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人術:領導識人馭人心經

相人術:領導識人馭人心經

《相人術:領導識人馭人心經》作者自由,人與人是不同的,德有高下,智有賢愚。你知道何為聖人,何為智者,何為英雄,何為豪傑,何為儒、法、術、道嗎?知道了各類人等的確切定義,做人才能知道自己該做一個怎樣的人,管人才能知道是在管些什麼樣的人。清朝末期儒學大家曾國藩結合他閱人無數的實踐和兩千多年的相術理論,總結出兩句經典的相人總則:一端莊厚蠶、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心存濟物是富相。相人術的重點,在人與自然和諧,以此來觀察自然界萬物之靈的個體人身。人的形體實為外界自然宇宙的縮影,頭圓像天,足方像地,眼目像日月,聲音像雷霆,血脈像江河,骨節像金石,鼻額像山川,毛髮像草木等。天有三寶:日、月、星,人有三寶:精、氣、神。日月無光,天昏地暗;四時失調,萬物不長。宇宙萬物如此,人也概莫能外。

基本介紹

  • 書名:相人術:領導識人馭人心經
  • 出版社:中國物資出版社
  • 頁數:224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物資出版社
  • 作者:自由
  • 出版日期:2009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473010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相人術:領導識人馭人心經》中講相人術,孔予舊人: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度哉!人焉度哉!曾國藩相人:一是,功名看器宇;二是,事業看精神;三是,若要看條理,盡在言語中。
相人是一門判斷一個人的秉性、本質及潛能的學問。我們的先人早有一套相人的方法,最有代表性的相人高手就是孔子和曾國潘。

圖書目錄

上篇 察言觀色相人有術
第1章 一眼把人看透,觀人識人須識心
觀人看本質,由形入神為根本
不可不知的觀骨識人貴賤法
剛柔相濟把人看透
不可忽略的眼神中吐露的信息
神秘的古代混合識人術

第2章 性格決定命運,不可不知的一些性格密碼
由性格識人秉性
什麼才是最理想的性格
認識12種偏才性格的特質

第3章 注重第一印象,從外在形貌迅速形成初步認知
不同面相的人的性格特徵
解讀不同臉語背後的含義
隱藏在舉止形態中的秘密

第4章 臉頰他處藏丘壑,眉毛同樣顯露出人的內在信息
從眉毛到底能看到什麼
了解眉毛的動態語言,更能把握好他人

第5章 學會看到不能看的東西,讀懂人的氣色語言
氣色,一個人狀態的外在顯現
氣色的清與濁之間的區別
察言觀色能讀懂他人的內在

第6章 交流用心不用嘴。從言談中把握他人思維模式
不同的人在言談時不盡相同
善辯的人大多是思維敏捷的人
所注重的並非全是交談時的語言
學會觀人言語方可品其人之理

第7章 聽人說話應聽音,蘊涵在聲色中的人之本色
聲音同樣有清濁之分
由聲音相人時所應遵循的幾個要點
解讀蘊涵在聲音中的人之本色

第8章 明辨秋毫細思量,從固有情態去了解對方內在
情態,所指的究竟是什麼
靜態情態形式背後的人性
動態情態形式所包含的性格特點
最能顯示人內心世界的是情緒

第9章 性情決定愛好,愛好是個人性情的延伸
一個人的愛好是由其情懷所決定的
深藏在個人愛好中的性情
第10章 從小處著手。細節往往表現出的是真實的一面

第11章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把人放在不同環境進行考察
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環境中的反應
一個講誠信的人在環境中會有哪些動作
學會從他人所處的環境中考察他人的心志
環境,鑑別人品的最佳場地

下篇 順勢而為馭人有方
第12章 化羊為狼,用適當的激勵方式挖掘人的潛能
從了解下屬的需求開始在薪酬上做文章
予以信任比什麼都重要讓部屬參與到管理之中
記住,一種激勵方式並不適合所有的人
第13章 抓大放小,讓有能力者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第14章 適時晉升,下屬才會覺得自己的選擇沒錯
第15章 左右逢源,妥善化解內部矛盾衝突
第16章 樹木成林,注重下屬的個人成長
第17章 留人留心,把真正的人才聚在自己身邊

