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伯居

相伯居,由當代玉雕名家楊根連創立,取意伯樂識馬,玉師相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相伯居
  • 創立者楊根連
  • 取意:伯樂識馬,玉師相玉
  • 身份:北京工藝美術特級大師
相伯居,由當代玉雕名家楊根連創立,取意伯樂識馬,玉師相玉。
相伯居
楊根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北京工藝美術特級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享受國家大師津貼。自幼受家庭薰陶,酷愛玉石,為人誠懇,治藝嚴謹。對中國玉文化的理解非常深刻,作品特點鮮明,融文化性與藝術性於一體。楊根連大師所做的玉器連創玉器史上的六個第一。並且有多件作品獲獎。有眾多作品在瀚海、嘉德、蘇斯比拍賣,這也引起了世界鼻煙壺協會的重視。
從1997年開始楊根連開始不斷摸索古代制玉的絕技金鑲玉,金鑲玉興盛於乾隆年間,只為宮中所有。清代末期,皇族沒落,大批的宮廷技藝在這個時期失傳,乾隆工金鑲玉便是其中之一。沉寂數百年的金鑲玉,玉雕名家楊根連歷時多年的挖掘和整理,於2003年搶救性的恢復這一頂級玉器製作工藝。 由楊根連繼承並創新的金鑲玉工藝,一改乾隆年間粘合鑲嵌的做法,而採用金絲與玉完美的結合,其工藝特徵是玉面平整溫潤,金絲與玉完全結合,形成金玉和諧的工藝佳品。
2007年國家博物館的中國玉雕大師作品展覽中金鑲玉佛珠由國家博物館定價價值1600萬元的。108顆鏤空的珠子上,正反兩面都有一個細如髮絲的金絲拼成的“壽”字。“金鑲玉”絕藝曾兩度失傳之後再現世人面前。
2002年,楊根連創立了“相伯居”,取“伯樂識馬,玉師相玉”之意。如今,“相伯居”已成為玉雕行業里一個知名字號。
樂識馬,玉師相玉”之意。如今,“相伯居”已成為玉雕行業里一個知名字號。
“自古就說“有錢難買金鑲玉”,“金鑲玉”是一種玉器加工工藝,寓意“金玉滿堂”,象徵著財富和才學。但它工藝複雜,如今幾近失傳。“金鑲玉”學名為“金銀錯嵌寶石玉器”,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據說和氏璧作為傳國玉璽,代代相傳。王莽篡位後,脅迫皇太后交出玉璽,皇太后一怒之下將玉璽摔在地上,崩掉一角。後來又命能工巧匠進行整修,用黃金鑲上缺角,於是得名“金鑲玉璽”。“金鑲玉”即由此而來。
“金鑲玉”之所以華麗,就在一個“鑲”字上。其要靠連續不斷地敲擊,把金絲或金片鑲嵌到圖案中。這種在玉器上鑲嵌的手法最初見於清代乾隆年間。乾隆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亂後,每年都能得到一批玉器。這些玉器除了嵌有金銀絲外,還嵌有各色寶石和玻璃,帶有濃厚的伊斯蘭風格。乾隆皇帝不滿足只憑進貢一種渠道得到這種玉器,於是開始仿製,還寫了70多首詩來讚美其精美的做工。但這種工藝自清道光以後就再也沒出現過,幾乎失傳。
沉寂數百年的金鑲玉,玉雕名家楊根連歷時多年的挖掘和整理,於2003年搶救性的恢復這一頂級玉器製作工藝。
楊根連的父親、胞姐弟都是玉雕藝人。他的父親是青山居(現在崇文區花市)的老藝人,那裡匯聚了眾多琢玉巨匠。楊根連自幼隨父親在青山居一帶居住,那裡是玉器交易的場所,匯集著許多琢玉人和玉器商,也居住著眾多琢玉高手。他十幾歲時就能分辨玉石的好壞和種類,父親的朋友見他天賦不錯,又如此愛玉,就時常點撥他,有時還教他做點東西。楊根連琢玉的技藝便日臻成熟了起來。
後來,琢玉的人越來越少,很多老玉匠的孩子也都不再學習這門手藝,可楊根連對玉仍十分痴迷。一位老人看見楊根連做的一個鼻煙壺,讓他的兒子一定要把做這壺的人找來。老人坐在輪椅上見到了楊根連,看到是一個年輕人,十分激動,和他談了很多,還教給了他一些不外傳的秘法。有一些曾為宮中做玉器的大師,或在某一類器物上頗有造詣的老前輩,也愛和他談論琢玉的經驗,這些都使楊根連受益匪淺。也是在這時,一些老人談到了一項失傳的技藝——金鑲玉。
1979年,19歲的楊根連進入北京玉器廠。他把一塊河南碧玉做成一個壺,壺壁極薄,作品完成後產生一種螢光,是薄胎作品中難得的精品。一位港商看後,誤以為原料是新疆碧玉,願出高價買下。當被告知這是河南料時,港商連稱如此做工實在高超,仍願意用高價買下。最終,楊根連的這個壺的賣價超過了全車間30個壺的總價。
1987年,楊根連進入了技術科創新組。他第一次看到古代精美絕倫的薄胎玉器內刻工藝,被古人的精湛工藝震驚了。通過大膽嘗試,楊根連精心雕琢的第一件薄胎內刻雕件成功問世,這在北京玉雕史上也是第一次。
之後,他做了一對薄胎對瓶。這對瓶不僅造型完全一樣,重量也絲毫不差,這在玉器史上絕無僅有,他也憑此獲得了1990年全國百花獎設計創作一等獎。廠里給他升了兩級工資,這在當時是破格的獎勵。
之後他的作品頻頻在拍賣行拍賣。一塊只值5到10元的瑪瑙,被楊根連做成鼻煙壺,竟拍出了17萬元的價格。“薄胎楊”、“壺王”等美譽由此而來。
十餘年後,楊根連做的鼻煙壺連創玉器史上的六個第一:青玉薄胎薄度第一;青玉薄胎內刻外凸內凹第一;青玉薄胎內畫第一;青玉薄胎對瓶第一;鼻煙壺內掛雙鏈第一;用水膽製作鼻煙壺第一。
他做的鼻煙壺,有壺壁薄得可以透見指紋、放在水中不沉等特點。在海外的拍賣會上,他的單件作品拍出了 過百萬的價格,成了中國同類玉器的最高價。重拾“金鑲玉” 又開“相伯居”楊根連又想起了那個失傳了的“金鑲玉”。1993年,楊根連離開了北京玉器廠,開始潛心研究“金鑲玉”。“金鑲玉”器物只為帝王享用,民間少有流傳,工藝失傳已久。但經過多年鑽研,他終於自己探索出了這種技藝手法。他還首次將“金鑲玉”工藝套用在首飾上,並達到了金絲均勻,長期佩戴、摩挲也不跳絲的水平。
他不僅可以使金和玉渾如一體,還能把金子鑲嵌在珠子上,把這種工藝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並贏得了2006年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中藝杯”金獎。
故宮博物院的副院長看到他製作的“金鑲玉”首飾後讚嘆不已,並親筆題寫“雅玩”二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