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欣夫

盛欣夫

盛欣夫,字甫之,號雲客、魚公,別署夢齋、盛莊。戊子除夕生於浙江桐鄉。書壇名宿鄒夢禪弟子,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當代作家聯誼會理事,中國武術協會會員,中國傳媒大學美術傳播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寧波大紅鷹學院、寧波大學特聘教授,政協海曙區專家型特聘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盛欣夫
  • 別名:夢齋、盛莊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桐鄉
  • 職業:美術師
  • 主要成就:2006年作魚冊頁鏡心(12,2000
    盛欣夫 書法 (3,7500)
    書法 鏡心(2,6500)
    《邊畫邊說》(英語解讀中國畫)
    《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
  • 代表作品:《吳根越角》,《當代書畫名家·盛欣夫卷》,《盛欣夫書畫》等
藝術簡介,藝術主張,藝術風格,藝術成就,主要著作,盛欣夫作品拍賣記錄,藝術評論,順其自然 必有自我,神與景合 心與天游,盛欣夫的梯形人生,作品欣賞,

藝術簡介

盛欣夫,字甫之,號雲客、魚公,別署夢齋、盛莊。戊子除夕生於浙江桐鄉。書壇名宿鄒夢禪弟子,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當代作家聯誼會理事,中國武術協會會員,中國傳媒大學美術傳播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寧波大紅鷹學院、寧波大學特聘教授,政協海曙區專家型特聘委員。

藝術主張

身兼多家學院特聘教授的盛欣夫提倡“書之餘畫畫,畫之餘走走,走之餘寫寫,寫之餘講講”。盛欣夫在書之餘,在畫之餘,在寫之餘,走出家門,踏進了大自然。自1992年開始,盛欣夫獨自跋涉在祖國的南疆北域、秦嶺羌寨和岷山蜀水之間,行程十萬里,走訪了四十餘個少數民族,記下了五十萬字的旅行日記,拍攝了六千餘幅照片,畫了數百幅寫生。被他稱之為“文化拾遺”之旅;也許正因為如此,他和大自然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更像是受到大自然的薰陶,一股爽健豪邁、灑脫不拘的情懷從盛欣夫的筆中宣洩而下,便猶如滔滔江海,一瀉千里。
盛欣夫先生盛欣夫先生
正是因為“書、畫、走、寫、講”,才使盛欣夫的書畫,既有江南水鄉之靈秀,又兼山川江海之大氣。有評論家說,盛欣夫的書法,取百家為自用,集高古成自然;盛欣夫的畫,集文人畫之大成,在筆墨中見精神。

藝術風格

盛欣夫說,古人寫字,凡能流傳後世的經典之作,皆為隨手書之,如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這些神逸之品,或是酒酣之際,或是情溢之時,皆為隨意而為。所以盛欣夫認為:“對傳統要嚴謹,於書法要有個性,做到筆筆有古人,字字屬自己”。
盛欣夫的書法作品,釋放著王鐸、傅山、徐渭的遺風,提案頓挫,收放自如。從用筆、用墨到布局,都無刻意“擺布”,隨處可見秀色閒情,在狂野和秀氣中,透出一種灑脫的韻味。
盛欣夫的中國畫則和大自然緊緊地融合在一起,他以傳統筆法,明末的文人畫精神,寫意自然。僅僅以用墨來說,就顯得別具一格,評論家孫洵先生說盛欣夫“非但嚴格地繼承了文人畫的傳統,還善於從油畫、水粉畫甚至雕塑作品中吸取營養”。
盛欣夫畫畫,能收能放,小件大幅,隨意而為。小到魚蟲冊頁,精緻而不失靈動;大到十丈巨製,豪放而不失本真。這次應上海世博會之約,盛欣夫畫了一幅9米×3.66米的巨幅胡楊《錚錚鐵骨》:五棵水墨胡楊枝桿虬勁,傲然屹立在茫茫沙漠之中,那不屈的氣概令人肅然起敬。