文摘

我思量著如何能贖回母親,卻一點辦法也沒有,因此心中十分悲傷!”鐘子期感慨地說道:“傷心啊!傷心啊!人心不是臂膀,臂膀也不是木椎、石磬,但是人的傷心悲痛,木椎、石磬卻都感應得到!”所以真誠的感情可以感動別人,通過樂器的調弄演奏也可以觀察人的善惡智愚、清濁正邪了。
通過樂器辨別清濁,甚至還可以聽出國家的衰亡。
隋文帝楊堅到老年的時候,政事開始松憊;又廢楊勇,立楊廣,天下遂從太平滑向多事之秋。
十四年,隋文帝下令詔行新樂,並說:“民間音樂,流敝日久,棄其舊體,競選繁聲,宜加禁約,務存其本。”這看來並不像是一件壞事,與孔子刪詩成305篇,定天下音律有共同之意。但事實並非如此,當時監管天下音樂的官員萬寶聽到新樂後,泣不成聲,說:“樂音淫厲而哀,天下不久將盡!”當時還處於盛平時期,天下穩定,聽到此話的人都不以為然,以為是藝術家的狂想。
到楊廣即位,天下大亂,不久,隋朝即滅亡,其言果然應驗。萬寶聽的是音樂,而能以此斷天下事,這與聞聲辨人同理。
由此可見聲音不但能與氣結合,也和音樂相呼應。因為聲音會隨內心變化而變化,內心平靜聲音也就平和;內心清順暢達時,就會有清亮和暢.的聲音;內心漸趨激動之時,就有言語偏激之聲。聲音的背後隱藏的是一個人的個性、才情,表露的是一個人的情緒,用人者在考察人才的時候不,可不察。
j解讀蘊涵在聲音中的人之本色。人以情為主,凡事多能兼顧情理,又不違事理,這種處世原則是一科標準。談話時多含情,話終有餘響,這種談話方式是高人國士的風範。《禮記?樂記》中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對於一種事物由感而生,必然表現在聲音上。人外在的聲音隨著內心世界變化而變化,所以說:“一d氣之徵,則聲變是也。”
從生理學和物理學的角度看,聲音是氣流衝擊聲帶,聲帶受到振動引起空氣振動而產生的,這既是一種生理現象,又是一種物理現象。但人的社會屬性又使人的聲音有著精神和氣質兩方面的特性。聲音的產生依靠自然之氣,也與內在的“心氣”密不可分。聲音又與說話者當下的心理活動密切相關,大小、輕重、緩急、長短都有變化,這與人的特性也是息息相關的,這就是聞聲辨人的基礎。
辨聲識人,古本秘籍《靈山秘葉》中有四句話,很值得我們借鑑:
察其聲氣,而測其度;
視其聲華,而別其質;
聽其聲勢,而觀其力;
考其聲情,而推其征。
這四句話中大有學問。中國古文微言大義的特點,由此可窺其斑。以上32個字至少講明了以下幾個問題:
①由聲音中蘊涵的氣是否充沛,可以測知他的氣概胸襟。
②由聲音的音色音質是否協調悅耳,可以測知他的性情愛好與品德。
③由聲音的勢態,可以測知他的意志是否剛健,聲勢高壯的,其意志力必然堅強;聲勢虛弱的,則為人軟弱沒主見。
④由聲音中所包含的感情,可以測知其當下的心情狀態。比如我們常說的“如泣如訴”、“如怨如慕”、“情辭慷慨,聲淚俱下”等。
《靈山秘葉》的四個觀點,這裡著重探討聲音中所含的喜怒哀樂之情。人的喜怒哀樂之情,必會在聲音中有所體現,即使人為掩飾,也會有些特徵。
春秋時鄭國大臣子產一次外出巡察,突然聽到山那邊傳來婦女的悲慟哭聲。隨從面視子產,聽候他的命令,準備救助,不料子產卻命令他們立刻拘捕那名女子。隨從不敢多言,遵令而行,逮捕了那位女子。當時她正在丈夫新墳前哀哭亡夫。子產為什麼要逮捕這個可憐的女子呢?以鄭子產的英明,不會對此婦動粗,其中緣由,正是因為鄭子產的聞聲辨人之術。鄭子產解釋說,那婦人的哭聲,沒有哀慟之情,反蓄恐懼之意,故疑其中有詐。審問的結果,果然是婦女與人通姦,謀害親夫之故。
子產聞聲辨人的技巧已是很高明了。但孔子似乎比子產還高出一籌。雖然孔子講過“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的話,但他憑外貌聲色取人的功夫,實在是有過人的天分。
一次,孔子在返還齊國的途中,聽到非常哀切的哭聲,他對左右講:“此哭哀則哀矣,然非哀者之哀也。”碰到那個哀哭的人之後,才知道他叫丘吾子,又問其痛哭的原因,丘吾子說:“我少年時喜歡學習,週遊天下,競不能為父母雙親送終,這是一大過失。我為齊國臣子多年,齊君驕橫奢侈,失天下人心,我多次勸諫不能成功,這是第二大過失。我生平交友無數,深情厚誼,不料後來都絕交了,這是第三大過失。我為人子不孝,為人臣不忠,為人友不誠,還有何顏面立在世上?”說完便投水而死。
孔子能聽音辨人心事。可以說有著非同尋常的天賦。聽一個人的聲音是觀察人內心世界的一個可行方法。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可以通過聲音傳遞給管理者,成為管理者了解一個人內心情緒的有效途徑,因此在識人的過程中是不可忽視的。那么辨別聲音,要怎樣考察喜怒哀樂之情呢?有無規律可循呢?簡單地說:
歡喜的聲音像青竹折裂時一樣清脆悅耳,有天然柔和協美之動感,而無塵世人為之污染。這樣的聲音有自然淳樸之美,不虛飾,不造作,是真性情的坦率表露,自然大方,不俗不媚,有雍容之態。
憤怒時,突然爆發出來的洪亮響聲,如雷霆震於空中,擊在地上,氣勢豪壯,強勁有力,但以“陰”蓋頭,則沒有暴躁戾氣,反而呈容涵大度之態,不是帶破壞性五雷轟頂之勢。
哀慟時,聲音如同薄冰破碎時發出的。薄冰雖然容易破碎,但聲音卻清脆明亮,不散不亂,不啼不噪,也不擾人耳力,雖然是悲悽苦楚之象,但不峻不急,不厲不烈,有“發乎情,止乎禮儀”之勢。這樣的態度也是雍容華貴、無小家子氣的。
高興時,聲音如雪花漫舞之姿,輕而不狂、美而不淫、飄而不盪、奔而不野,是天下至純至美的輕靈飄逸的瀟灑態。又如女子臨池起舞,衣袂飄飄,長帶曳曳,美不勝收。
除此之外,聲音還可以判斷一個人的心胸、職業、性情等情況。
心胸寬廣、志向遠大的,聲音有平和廣遠之志,而且聲清氣壯,有雄渾沉厚之勢。身短聲雄的人,自然不可小視。從身高來看,身高的,由於丹田距聲帶、共鳴腔遠,氣息衝擊的距離加長,力量弱化,因此聲音顯得清細弱輕。

