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齒

盲齒指在郵票打孔後,只有印痕,齒孔中的紙屑沒有脫落,孔未通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盲齒
  • 外文名:Blind teeth
  • 對象:郵票
  • 原因:孔未通透
定義,相關資料,

定義

在郵票打孔後,只有印痕,齒孔中的紙屑沒有脫落,孔未通透,稱盲齒。

相關資料

為了方便郵票的撕開,在整張郵票的各枚之間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後,單枚郵票邊緣凹進的半圓形部分稱
孔,凸出的部分稱齒,合稱為齒孔。英國黑便士郵票問世時沒有齒孔,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必須用剪刀一枚一枚剪開。直到1854年英國才出現打齒孔的郵票。根據齒孔的形態,齒孔分為:光齒、毛齒、盲齒和漏齒。光齒:是在郵票打孔後,齒孔中的圓形紙屑完全脫落,孔洞邊緣光潔,稱光齒。毛齒:齒孔中紙屑未完全脫落,孔洞邊緣不光潔,呈毛狀,稱毛齒。應該打孔而漏打齒孔的,稱漏齒。齒孔度數,是表示齒孔的量度,測量方法是把郵票放在量齒尺上,看在2厘米的長度內有幾個齒和幾個孔。如一枚郵票有12個齒和12個孔,那么這枚郵票的齒孔度數就是12度;如有11個齒和12個孔,那么這枚郵票就是111/2度。測量齒孔度數的方法是法國集郵家勒格拉於1866年提出的,一直沿用至今。測量齒孔度數是研究郵票的一項內容,也是鑑別郵票真偽和區分不同版次的重要依據之一。我國郵票的齒孔大多數是11度、111/2度、121/2度和14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