藝術成就

作品散見於《書法》等專業性刊物。入選全國第四、六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全國首屆楹聯書法大展。在十多個省市及法國、日本舉辦二十七回個人藝術展。在數十次全國書畫大賽中獲獎。曾獲中國書法百傑,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提名獎”,國際優秀論文獎,嘉興市人民政府藝術成果獎和亞太18國書法大賽金獎。《商報》、《大公報》曾以整版篇幅介紹,中央電視台曾做《翰墨戲韻。盛欣夫》的專題報導。

主要著作

《書法正術》、《隸篆之門》、《草行約說》、《夢裡水鄉》、《吳根越角》、《敘說烏鎮》、《西部的誘惑》、《黃土黑土》、《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天山千佛洞考》、《甫之識聯》、《邊畫邊說》(英語解讀中國畫)、《當代書畫名家·盛欣夫卷》、《盛欣夫書畫》等十八種。
藝術格言:
順其自然,必有自我。

盛欣夫作品拍賣記錄

序號
名 稱
估價
成交價(RMB)
拍賣公司
拍賣日期
拍品號
1
盛欣夫 四季畫鳥圖
RMB1,5000 - 2,5000
6,2000
廣州嘉德
2011-02-27
0462
2
盛欣夫 書法 鏡片
RMB1,0000 - 1,5000
5,5000
亞洲宏大
2011-01-06
0192
3
盛欣夫(五禽圖)立軸
RMB1,0000 - 1,5000
4,5000
北京翰墨
2010-05-28
0327
4
盛欣夫2008年作 雙魚圖 鏡心
RMB3,0000 - 5,0000
7,3600
成名翰墨
2009-05-17
0385
5
盛欣夫 書法對聯
RMB1000 - 10000
1,5300
明珠雙龍
2009-04-18
0285
6
盛欣夫 書法 軟片
RMB20000 - 25000
3,3200
河南永和
2009-01-07
0668
7
盛欣夫2006年作魚冊頁鏡心
RMB1,5000 – 2,5000
12,2000
成名翰墨
2008-12-07
0245
8
盛欣夫 蔬果冊頁
RMB1,0000 - 2,0000
5,4400
北京翰海
2008-07-19
0007
9
盛欣夫 書法 鏡心
RMB1,000 - 2,000
2,1100
中博國際
2008-06-29
0028
10
盛欣夫 書法 鏡心
無底價
1,6000
河南星瀚
2008-06-22
0550
11
盛欣夫 書法
RMB1000 - 200
3,7500
明珠雙龍
2007-11-25
0495
12
盛欣夫 書法 鏡心
RMB3,0000 - 4,0000
2,6500
北京翰海
2007-05-19
0461
13
盛欣夫立軸
RMB500 - 2000
2,380
山西晉寶
2004-09-21
0328
14
盛欣夫 書法對聯 立軸
RMB2,000 - 5,000
--
北京翰海
2004-03-20
0760
15
盛欣夫 書法對聯(無圖) 立軸
無底價
--
太平洋
2003-12-28
0740
16
張旭 盛欣夫 書法(無圖) 兩片
無底價
--
太平洋
2003-12-28
0951
17
盛欣夫 書法對聯(無圖) 立軸
無底價
--
北京萬隆
2003-10-12
0500

