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港大罷工

省港大罷工

省港大罷工,1925年6月19日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愛國運動,廣州和香港爆發了規模宏大的省港大罷工,此次罷工由共產黨人鄧中夏蘇兆征領導,歷時1年零4個月,是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世界工運史上時間最長的一次大罷工,這次大罷工有效地打擊了英帝國主義在香港經濟的統治,並且讓廣州的金融得到了保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省港大罷工
  • 館藏地點: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1468號
  • 所屬年代:近現代
  • 所屬博物館:上海市虹口區中共四大紀念館
  • 所屬地區:上海
歷史背景,提出要求,沙基慘案,主要人物,張伯簡,楊殷,林偉民,何耀全,歷史意義,

歷史背景

1925年5月中,上海發生工潮,工人領袖顧正紅被殺。學生示威聲援,被租界的英籍巡捕開槍射殺,十三人死,數十人重傷,是為五卅慘案。事件引起全中國出現反抗外國在華勢力的運動,各地直接參加聲援運動的人數估計有一千二百萬人。當中日本及英國更為矛頭所指。香港的工會由共產黨人鄧中夏(中華全國總工會總書記)及蘇兆征(香港海員工會)等人以中國國民黨員身分組織,以全國總工會名義,召集香港各工會聯席會議,成立全港工團聯合會,決議罷工。6月19日起,各個由指揮的工會,包括:電車、印刷、船務、首先回響,三日內即有二萬人離開崗位,返回廣州。各學校學生亦同時罷課。在廣州,沙面英租界的華工亦於6月21日起回響,拒向英商及領事館提供服務。當時的廣州國民政府處於聯俄容共時期,在國民黨及共產黨以國民黨名義組織下,廣東各界巡行大示威,赴會者包括省港澳各團體,省內國立市公私立等大小男女學校、商界各團體、農民團體及黃埔學生軍、粵軍、湘軍、警衛軍等,人數十萬餘眾。會場分為三部分﹕工農界會場由譚平山(跨黨分子)主持;學商界會場由伍朝樞、鄒魯主持;軍界會場由汪精衛主持。並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胡漢民宣讀國民黨決議案,請國民黨中央黨部代表廖仲愷演說、廣州特別市代表孫哲生演說,商界協會代表甘乃光演說,演畢,宣布散會巡行。結果釀成衝突,英軍指遊行者越界並威脅租界人命財產,向部份民眾開火射擊,造成五十多人死亡,稱沙基慘案
省港大罷工省港大罷工
省港大罷工領導人陳延年省港大罷工領導人陳延年
同時廣州政府由國民黨中央委員兼工人部長廖仲愷的主導下,決定援助香港工人回廣州生活。1925年省港罷工委員會,下設各部門主持罷工,成立二千多人的工人武裝糾察隊,封鎖香港,禁止糧食輸出香港及經香港之貨物入口。至7月8日,已有十三、四萬人離港,前往廣州、佛山等地。香港市面一度恐慌,至7月中旬後才稍為回復。但經濟受經濟封鎖影響出現蕭條,1925年香港出入口貨總值只有1924年的一半,大量商戶倒閉,政府收入大減,向倫敦借款三百萬英鎊以渡過難關。香港政府對事件最初持強硬態度,認為廣州政府受俄國共黨支助,要求倫敦派遣海軍封鎖華南各港口;並且試圖煽動反對廣州政府的地方軍事力量進攻廣州。不過英廷指示港府必須保持克制。至1925年年底,對峙開始出現緩和現象。原本主張強硬的港督司徒拔離任,新任港督金文泰11月到任後,表現出較為友善態度,派出輔政司到廣州與國民政府談判解決罷工。
省港大罷工領導人蘇兆征省港大罷工領導人蘇兆征
至1926年初,國民政府內部出現微妙變化。廖仲愷先於1925年8月底被暗殺。而省港罷工委員會於1926年3月初因中山艦事件而被蔣介石繳械。4月初以後,國民政府開始北伐,注意力有所轉移,大罷工逐漸鬆懈。至6月,國民政府派宋子文陳公博陳友仁與英國政府談判罷工問題,港督覆函指“罷工實際已成過去”。至9月18日,國民政府宣布將於10月10日解除對香港封鎖。10月10日,罷工委員會解散,省港大罷工正式宣告結束。
省港大罷工領導人鄧中夏省港大罷工領導人鄧中夏

