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丕華

盛丕華

盛丕華(1882-1961),曾任上海市副市長、市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任委員兼民建上海市委主任委員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盛丕華
  • 別名:原名沛華
  • 出生地慈谿駱駝橋
  • 出生日期:1882
  • 逝世日期:1961
  • 職業:曾任上海市副市長
簡介,履歷,抗戰前,抗戰後,革命生涯,

簡介

原名沛華,出生於慈谿駱駝橋餘三村(今屬浙江鎮海區駱駝鎮)一店員家庭,家境貧寒。少年時在家鄉就讀私塾。1895年去上海學業,先入寶成銀樓當學徒,繼進恆興錢莊當跑街,三年後轉至新寶成銀樓當賬房助理,以後又轉任慶大洋貨號、大豐洋貨號賬房。因受維新思潮影響,此時的盛丕華常能關心國家大事,並以振興中華激勵自己。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參加反對將滬杭甬路權讓予英國的保衛路權運動,組織浙江旅滬學會。

履歷

抗戰前

辛亥革命後,孫中山為募集軍費,擬在上海開辦交易所。盛丕華上書孫中山,並受孫的接見。1914年任寧紹輪船公司監察人,公司總經理虞洽卿低價承購公司的甬興輪後高額轉租外商,坐獲厚利,他提出訴訟,迫使虞將甬興輪歸還公司。1920年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成立,盛出任常務理事,並被推為主管會計。此後歷任上海總商會會董、上元企業公司經理,在上海、武漢等地經營證券物品交易和房地產業。與此同時,盛也參與買空賣空的投機活動。1924年投機失敗,負債累累,被迫避走武漢。到漢後,盛任漢口中中國銀行行長洪苓西的秘書。後來他又轉入洪的開明公司任職,經營花紗布、絲麻的貿易,獲利頗豐。此外,盛還投資五埠地產公司,經營房地產買賣。1930年盛回到上海,重返交易所任常務董事。此時他還與他人共同投資中一銀行,被選為董事。
1934年在上海組織愛國團體“中社”,出版《新社會》半月刊,宣傳抗日,後遭查封。
1937年抗戰爆發,國共兩黨再次合作。盛積極動員家眷將金銀飾物捐獻國家,支援抗戰。此一時期,他同謝繩祖合作,從德籍猶太人手中盤進開美科製藥廠經營生產藥片、針劑,稍後受日商干涉,經營房地產。不久上海陷落,新亞飯店原職工生活發生困難,張澹如張靜江之弟)出資要盛籌設紅棉酒家。盛精心策劃,於1939年10月開張,並出任董事長。該店既是飯店,也是甬商總會巨頭進行星期聚餐的場所。後來一些進步民主人士也參與進來,政治氣氛漸趨濃厚。

抗戰後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參加民主建國會,任常務理事,改紅棉酒家三樓為“紅樓”,供民主人士活動,成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工商界人士參加民主運動的重要場所。1946年6月23日,上海各界10萬多人舉行反內戰遊行示威,他與馬敘倫等11人被推為代表,赴南京請願。至南京下關車站,馬敘倫等遭特務毆傷,他受權發表聲明,引起中外人士共鳴。經過這一次鍛鍊,盛丕華的政治立場進一步堅定。與此同時,盛丕華繼續從事經營活動,除了繼續任職上元企業、開美科藥廠外,還先後擔任偉大罐頭食品廠常務董事、東南商業銀行董事、中信銀行董事長等職。1949年平、津解放後,離滬轉道香港至北平。3月25日參加解放軍入城儀式,4月15日參加毛澤東召集的工商界人士座談會。6月返回上海,籌建上海市工商聯合會。9月赴京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推為大會主席團成員,繼參加開國大典。後歷任上海市副市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並任中國民主建國會副主任委員和上海分會主任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副主席全國及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副主任委員。1956年帶頭參加私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病逝於上海,享年79歲。