藝術評論

順其自然 必有自我

——盛欣夫作品解讀
文/孫洵
中國書畫,乃民族之精神。文人畫、行草書又是體現其精神的主要形式。文人畫發展到晚明,達到了一個高峰。乃至今日,仍難於全面超越。今天欣夫瞄準這高境,頗見其眼力、魄力與實力。
盛兄欣夫教授,在全國是引人注目的浙江籍藝術家群體中,是響噹噹的一位內涵豐富(書法、國畫、詩詞歌賦、楹聯等)、創作熱情熾烈、善於營造個人面貌的智多星,悟性高、底子厚、有潛力。余作為忘年交的好朋友(應屬諍友,敢說真話者)。余雖睥睨一世,然讀欣夫畫作,能得其三味,知其門道:
一、博取而能擇善從精
近幾年在原有業績與特色的基礎上,欣夫將目標從晉唐又集中在晚明一批有成就的前輩遺蹟“融化與整合”理念之中。他熟稔八大山人的用筆乾枯,簡單奇異,不落恆蹊,於豪放中有溫雅,在單純表現時有含蓄。請注意,八大是明皇室後裔入清後實屬格格不入的人物,故其不少作品有一片荒涼景象,欣夫擇取之;他喜好徐渭的筆意奔放,小塗大抹,俱高古淡雅,但不能入怪誕一類;再說他鐘情於石濤(道濟)的筆致縱恣,脫盡古人窠臼;幾致對王鐸的丘壑峻偉,皴擦不多,以暈染作氣,意趣常在象外也;還有傅山(青主)對書法創作的“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安排”都成為欣夫的取之不盡的古典參照係數。稍加思考,諸位讀者會發現他的立意之高,取向之深邃。由於上述先哲不是亡國皇裔就是遺民自詡的大文人(王鐸還作了二臣)。關鍵在於盛兄取捨要精當、要有度,是要從傳統衍化而出,更加投入當今火熱的快節奏的現實生活。這個擇善從精,說白了就是裁剪、重新整合,繼承傳統就是為了打造自我。欣夫大量的作品已作了不同程度的考量,他有這個能力。
二、自然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契合
從理論上說,人人明瞭藝術創作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欣夫不僅深諳此理,還能深入細微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讀書遍涉文、史、哲、地、,他採風所至足跡西域天山、穿越柴達木,上唐古拉……他特迷戀荒蕪、保留原生態的人煙稀少處。那裡的曠達、幽渺、甚至是落寞,皆成為創作元素的契合點。是自然主義也是現實主義,他筆下的山水、花鳥魚蟲、果蔬。甚之皖南、浙北的舊古居、古棧道等,有古韻也有新意。一定要摒棄古人作品複製的陋習,努力賦予時代生活氣息。
例如欣夫畫魚,嬉戲游弋,不盡順暢,還有畫家賦予它的“擬人化情趣”。魚在水中的愜意、快樂、無憂無慮,正是廣大民眾享受改革、開放以來幸福生活的寫照。誠然,這個探求之路還長得很,他不會停滯不前的。
“順其自然,必有自我”是欣夫的人生格言,也是藝術格言。其中的撞擊、磨合、重鑄、去蕪存精是非常艱苦的,也是幸福的——藝術家的追求是無止境的,不斷地否定自我,就必然會出現嶄新的自我……明天會更美好。“必有自我”的作品才有藝術生命力,才能達到高境,超越前賢。
二零一一年六月寫於南京後潛研堂
(本文作者為西泠印社社員、著名藝術史論家)

