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調

百調也稱“北調子”,民間俗稱“糠窩窩”。主要流行於濮陽一帶。是柳子戲的一個支流。它是在元、明、清流行於中原的俗曲小令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戲曲劇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百調
  • 也稱:北調子
  • 俗稱:糠窩窩
  • 流行:濮陽一帶
歷史形成
百調在河南的演變發展情況,未發現有文字記載,據老藝人講,最初沒有動作表演,只唱曲。清嘉慶元年(1796),有一個法號普進的和尚,來到濮州(今范縣濮城鎮)北關,成立百調玩友班收徒傳藝,知名藝徒有王心平、劉玉吉、趙士忠、余洪魁等,曾演出《三義碑》、《黃秀娘游寺》等劇目。清同治年間,濮州城鄉出現了唱百調熱,逢年過節聚會演出,頗受民眾歡迎。常演劇目三十餘出,如《鞭打蘆花》、《張達德游寺》、《秦英掛帥》、《改金牌》、《趙匡胤坐監》等。同治十年(1871)普進和尚圓寂,其弟子分別收徒創班,其中王心平百調班影響最大,所收弟子丁新志、邢德功、郭偉清、羅稼和、金昭松、劉大山等均名重一時。同治十二年清豐洪寶仁以郭偉清為主組建了洪家百調班,主要演員有花臉宋西靈、紅臉十里轟、武生蓋山東、文生夏慶嶺、鬚生王拜環等。名角眾多,行當齊全,技藝精湛,為百調在河南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洪家百調班的影響下,清豐縣范石村、白馬楊、夏固、韓村集、楊橋等十餘村,也先後成立百調玩會班,進行業餘演出。光緒初年,濮陽一帶“春夏大旱,秋飛蝗,牛病瘟,黃河決堤”(《濮州志》),藝人為謀生計,“跳班”四散。丁志新的弟子張春榮、張春興去了山東漁台曹莊,張春花、張春來去了曹州(今山東菏澤)。光緒中期濮州經濟好轉,百調又復盛行,廟會唱戲,慶喜祝壽,都少不了百調。民間百調職業班相繼興起,如濮州丁志新班,台前張家班等。演出劇目一百餘出,如《小指戲》、《郭巨埋兒》、《馬前潑水》、《大香山》、《對金抓》等。清末民初在濮陽一帶的村鄉又相繼辦起一些百調班社,以清豐縣白馬楊村楊春田窩班較有影響,培養出一批好演員,被民眾稱為白馬楊班。抗日戰爭爆發後,清豐、南樂、台前等縣的百調班幾乎全部輟演爆班,至1949年所存的班社已寥寥無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清豐縣白馬楊百調班,更名為民生劇社,到山東邀請名藝人郭文卿、郭明常、任新芳等搭班。1953年,清豐縣人民政府確定其為職業劇團。同時採取以團代校的辦法,招收學員,培養了一批演員。1955年正式命名為清豐縣光明劇社第七團,後更名清豐百調劇團。1956年參加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加工整理的傳統劇目《李三娘》,獲多項獎。六十年代改清豐百調劇團為清豐縣柳子戲劇團。“文化大革命”中,三起三落,備受挫折。延傳五代的台前縣張村張家百調戲班,也被迫散班。百調從此一蹶不振。1978年,經清豐百調藝人多次努力,得以恢復清豐縣柳子戲劇團,並培養了一批青年演員。1979年到省會鄭州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他們編演的現代戲《荷花》,受到好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