提出要求

香港各工會聯合向港英政府提出嚴正的要求條件:(一)擁護並堅持上海工商學聯合會的17項條件,包括撤退外國駐華的武裝等;(二)港英當局要保證華人享有集會、結社、言論等自由和權利。港英對以上要求不予答覆。1925年6月19日,香港的海員、電車、印務等工會首先宣布罷工,其他工會隨即回響。罷工工人不顧英帝國主義者的阻撓和威脅,回到廣東各地。21日,廣州沙面洋務工人開始罷工,市內其他洋務工人也加入罷工行列。23日,罷工工人和各界民眾10萬餘人在廣州東較場集會,追悼上海死難同胞,抗議帝國主義暴行,會後舉行示威遊行。當遊行隊伍途經沙基路時,突然遭到沙面租界英法軍警的機關槍掃射,停泊在白鵝潭的英、法軍艦也開炮轟擊,當場打死50多人,重傷170多人,輕傷不計其數。
省港大罷工省港大罷工
沙基慘案的發生,更進一步激起中國人民的民族義憤,各界民眾紛紛聲討帝國主義罪行,更多的工人加入罷工行列。到6月底,省港罷工人數達25萬。廣州革命政府立即照會英、法等國提出抗議,並宣布同英國經濟斷交,同時封鎖出海口。為了有效地領導罷工,中華全國總工會和中共廣東區委發動罷工工人選出代表,組成省港罷工工人代表大會,作為罷工的最高議事機關;由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罷工委員會,作為最高執行機關。罷工委員會委員13名,蘇兆征為委員長,聘請廖仲愷鄧中夏等人為顧問。下設幹事局、財政委員會等機構和罷工工人糾察隊。中共廣東區委成立罷工黨團,作為罷工運動的領導核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廣大罷工工人團結一致,積極參加反對帝國主義和軍閥的鬥爭,為廣東革命根據地的統一作出重要的貢獻,成為廣州革命政府的有力支柱。
1926年夏天,革命政府出師北伐,數千名罷工工人組成運輸隊、宣傳隊、衛生隊、慰勞隊等開赴前線,罷工工人糾察隊和工人民眾鎮守後方,為北伐的勝利進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年10月,中共廣東區委和省港罷工委員會根據形勢的變化,宣布結束罷工。這場罷工堅持長達16個月之久,在中國工人運動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工人運動史上也屬罕見。
省港大罷工省港大罷工

沙基慘案

1925年6月23日,回到廣州的罷工工人偕同廣州工人、農民、學生和革命士兵共10萬餘人舉行示威遊行。當遊行隊伍經過沙基街時,駐在沙面的英、法等帝國主義士兵突然向遊行民眾開槍射擊,停泊在沙面附近的帝國主義軍艦也炮轟遊行民眾,當場打死52人,重傷170餘人,輕傷者不計其數,這就是著名的“沙基慘案”。
慘案發生後,全國人民極為憤怒,積極支援省港大罷工。中華全國總工會為加強對罷工的領導,在廣州召開廣州、香港、沙面各工會代表大會,成立了省港罷工委員會,蘇兆征被選為委員長兼財政委員長,鄧中夏任省港罷工委員會黨團書記、顧問和工人糾察隊訓育長。罷工委員會運用罷工、排斥英貨、封鎖香港三項有力武器與英帝國主義作鬥爭,並且組成了2000多人的工人武裝糾察隊,到各港口駐防,嚴密封鎖香港。交通斷絕,工廠停工,商店關門,供應困難,物價飛漲,垃圾糞便沒人打掃,香港成了“臭港”、“餓港”、“死港”。

主要人物

張伯簡

張伯簡,省港大罷工策劃、領導者之一)
白族,雲南劍川人。1919年國中畢業後,赴法勤工儉學,加入趙世炎等組織的“勤工儉學會”,為中堅分子。1925年1月當選為共青團候補中央委員,任團中央工農部代理部長,並擔任《國民通訊》社領導工作。是年夏秋,任中共廣東區軍委書記、組織部長。省港大罷工時,任罷工委員會書記,負責《工人之路》的編輯出版工作。1926年被聘為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教員。是年8月因病在廣州去世。
省港大罷工省港大罷工