神與景合 心與天游

——讀識盛欣夫的藝術世界
文/柯文輝
在孔方先生挺胸凸肚向道德文化頤指氣使的年月,欣夫老弟是一位想雅起來的書畫家,達到了百折無悔的真摯。儘管他在我們泱泱大國不是飛得最高的大聞人。總在自強,一回回向雲頭搏擊。
他幾次對我說:“董其昌提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醫俗的惟一良方。我做得不夠,但會奮鬥到最後一息!”以俗自居,深知不足,顯然是自我較量的動力。
據我不全面的理解:讀萬卷書(包括畫)乃讀出古人寫書行路的感受;後者即直面人生,細細研讀社會大自然,把握特定時空中不同人物情感發展的章法,以及表情、手勢等見之視覺的形體話語。這些均是永遠讀不畢業的活書。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整體。對此興味枯涸,藝術生命即成無源之水,無根之樹。善讀書者得意忘形,跳出前人腳印,開自己新程。善行路者努力開掘真景的不似之似,滲入全新角度所得到的情緒化心象,加以獨創。否則抄襲山川,亦非藝術。讀與行為了升華眼、手、腦,戰勝局限,發掘潛在才氣。從藝術史角度總結,過來人大抵都有經受過三種境界:
覓圖天應窄,窮搜海欲枯。帶著獵奇心理尋求他人未到的地方,層層去剝識生活,即器世界——物質層面;
將純粹客觀的萬事萬物皆烙有我的光色與內在韻律。神與景合,心與天游。即有情世界——屬於藝術層面;
以平常心觀平常人世間,無奇不凡,無凡不奇。忘了“獵”而奇撲面跑來,接應不暇。進而奇凡合一,無奇無凡。類似佛經上的正覺世界——哲理層面。但絕非說教,靠辯證判斷,積漸悟為“一旦豁然而通焉”的頓悟,對生命本質有補充前人的體驗。
鮮活紅塵,瞬息千變。走馬看花,下馬看花,放馬種花,人花合體,所得多少深淺各異。即是淺層印象,閉門造車者亦永無咀嚼機遇。咀嚼不僅僅為藝術提煉素材,而是更新舊我必由之路。
欣夫弟就是這般地擁抱西部的誘惑,三入“虎穴”,不僅豐富了作品,取得一群“虎”,比創作更緊要的是拓寬了耳目心胸,把若干江南文弱秀氣——部分陰柔之美抖落到大漠瀚海,雪峰草原,吸入大民族英風銳氣,高亢壯闊的陽剛之美。陶冶了膽識,磨糙了靈魂,獲得蛻變與再生的能源,一種永不滿足於昨天成就的求變激情,遠非幾幀字畫照片可以概括的內涵。莫怕膚淺,掛一漏萬,缺憾可以交給明天去充實。快些、更快些把圖相材料之外的觀感牢牢抓住,豐富文字,篩選、熔化、發酵、升騰、淨化,攝取石油般的新鮮血液,倒入內在巨爐,裂鑄為小小的火把,分贈有心有緣的兄弟姐妹。讓曾經頂禮西部的人詩夢重溫;可能成行者倚裝早發;無緣面對的坐游者跟我一樣分享精神的羹湯,陪你去雨後流著汗水閃著微光的石板路上,一起掬得幾抔凝重的歷史感,還有仙女般的雲峰,石雕般的苗寨,民謠中才有的神秘風習,坦蕩而深情的美麗人物。作一兩個月的無字詩人,馳騁玄想,拾掇藝海的貝殼。能將誘惑你的活東西轉播到一群人的歲月中去,便無愧為不亦樂乎的福人。
讀完手記與形象資料,背如針刺。我虛擲的大好韶光太多,筆又太貪睡,書稿中的大漠巨瀑雖然洗淨愚昧無所作為的愧怍,也多謝你猛擊一掌,喚醒我振作!自知成不了真材,總把期望寄托在朋友與來者身上。努力啊,兄弟!
我站在矮矮的香山之巔撕下一縷白雲,裹著我的掌聲借南去的第一陣春風寄給你,扎進你打磨後不傷元氣又相對完善的小書,添一段暗啞的序曲。一口吃不成胖子,還得接著吃下去,煉成紮實漢子。誘惑又在吹起畫角了,等著你更新的回聲……
(作者: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載於2005年5月21日《美術報》
(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資深藝術評論家)

