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氏菊頭蝠

皮氏菊頭蝠

皮氏菊頭蝠(學名:Rhinolophus pearsonii ),是菊頭蝠科菊頭蝠屬的動物。

皮氏菊頭蝠體型中等,從側面觀連線突先端低圓,與鞍狀構造間無凹缺,從前面觀鞍狀構造前狹後寬但前後部兩側各自平行。

皮氏菊頭蝠棲息于海拔1200-2000米的山洞中,為群居生活,捕捉昆蟲為食。

皮氏菊頭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皮氏菊頭蝠
  • 拉丁學名:Rhinolophus pearsonii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翼手目
  • 菊頭蝠科
  • 亞科:菊頭蝠亞科
  • 菊頭蝠屬
  • :皮氏菊頭蝠
  • 亞種:2亞種
  • 分布區域:中國、印度、緬甸、越南、泰國、馬來西亞
  • 命名者及年代:Horsfield,1851
  • 保護級別:無危(LC) IUCN標準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資源價值,

形態特徵

皮氏菊頭蝠體型中等大小、馬蹄葉寬大,覆蓋上唇,其寬度均為10.3(10-10.5)毫米,兩側小副葉退化,鞍狀葉前部窄,後部寬,但兩部各自平行,連線突先端低圓,與鞍狀構造間無凹缺,頂葉較高,先端漸尖呈楔狀。翼膜起於脛基,呈褐色,翼幅290-310毫米。第3、4、5掌骨依次增長,股間膜後端較平不突出。
皮氏菊頭蝠體毛長而柔軟,背毛長約12毫米,呈棕褐色或暗褐色,毛基逐次呈淺沙灰色,下體胸毛長約11.5毫米,較上體淺,幼體毛帶藕灰色。
皮氏菊頭蝠前頜骨為軟骨,一對小門齒著生於上,鼻骨突起呈泡狀,額骨背面之“V"形骨嵴在眶間區前部相會,向後與發達的矢狀嵴相連,枕部人字嵴較發達。
皮氏菊頭蝠上頜第1前臼齒位於齒列之中,第2前臼齒髮達,其齒峰高於臼齒。下頜第2前臼齒極小,位於齒列軸之外,故第1與第3前臼齒相接觸。

棲息環境

皮氏菊頭蝠棲息于海拔1200-2000米的山洞中,洞道不深,約40-50米,進洞可見微弱光線,洞內碳酸鈣沉積形態結構複雜,洞口周圍常有闊葉林或灌叢。

生活習性

皮氏菊頭蝠為群居生活,常十餘個至幾十個不等共居一山洞,但均分別獨自懸掛於岩壁或洞頂。比較機靈,一有干擾,隨即飛出洞外。常與蹄蝠、鼠耳蝠、折翼蝠等共棲,冬眠時也有單一種群棲居於水洞的,息止時常成片或成行倒掛於岩壁上,並以翼膜覆裹身體,棲息高度一般2-4米。傍晚出洞覓食,捕捉昆蟲,尤其嗜食蚊類,腸長約為體長的2.6倍(2.4-3.1),胃內容物為蚊、鱗翅目昆蟲及少量未消化的鞘翅。

分布範圍

皮氏菊頭蝠在中國以內分布於陝西、四川、雲南、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廣東、廣西。中國以外分布於印度、緬甸、越南、泰國、馬來西亞。

繁殖方式

皮氏菊頭蝠在秋季或初冬交配,出眠後產仔,每胎1仔,重7克,前臂長29毫米,幼仔要發育到次年秋季始達性成熟。

亞種分化

皮氏菊頭蝠2亞種
中文名拉丁學名命名者及年代
1
Rhinolophus pearsoniipearsonii
Horsfield,1851
2
皮氏菊頭蝠中華亞種
Rhinolophus pearsonii chinentis
Andersen,1905
(以上內容來自:)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皮氏菊頭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

皮氏菊頭蝠普遍和廣泛分布的在南亞北部、東南部和中部,中國和東南亞大陸的大部分地區,沒有這個物種作為一個整體所面臨的主要威脅,但受棲息地破壞的影響,局部地區種群數量下降。

資源價值

皮氏菊頭蝠捕食昆蟲,尤其嗜食蚊類,屬益獸。糞便能入藥,也能作肥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