序言

用對十種方法,不如用對一個人。人是一切的根本,是事業成敗的關鍵。一家企業的興衰成敗跟企業的領導如何用人,能否用準人、用對人有著莫大的關係。可以這么說:做好企業的關鍵在於如何用人,而企業之間的差距從根本上來說其實就是用人之間的差距。
確實如此,能否用準人、用對人對事業的興衰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我們在回顧以及追敘古今的一些歷史時,便很容易得到一個共同的答案,那就是成功者他們之所以取得他人所不能取得的成就,創造他人所難以達到的事業的輝煌,並非是他們一個人努力的結果,而是在於他們能做到知人善用,將合適的人團結到自己的周圍,並且將他們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使他們的能力得以最大的發揮,而共同努力的結果。
在古今中外歷史上所發生的許多的事實已經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並且告訴了我們,只有做到知人善用才能使事業興旺,亦只有如此,領導者才能成為一名真正優秀的領導者。集觀人用人智慧於一身,並被稱為清朝中興之臣的曾國藩就曾說過:用人之道。首在觀人,次在鑒人,終在用人。容貌須觀,德才須鑒,不辨必失,用人有道,失道致禍。
由此可見,在今天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環境中,企業要想得到更好的生存與發展,身為領導者則必須學會識人、用人、管人,並且用對人、管好人,而這一前提基礎卻在於識人,怎樣去了解和認識一個人,發現其優缺點。這是一個領導者所必須掌握的核心技能,同樣是領導者所領導的事業是否能夠取得輝煌的基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