察到的社會和自然發展的客觀規律,藝術地再現生活。為使作品具有強烈的真實感,要求一種客觀的、忠實的文學表現形式,修辭不必考究,語言靈活、生動,適合所表現的特殊環境。

代表作

真實主義的代表作是維爾加的小說。維爾加在1874年發表的中篇小說《奈達》是他開始走上真實主義創作道路的標誌。後來又寫出了短篇小說集《田野生活》(1880)和《鄉村故事》(1883),長篇小說《馬拉沃利亞一家》(1881)和《堂·傑蘇阿多師傅》(1889)。在這些作品裡,維爾加以故鄉西西里島為背景,忠實地反映義大利統一之後在資產階級新秩序和舊封建關係的雙重壓迫下勞動

反映特點

人民的苦難生活,暴露了19世紀末葉義大利社會的癰疽。真實主義所強調的真實性、科學性在維爾加的作品裡得到充分體現。首先,維爾加把注意力集中於當時階級矛盾最尖銳、生活最貧困的落後地區,真實地描述了最貧困、最落後、社會矛盾集中的南方,因而抓住了當時義大利社會的本質。其次,維爾加不是機械地進行客觀記述,而是分析複雜的社會結構和經濟關係怎樣決定人們的命運、思想和行動,通過在有錢人和貴族雙重壓迫下的小人物的遭遇,來暴露社會陰暗面的真實景況。他的作品達到的真實不是外表的準確性,而是觸及現象之下的實質,因而也具有科學性。維爾加在反映黑暗現實時,對不幸的人們流露出深厚的同情,對惡勢力進行譴責,愛憎鮮明;這些特點使維爾加超越自然主義,成為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家。維爾加的文辭淳樸、自然,生動、鮮明,大量吸收了西西里民間的辭彙和諺語,作品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開拓了真實主義樸實的新文風。由於看不到解決社會矛盾的前景,作品流露出較濃厚的悲觀哀傷的情調。
以維爾加為代表的真實主義文學,如實地反映了舊秩序崩潰、資本主義關係勝利和鞏固時期義大利的社會問題。
真實主義的特色是真實地描寫和嚴肅批判社會的黑暗面,以下層人民為作品的主人公,因而是當時義大利社會最需要的文學傾向。很多作家仿照維爾加描寫自己家鄉的人和事,19世紀末在義大利出現了蓬勃的鄉土文學。它的特點是既具有民間文學的形式,又具有社會性的內容。這些作家是撒丁島的格拉齊婭·黛萊達 (1871~1936) ,那不勒斯的馬蒂爾德·塞拉(1856~1927)和薩爾瓦多雷·迪·賈科莫(1860~1934),威尼托的安東尼奧·福加扎羅(1842~1911),托斯卡納的馬里奧·普拉泰齊(1842~1921)和雷納托·富奇尼(1843~1921)等。

取得的成就

反映真實主義戲劇--維爾加的《鄉村騎士》(1884)、朱澤培·賈科扎(1847~1906)的《不幸的愛情》(1888)和馬可·普拉加(1862~1929)的《貞女們》(1889),曾經在義大利和歐洲的舞台上轟動一時。
20世紀初,義大利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真實主義發生危機,宣告結束。真實主義的創作思想和藝術手法對義大利後來出現的新現實主義文學和電影產生很大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