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游蚓科

盲游蚓科

盲游蚓科(Typhlonectidae)是蚓螈目的一科。盲游蚓科有4屬12種。分布於南美洲。水棲或半水棲。無尾,但水棲種類體後側扁以游泳。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起源與演化,分布,

形態特徵

盲游蚓科是唯一的水生蚓螈,其中比較原始的成員為半水生性,而進步的成員如泅盲游蚓Typhlonectes natans等為完全水生。盲游蚓無尾無肺也沒有鱗片,水生的成員背後有皮膚皺褶形成的鰭,身體後面側扁,看起來似尾。體細長,體表周身有縊紋環繞,形成許多排環褶。每一環褶間有排列成行的長囊狀大腺體和4~6行真皮骨質小鱗,下陷在真皮內,背面褶間小多達千行,僅個別屬無鱗。頭側鼻與眼間有一可伸縮的“觸突”,可能與嗅覺有關。眼小,無眼瞼,眼隱於皮下或為薄膜骨所覆蓋。中耳僅有不發達的耳蓋骨和耳柱骨,無咽鼓管、鼓室和鼓膜。舌較大形,有游離緣抵向內鼻孔。有上頜齒和與之平行的犁齶齒各1排,下頜有齒1~2排。頭部背腹面的骨片均大而少,排列緊湊而堅實,一般無大窩孔。這種頭骨類型雖與現生的有尾類、無尾類均不同,但骨片成分基本相同。堅固的頭顱是適應穴居生活的一種性狀。椎體雙凹型,有殘留脊索。肋骨較長,右肺發達,左肺退化。肛裂縱置或橫置。

生活習性

除南美的盲游蚓科為水棲外,其餘都是穴居,棲息在各種淡水域附近的潮濕穴洞內,夜出覓食蚯蚓、白蟻等。一般在大雨後容易見到,卵生或卵胎生。雙帶魚螈在洞穴中產卵20~50餘枚,以濕潤的軀體盤繞這堆卵,直待卵孵出。在孵出時,3對細長羽狀外鰓已萎縮,鰓裂沒有封閉。幼體的極後段還有鰭褶,有側線器官。在水中生活一段時間以後,裂封閉,褶消失,觸突從小窩內可明顯伸出,則示完成變態。卵胎生以胚期的齒,刮取母體輸卵管壁分泌的乳汁狀物作為營養物質,以白蟻和蚯蚓為食。

起源與演化

在現生兩棲類中,僅蚓螈目有骨質小鱗,頭部骨片間一般無大窩孔,前者是古老特徵,後者與古兩棲類中無大窩孔者相似。有關本目的起源至今尚無定論,雖曾認為可能與殼椎亞綱的缺肢目或細螈目,晚石炭紀的弛頂螈(Lysorophus)有淵源關係,但證據不足。蚓螈類發展歷史悠久,石炭紀有可疑的化石;巴西發現古新世的一塊軀椎確認為是蚓螈目的,定為無足蚓屬(Apodops)。

分布

分布遍及南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