革命生涯

1882年3月29日,盛丕華出生於鎮海駱駝橋廟跟盛家。盛丕華的童年是在鎮海的一家私塾就讀,7歲那年,因父去世,去寧波的一親戚、知名商人費家為表兄伴讀。由於家境不佳,14歲那年,盛丕華來到上海,在費家開設在上海小北門的寶成銀樓做學徒。不久被提升為南京路新寶成銀樓做司帳,繼而到慶大泮華號任司帳,後又到大豐洋布號任司帳。十幾年中,幾次調換工作,使盛丕華對各行業務更為熟悉,尤為重要的是結識了不少商界人物。
1907年,江浙兩省各界人士為反對英帝國主義從清朝統治者手中攫取我國滬杭甬鐵路權,掀起了反對收歸國有、保障路權的民眾運動。次年,盛丕華和一批同鄉組織浙江旅滬學會,並向英帝國和清朝統治者抗爭。當時,上海總商會為官僚盤踞,外商從中漁利很多,民眾很不滿意。為了表達國家民族利益受到損害的憤懣之情和正義感,1910年,盛丕華和一些年輕的商界人士發起組織了“商業研究會”,與上海總商會對抗。“商業研究會”為維護民族資本正當利益,積極抵制帝國主義在華特權,為國家和社會挽回了巨大損失。
1920年7月1日,盛丕華首次與同鄉虞洽卿等人創建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而實際上交易所是孫中山為籌集革命經費而建。可見盛丕華在當時已經利用自己的身份,在為國家的存亡貢獻力量。同年8月,盛丕華當選為上海總商會會董,一躍成為上海工商界有地位的上層人物。此後,盛丕華又吸收了一批“新學之士”的新進人物入會,上海總商會也真正向“革命”前進了一大步。
此後的1924年,盛丕華任中國銀行漢口分行行長洪苓西的秘書,並與張澹如等合夥創辦武埠地產公司,經營房地產業務。1930年,盛丕華從武漢回到上海,次年任東南信託公司董事,中易信託公司董事。1932年又任恆盛煤行董事長。
盛丕華不僅是上海商界領袖,更是一個愛國者。1931年“九一八”事件前夕,當時民族危機日益深重,民生凋敝,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富有愛國主義思想和正義感的盛丕華,一方面為當局的腐敗無能而痛心疾首,一方面為事業“無成”而慚愧。“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要為挽救國家前途、改造社會貢獻力量的思想在他心裡堅定起來了,盛丕華積極投入愛國抗日運動。《新社會》發刊的第三個月,即逢“九一八”事變,半年後,又逢“一二八”之災。山河變色,國勢更危。盛丕華的愛國之心更切,在這種情況下,中社應運而生了。
1934年,盛丕華與在上海的李孤帆、俞寰澄等工商、知識界有志之士一起組織“中產階級”的團體,取名中社。中社有專門的會所,經常組織學術講座、旅遊、參觀以及公益等各項活動。並出版社刊《新社會》半月刊。《新社會》半月刊和中社的講座,都以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抨擊不抵抗政策為主要內容,中社的性質發生了巨大轉變。
當時馬寅初章乃器巴金胡適之等都在該刊發表文章,該刊從1935年第八卷第三期起,通過盛丕華的關係,由盛丕華之子接手,承擔編輯發刊全責,把該刊原來標舉的“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社會”的使命,更為明白積極地推向宣傳抗日救亡,號召“為著光明的新社會,快把鬥爭來展開”。
盛丕華和兒子都是中共的親密夥伴。早年,盛康年就與中共地下黨組織接觸,抗日戰爭爆發後一直在上海為抗日救亡工作奔走,抗戰初期他赴武漢擔任青年救亡協會工作,並為報刊撰文宣傳抗戰。他的活動受到了其父盛丕華的影響。1939年,張澹如在上海延安東路西藏路口的寧商總會會所內開設“紅棉洒家”,盛丕華一直擔任董事長職務。
抗戰勝利後,一直憧憬國家富強民主、社會進步繁榮的盛丕華在上海帶頭參加民建會,展開了他生活中的新的一頁。盛丕華利用紅棉酒家為場所,做好相關工作,後來,紅棉酒家場地日見擴充,內容也日益轉向民主進步活動。此時,盛丕華將紅棉酒家改為“紅樓”,專供民主進步人士活動之用,還經常邀請進步學者如馬敘倫、金學成、孫曉村等人來演講,講析政治時事信息,議論民主和平問題。