盛欣夫的梯形人生

文/高貴娟
50%書法25%畫畫12%走走6%寫寫3%講講……
博物館籌建、美術館開館、書畫藏品拍賣會一個接一個……寧波的藝術似乎在一夜之間復甦,浙江是歷代名商的故鄉,也是文人輩出的土壤。與其說復甦,不如說是越來越多的人將眼光投注到這個領域裡來,因為歷代的文化人一直在默默耕耘著自己的土地,從來沒有因為被關注或不被關注而停止他們追求藝術的腳步。盛欣夫就是這樣的浙江文人之一,但他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的人生似乎不滿足一個圓滿的圓圈,而是把這個圓像分階梯一樣劃分成了幾個部分。正如他在他的旅行筆記《西部的誘惑》中自我簡介寫的:書之餘畫畫、畫之餘走走、走之餘寫寫,寫之餘講講。
俗語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盛欣夫除了主業書畫創作外,最大的愛好就是旅行,他孤身一人進西部,闖東北,游遍祖國大陸所有省、市、自治區;他走訪了40多個少數民族,總行程6萬餘公里;他拍攝照片6000多張,記下旅行日記50多萬字,被朋友親切稱為“獨行俠”。在盛欣夫的階梯里,旅行占據了他生活的12%。
生活多彩所以藝術多彩
本想和盛欣夫從藝術開始聊,可是話題一開,著實嚇了筆者一跳,盛欣夫的愛好真可謂豐富多彩,文學、詩詞、哲學、歷史、地質學乃至武術方面都有研究,他在旅行中能準確說出當地的地質年代,岩石構造等專業地理狀況;更讓人跌破眼鏡的是,武術方面盛欣夫甚至得過省太極拳比賽第四名的成績,說跌破眼鏡是因為省太極拳比賽第四名的成績實在很難與眼前文質彬彬的盛欣夫聯繫在一起。而盛欣夫對此的理解也格外獨特,他認為,人只有生活多彩,藝術才會更多彩。所以,他酷愛書法,創作國畫,但同時研究文學、詩詞、哲學、歷史,他希望他的創作不會像生活圈那么狹窄。
盛欣夫四處遠行,親身感受了祖國的地大物博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藝術境界。盛欣夫說,到了唐古拉山的人就不會再認為泰山宏偉,對山的概念都會有所改變,人總是要多走走,不然就如井底之蛙,不跳出井外,永遠不知道天會比井口大。所以他的草書大氣磅礴、勢不可擋。
不為藝術所累
盛欣夫,生長在文化之邦,2 年前從嘉興來寧波。他的願望是交寧波可交之友,認識寧波並為寧波所接納,因為落地生根的過程也是人生藝術的難得的經歷。盛欣夫認為人只有更好適應一個地方,才能在當地生活下來,也才能舒展自己,在舒展的狀態下發揮自己的最佳狀態,創造出最好的作品。
針對藝術市場狀態下的藝術品叫價競爭,盛欣夫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逢迎市場需求的藝術創作者就成了匠人,而做不了一個真正的藝術家。而真正搞藝術的人不能做匠人,每一種藝術形式都要有一種自己的理論在背後支撐著。而無數次的創作經歷正是在默默尋找這樣一種理論。
藝術創作之所以會覺得自己累正是為名利所累,藝術創作是表達和享受自己表達的過程,該是愉悅的,心胸開闊點,名利淡一點,更多角度、層面來面對自己的藝術創作,是最好的藝術生存方式。
盛欣夫的主要創作是書法創作,他認為書法創作除了更多的勤勞以外,更多的是一種自然的流露,因此對整個書法史都要有所了解,所謂融會貫通也是由此而生。他想在這條路上比別人走得更遠些。
56歲的盛欣夫單純生活在他多姿彩的書畫世界裡,10 月20 日,盛欣夫與兒子盛羽的“盛氏夫子書畫展”在寧波南苑飯店開展,吸引了眾多收藏愛好者前來觀展。盛氏夫子的展覽為寧波原創書法又添上濃重一筆。這如一束百合花,奉獻給寧波人民。
他的兒子盛羽,已是寧波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的講師,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兒子的畫風雖然與老子不同,然盛先生還是頗為得意。看來盛欣夫一切都很如意。
祝他的梯形人生步步如意!
載於06年春《陽光》雜誌(總第8期)

作品欣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