楊殷

楊殷,省港大罷工策劃、領導者之一)
楊殷烈士的長女楊愛蘭女士已經是92歲的高齡了。楊愛蘭女士思維清晰,聲音洪亮,非常健談。她告訴我們,八歲母親去世後,父親整天外出,聚少離多。“一開始我以為他是鹽務收稅官,他總是深夜才回家,來來往往的同志很多。”後來她才知道原來父親是個革命工作者。這兩封信是父親從上海寄到廣州的。那時候因為戰亂,舅舅逃難回老家了,她就寄住在同學家裡,父親寫了很長的兩封信給她。“他在信里要求我不能亂發脾氣,不能亂花錢,要讀好英文,認真學習,信很長,現在留在中山故居里”。

林偉民

林偉民,省港大罷工領導人之一)
省港大罷工委員會合影省港大罷工委員會合影
說到父親,林老先生感慨萬千。“我13歲就沒有讀書,跟父親相依為命,那時候,家裡很窮,他還有病,都不能走路了,我在家裡一直照顧他”,在父親領導罷工的時候家裡生活非常困難,他的醫藥費都是由一些海員拼湊起來的,即使這樣他還是堅持革命工作。“他總是對我說,以後工作不能只看著錢,為錢工作,要腳踏實地做些有意義的事情”。這些話他記得非常清楚,永遠也無法忘記。

何耀全

何耀全,省港罷工委員會副委員長)
父親在1927年4月底被秘密殺害,5月17日,我方才出生,都沒有來得及見他一面,何鐵成老人的聲音有些哽咽,他告訴記者,父親從來沒有透露過他在罷工委員會的工作,母親只知道他是香港電車公司的售票員,在別人的口中隱約了解到他在省港罷工委員會工作,直到解放後,父親的好友才正式告訴了我們父親的經歷,我當時感到自豪,那是一種革命後人的自豪,作為父親的兒子,我也應該有所作為。

歷史意義

省港大罷工無容置疑是在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最沉重最成功的一筆,這次大罷工有效的打擊了英帝國主義在香港經濟的統治,並且讓廣州的金融得到了保障。但是犧牲是慘痛的,無數的革命烈士為此付出了生命。不過這些英雄們將永遠留在我們心裡。
省港大罷工省港大罷工
省港大罷工,不僅在政治上而且在經濟上沉重地打擊了英帝國主義。據統計罷工以來,英帝國主義平均每月損失達2.1億元。這次大罷工在全國人民的聲援和支持下,堅持到1926年10月才結束。它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對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和準備北伐戰爭,起了巨大作用。省港大罷工歷時1年零4個月,是世界工運史上時間最長的一次大罷工。
罷工委員會採取罷工、排貨、封鎖3項措施同英帝國主義作鬥爭。工人糾察隊在各海口駐防,東起汕頭,西至北海,對千裏海岸線實行封鎖,使香港經濟活動陷於全面癱瘓,航運停頓,進出口貿易銳減,商業蕭條。僅11、12兩個月,香港宣告破產的商店達3000餘家,股票、地產急速貶值。港英當局財政收入萎縮,1925年財政赤字達58萬英鎊。罷工期間,港英當局每日損失180萬元。
省港罷工委員會還規定“特許證”制度,“凡不是英國貨及英國船不經過香港者可準其直來廣州”。此舉打破了各帝國主義一致對付廣州的局面,並爭取了廣東商人的中立,穩定廣州金融。
“五卅”慘案後,國民黨也擬定了罷工計畫,並派員到香港和廣州沙面發動罷工;罷工實現後,國共合作下的廣州政府又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解決了回省工人的食宿和交通等問題,並制定了區別列強、單獨對英的方針,制定了復工的條件,成功地進行了外交鬥爭。此外,一些國民黨左派如廖仲愷宋慶齡、何香凝等也在罷工中作出了重大貢獻,汪精衛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應該說省港大罷工是第一次國共合作下國共兩黨共同領導的一次成功的反帝鬥爭運動。省港大罷工持續16個月,是世界工人運動史上時間最長的一次罷工。為了支援北伐戰爭,1926年10月初,罷工工人代表大會決定停止罷工。10日,罷工委員會召集民眾大會,宣告罷工勝利結束,並宣布停止對香港的封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