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排殼菌

皺排殼菌

皺皮菌(Ischnoderma resinosum),屬彩孔菌科一種,是木棲腐生的中大型菇類。該菇類生長於如台灣等地之低中海拔林區,生長期間約是在春夏兩季之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皺排殼菌 
  • 拉丁學名:Dimeromyces rugosus
  • :真菌界
  • :蟲囊菌目
物種信息,分布範圍,形態描述,寄 主,突出特徵,

物種信息

編 號:86
中 文 名:皺排殼菌
定 名 人:Thaxter
參考文獻:Proc.Amer.Acad.Arts Sci.55:245,1920; Mem.Amer.Acad.Arts Sci.14:359,1924.Terada,Trans.Mycol.Soc.Japan 17:26,1976.

分布範圍

中國、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

形態描述

雄體近直,小,除足細胞黑褐色外,其他部分均近無色透明至淡棕色,自足細胞至初生附屬枝頂,長94.3μm,至最頂複合雄器頂部,長84.0μm。足細胞較大,近倒圓錐形,13.2×7.6μm。子層托由3個細胞近45°斜相疊組成,長45.7μm;基細胞近三角形,26.5×6.6μm,1/3處最寬,自此向上、下逐漸變窄;中間的細胞平扁,比基細胞小,7.3×20.6μm;頂細胞近圓柱形,長為寬的近2.5倍,22.8×7.3~9.6μm,細胞頂著生一簡單初生附屬枝。附屬枝由數個細胞組成,頂端易殘斷,簡單,直,基細胞與子層托頂細胞大小、形狀近相同,兩者之間近水平相連線。複合雄器常2個,近直,瓶狀,29.4~36.8×10.3~13.2μm,自子層托的中間細胞和頂細胞同側向上斜長出,離生;複合雄器由單個柄細胞、3個基細胞和3個產精子的雄細胞組成;複合雄器頸部較短,長約10.3~11.7μm。 雌體較雄體大,近直,大部分呈棕褐色,自足細胞至子囊殼頂,長201.5~255.1μm。足細胞較大,黑褐色,近倒圓錐形,15.1×10.8μm。子層托近三角形,36.8×43.3×54.1μm,由4個細胞近45°斜相疊組成;基細胞近三角形,35.7×13.0μm,1/3處最寬,自此向上、下兩端逐漸變窄;亞基細胞平扁,比基細胞小,5.4~8.6×26.0μm;第3個細胞形狀與亞基細胞相似,但較小,6.5~9.7×22.7μm;第4個細胞長為寬的近2倍,24.9×10.8~15.1μm,細胞內側著生一小、近卵圓形的細胞,10.8×5.4μm,此細胞有時被一子囊殼所替代,細胞頂著生一簡單、直的初生附屬枝。初生附屬枝長一般不超過子囊殼頂部,基細胞長為寬的2倍,24.9×15.1μm,與子層托的第4個細胞兩者之間近水平分隔。次生附屬枝直,簡單,由6~7個細胞組成,著生在子層托亞基細胞一側,其基細胞比初生附屬枝基細胞長,33.5×8.6~11.9μm,各細胞自下向頂,逐漸變短小。子囊殼著生在子層托第3個細胞外側,直,近對稱,長為寬的4~5倍,137.7~198.9×30.6~43.3μm,中間兩側向外圓凸,基部和頂部兩端逐漸變窄,除頂部和基部少部分外,其他部分均具細密的皺紋,子囊殼頂具一對側生的微小突起。

寄 主

寄生於光滑裸舌甲◆Leiochrodes glabratus(Walker)(Coleoptera,Tenebrionidae)的鞘翅上。台灣台東,1972.Ⅷ.4,Terada,K-T 253,254,255,256。

突出特徵

本種的特點為子囊殼具細密的皺紋,其頂部有一對微小的突起,易與本屬其他種相區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