1946年6月,內戰更為嚴重,民族經濟危殆。國民黨挑起全面內戰,激起全國人民抗議。這時,在中共上海地下黨組織支持下,民主促進會、民主建國會等人民團體聯合會,推派盛丕華、馬敘倫等10人組成“和平請願團”,於6月23日赴南京向國民黨當局請願,呼籲和平,反對內戰。不料當天下午7時到達南京下關車站時,就遭到偽裝成難民的國民黨特務的圍困毆辱,馬敘倫等代表被打傷。通過下關慘案,盛丕華對中國共產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信任。他親眼看到就在慘案發生的當夜,中共周恩來、董必武、滕代遠、鄧穎超等同志親到醫院慰問。
第二天晚上,周恩來在梅園新村設宴招待請願團全體代表,還為代表們作報告,分析形勢,闡明中共方針,揭示新中國光明前途,指出民主人士前進方向,盛丕華受到莫大鼓舞。1948年,中國共產黨在紀念“五一”勞動節之際,發出在解放區召開新政協,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盛丕華在上海參加民建會議,一致回響共產黨號召,拋棄中間立場,站到中國共產黨一邊,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解放前夕,民建成員處於白色恐怖之下,在中共地下黨的安排下,盛丕華、黃炎培等人於1949年3月來到嚮往已久的解放區。25日又來到北平,受到中共領導人的熱烈歡迎。期間,毛主席專約盛丕華等人談話,勉勵他們為解放上海效力。
當時盛丕華就提議:要借鑑人民解放軍解放天津在住宿問題上的經驗和教訓,解放軍進上海不住民房。中共聽取了此建議。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軍解放上海時,上海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樣一個畫面——解放軍不住民房,全體在馬路上露宿。這個決策使上海這座國際性大城市完好無損地回到人民手中。
6月份,盛丕華回到上海。回滬後,盛丕華籌備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直至1951年成立。盛丕華從1949年8月起直到1961年,主持上海市工商聯工作十餘年。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盛丕華攜夫人欣然去北平參加。會議期間,盛丕華被推為大會主席團成員。10月1日,盛丕華登上天安門城樓,迎接新中國的成立。1950年,周恩來提議盛丕華為上海市副市長。經過選舉,盛丕華當選為新中國上海市第一任副市長之一。盛丕華歷任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屆全國政協常委,華東行政委員會副主席,並任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副主任委員,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任委員。民建上海市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工商聯主任委員等公職。
1953年,時任上海市副市長的盛丕華,勸說舊上海幫會頭子黃金榮坦白交代罪行,黃金榮的自白書公布於報刊,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期間,盛丕華在黨的領導下,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恢復國民經濟和建設新中國事業中去。解放初期,他積極聯繫和組織民建會員、工商界人士發展生產,恢復經濟。為了回響抗美援朝號召,組織上海工商界一舉捐獻了270架飛機。1956年,提交公私合營申請書,這是一件震動海內外的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為實現社會主義改造邁出了重要一步。
1961年2月8日,盛丕華因患胃癌,醫治無效,病逝於上海華東醫院,享年79歲。上海各界隆重舉行追悼會,中共中央派人送了花圈並講話。1986年,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在萬國公墓為其重建新墓,1987年新墓建成,上海各界人士300多人參加了紀念儀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