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錫福皮帽製作技藝

盛錫福皮帽製作技藝

盛錫福皮帽製作技藝,北京市東城區地方傳統手工制帽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盛錫福皮帽製作技藝要經過從配皮、挑皮、吹風、刷水、平皮、剌皮、手針齊縫兒再到機器縫的整個過程,最終完成一件盛錫福皮帽成品。

2008年6月14日,盛錫福皮帽製作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11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盛錫福皮帽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14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Ⅷ-113 
  • 遺產類型: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北京市東城區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原料,技法,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興起:以機械生產“振興國貨”
“盛錫福”的前身“盛聚福”帽店於民國元年(1911年)創辦於天津,1911年,劉錫三與人合股在天津估依街開了家“盛聚福”小帽店,苦心經營了六年,後又在天津法租界獨自開設“盛錫福”帽店。“盛”取買賣興盛之意,“錫”和“福”取自劉錫三的大號和乳名。
劉錫三敏銳地意識到要想使“盛錫福”的帽子高人一籌,必須有先進的技術設備,所以不惜花費巨資引進西方制帽設備。1919年,“盛錫福”以20萬銀元買下西方人運來的一全套電力製造草帽的機器,設立草帽工廠自產自銷,並很快在天津打開了銷路。幾年之後,他還派大徒弟三赴日本考察學習,掌握最新技術,保證四季帽子生產都有嚴格的工藝流程和檢測手段。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盛錫福”發展進入鼎盛時期,其經營的規模當下的“盛錫福”也只能望其項背。
從天津到北京:吸納家庭作坊的手工技藝
1936年後,北京“盛錫福”的皮帽生產、加工主要是依靠家庭作坊。家庭作坊經營規模較小,接受定做和來料加工的活計。李馨軒(“盛錫福”的第二代傳承人)的“恒隆皮行”就是其中一家,他經常為“盛錫福”接活,手工製作各種高檔皮帽。李馨軒的手藝已經被追溯為“盛錫福”皮帽製作技藝的源頭。當時這樣的家庭作坊一定不少,但能夠說得出名字的家庭作坊,就是“恒隆皮行”。
新中國成立以後,“盛錫福”經歷了公私合營的過程,在王府井韶九胡同19號建立起“盛錫福”帽廠,真正實現了“前店後廠”的經營模式。在最初的工人中,就有不少是從家庭作坊中吸收進來的。北京和天津的“盛錫福”都在沿用“三帽”商標。北京“盛錫福”在上世紀90年代初經歷了最困難的時期,王府井大街改造、拆遷,工人紛紛離開工廠另謀出路,帽業也進入最低潮的時期,人們的著裝時尚發生巨大變革,帽子不再被視為必需的穿戴。在企業最艱難的時期,只剩下18名工人維持生產。直到1998年,“盛錫福”在王府井的門店重新整裝開業,2000年改制成“北京盛錫福帽業有限責任公司”,企業的發展進入一個新時期。

工藝特徵

原料

盛錫福制帽原料精良,如制草帽,採用的是自己漂白的高級草帽辮,因此成品潔白光亮;製作呢帽採用的是澳洲進口的羊毛,或採用西北所產上等羊毛;制其他帽子所用的緞、紗、葛、裘皮也都是選用優質原料。

技法

配活時要求原料精良,毛的倒向要一致,長短粗細密度要一致,顏色、軟硬也要一致。裁製皮毛時,可有直刀、頂刀、斜刀、人字刀、弧形刀、月牙刀、梯子刀、魚鱗刀等多種刀法,不拘一格,需要隨機應變、靈活運用。縫製時,要求頂子圓、吃頭均、縫頭勻。蒙皮面,要求縫對縫、十字平,其勾扇、翻帽、串口等工序的諸多要求更是精細異常。

工藝流程

皮帽製作根據不同的款式,工序從十多道到五十多道不等,但最基本的工序是:配活——挑皮——吹風皮張一—縫縫——悶皮——平皮一—拉皮——縫合——平扇——納里子——上盔子——進烤箱——上帽子——纖口。“盛錫福”的皮帽製作由三個車間構成,分別負責皮毛裁製、軋制帽胎、定型等工作。皮毛車間的活由國家級傳承人李金善及其徒弟三人完成,他們負責從配活到平扇的所有工序,在縫製的過程中會使用到縫皮機,但仍是手針和機縫並存的。軋制帽胎(納里子子基本依賴縫紉機軋制,是機械化程度最高的工序,也是由女性完成的工序,其車間現有兩人。定型車間只有一名師傅,負責上盔子、上帽子、翻帽子等工序,除了定型過程需要使用烤箱之外,全部是手工活。在生產的流程中,三個車間的工作同時進行,由第三車間將皮面和帽胎套合在一起,最後纖口、量號、包裝等工序是由第二車間的一名女師傅來完成的。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盛錫福皮帽製作工藝流程複雜,每道工序都要求精益求精,其用料之講究、做工之精細是很多制帽工藝難以望其項背的。這項製作工藝是歷代的制帽師傅通過對生產經驗長期的積累總結得出的技術成果,這些手工工藝具備機械製造無可比擬的優點。這項工藝不僅僅是單純的機械勞動,是一項極有價值的手工工藝技術,是一項寶貴的歷史遺產。
盛錫福帽子的製作工藝在中國可謂是首屈一指,集合了中國國內制帽的優秀技術,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生產體系,且它的後期質量考證也是經過嚴格工序來確定的,所以其具有精美的外觀更有質量的保證。盛錫福皮帽成為了中國的帽中精品,多次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肯定,以其作為中國制帽業的象徵,饋贈國際友人,進入21世紀後盛錫福已挺進國際市場,也在國際中贏得了人們的重視,這是中國傳統工藝向國外邁進的一大步,也讓中國傳統工藝文化在國際市場得到了一定的認可。

傳承人物

李金善,男,1955年1月12日出生。2009年5月26日,李金善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北京市東城區申報。項目名稱:盛錫福皮帽製作技藝。

保護措施

2009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盛錫福皮帽製作技藝傳承人工作室成立了,通過深入發掘中華冠帽歷史文化和百年制帽技藝、盛錫福歷史文化,將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融於一體,繼續傳承盛錫福皮帽製作技藝。
2010年6月,盛錫福中國帽文化博物館開館,博物館的建立以“追溯中華冠帽歷史文明,繼承傳統冠帽製作技藝,發展冠帽文化”為宗旨,保護文化遺產,傳承盛錫福皮帽製作技藝,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走出一條新路,再現中國傳統帽文化的輝煌。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18年9月17日至9月21日,北京市東城區商務委舉辦《老字號技藝展》活動,盛錫福皮帽製作技藝在其中被展示。
榮譽表彰
1979年,盛錫福帽廠生產的三帽牌禮帽榮獲輕工業部及天津市優質產品獎。
1983年,盛錫福皮帽獲得天津市優質產品獎,並獲國家少數民族用品優質產品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