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屬

盂蘭屬

盂蘭屬(學名:Lecanorchis Bl.)是蘭科下的一個屬, 腐生草本。根狀莖圓柱狀。莖纖細,近直立,疏生鱗片狀鞘,無綠葉。子房頂端與萼片基部間有1個杯狀附屬物(副萼)。約10種,分布於東南亞至太平洋島嶼,北達日本及我國南部。我國5-6種。我國分布種,皆列入《國家第二批重點保護植物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盂蘭屬
  • 學名:Lecanorchis Bl.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微子目 
  • 蘭科
  • :盂蘭屬
形態特徵,種類範圍,代表物種,下屬物種,

形態特徵

腐生草本;根狀莖圓柱狀,細長,稍堅硬或近肉質,分枝或不分枝。莖纖細,近直立,分枝或不分枝,疏生鱗片狀鞘,無綠葉。總狀花序頂生,通常具數朵至10餘朵花;花苞片小,膜質;花小或中等大,通常扭轉;在子房頂端和花序基部之間具1個杯狀物(副萼),杯狀物上方靠近花被基部處有離層;萼片與花瓣離生,相似;唇瓣基部有爪,通常爪的邊緣與蕊柱合生成管,罕有不合生,上部3裂或不裂;唇盤上常被毛或具乳頭狀突起,無距;蕊柱較細長,向頂端稍擴大,略呈棒狀;花葯頂生,2室;花粉團2個,粒粉質,無花粉團柄,亦無明顯的粘盤。

種類範圍

全屬約10種,分布於東南亞至太平洋島嶼,向北到達日本和中國南部。中國有5或6種。

代表物種

盂蘭LecanorchisjaponicaBl.
植株高達33厘米;根狀莖肉質,粗5-6毫米。莖纖細,帶白色,但果期變為黑色,中下部具4枚鞘;鞘膜質,圓筒狀,抱莖,長5-7毫米。總狀花序頂生,長4-5厘米,具3-7朵花;花苞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 5-3毫米;花梗和子房長1. 4-2厘米,纖細;花被下方的杯狀物 (副萼) 高0.8-1毫米,寬約1毫米,有6枚齒;萼片倒披針形,長12-13毫米,上部寬2-2. 5毫米,先端鈍;花瓣與萼片相似;唇瓣基部有爪,爪的邊緣與蕊柱合生成管,管長3. 5-4毫米;離生部分近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8-9毫米,3裂;側裂片半卵形;中裂片寬橢圓形,長約3毫米,寬約4毫米,邊緣皺波狀並有缺刻,上面疏被長柔毛;唇盤上亦疏被長柔毛,但在靠近中裂片基部處毛較密;蕊柱長約7毫米,頂端略擴大。蒴果直立,圓筒形。花期5-7月。
盂蘭盂蘭
產福建北部(武夷山)、湖南西南部(通道)。生於林下,海拔約850-1000米。日本也有分布。
全唇盂蘭LecanorchisnigricansHonda
植株高25-40厘米,具堅硬的根狀莖。莖直立,常分枝,無綠葉,具數枚鞘。總狀花序頂生,具數朵花;花苞片卵狀三角形,長2-4毫米;花梗和子房長約1厘米,紫褐色;花淡紫色;花被下方的淺杯狀物(副萼)很小;萼片狹倒披針形,長1-1.6厘米,寬1.5-2.5毫米,先端急尖;側萼片略斜歪;花瓣倒披針狀線形,與萼片大小相近;唇瓣亦為狹倒披針形,不與蕊柱合生,不分裂,與萼片近等長,上面多少具毛;蕊柱細長,白色,長6-10毫米。花期不定,主要見於夏秋。
全唇盂蘭全唇盂蘭
產福建中部至南部(永安、上杭、南靖)和台灣北部。生林下陰濕處,海拔不詳。日本(包括琉球群島)也有分布。

下屬物種

下列為我國分布種,皆列入《國家第二批重點保護植物名錄》:
全唇盂蘭Lecanorchis nigricansHonda.
寶島盂蘭Lecanorchis cerinaFukuyama
盂蘭Lecanorchis japonicaBl.
多花盂蘭Lecanorchis multifloraJ. J. Smith
台灣盂蘭Lecanorchis taiwanianaS. S. Ying
灰綠盂蘭Lecanorchis thalassicaT. P. Lin
檢索表
#跳轉號原始索號描述中文名拉丁名
1
1
唇瓣不裂,寬約1.5毫米,無毛萼。
Lecanorchis nigricans Honda
2
1
唇瓣多少3裂,寬超過3毫米,具毛。
3
2
唇瓣近頂端略3裂,唇盤中部至下部具毛。
Lecanorchis taiwaniana S. S. Ying
4
2
唇瓣中上部明顯3裂,中裂片上具毛。
5
3
總狀花序具13-21朵花;萼片長9-10毫米。
Lecanorchis multiflora J. J. Smith
6
3
總狀花序具3-9朵花;萼片長11-25毫米。
7
4
萼片長11-14毫米;唇瓣中裂片被疏毛。
Lecanorchis japonica Bl.
8
4
萼片長18-25毫米;唇瓣中裂片被密毛。
9
5
花灰綠色,具黃邊,通常不張開。
Lecanorchis thalassica T. P. Lin
10
5
花黃白色,通常張開。
Lecanorchis cerina Fukuyam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