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佳超級廣場

百佳超級廣場

百佳超級市場(PARKnSHOP,1973年—)是和記黃埔旗下屈臣氏集團的連鎖超級市場1973年香港成立。現時在香港澳門中國大陸有超過260家分店,其中逾50家為超級廣場及購物廣場,占全港超級廣場總數超過70%。員工總數約9000名。百佳與惠康兩大連鎖超級市場集團共占據香港超過8成的市場占有率。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百佳超級廣場
  • 外文名稱:PARKnSHOP
  • 成立時間:1973年
  • 員工數:約9000名
市場歷史,市場分店,爭議事件,

市場歷史

1984年,百佳於廣東深圳開設中國大陸第一間分店,成為中國大陸第一間外資零售店。為了與家樂福抗衡,百佳於1996年1986年黃埔花園第2期錦桃苑之店鋪遷往第12期銀竹苑並開設了全港首間超級廣場。其後,又於2002年將新都城的開設全港首家的購物廣場。
百佳於1995年創立兩個專有品牌─“百佳牌”和“超值牌”售賣日用品。
1996年,百佳在黃埔花園開設全港首間超級廣場 (superstore) ,占地達45,000平方呎,將西方的超市概念與傳統濕貨街市合而為一,並在全球各地搜羅各式各樣的貨品,併兼售新鮮蔬果、活魚海鮮、以至燒味、滷味等傳統中式美食。
1998年,百佳推出“新鮮衛生檢定計畫”,在港設立首間食品安全化驗所,其後又成立食品衛生檢定學堂,為員工和供應商提供相關培訓。另更斥資3000萬美元,興建亞洲首座有多重溫度控制的電腦化分銷及處理中心。
2002年,百佳在將軍澳新都城開設全港首創的購物廣場 (Megastore) ,占地達72,000平方呎,為顧客提供現代化的一站式購物服務。除新鮮食品和糧油雜貨,購物廣場還供應各式各樣的日用品,包括床單、毛巾、廚房用具、玩具、時裝、最新的唱片、電影影碟、藥房及電器等,將同集團之公司屈臣氏及豐澤的產品帶入其中。其後於2003年將其中2間百佳分店升格為購物廣場(當中包括新元朗中心及嘉湖銀座分店);後來於2007年10月,將嘉湖銀座分店再裝修,改為超級廣場,並把小部份分拆成多間店鋪。
2004年11月起,百佳將又一城分店更改為新品牌taste,針對中檔市場而設。其後於2006年5月起至2008年11月將其中7間的較高檔次百佳分店轉換為taste的品牌,包括東薈城、赤柱廣場、合和中心、青衣城、奧海城二期、新都會廣場及屯門市廣場二期);此外,於2007年12月於坑口東港城前吉之島原址,部份被開闢作taste的超級市場。另亦將太古廣場的百佳超級市場改名為“Great”,走高檔路線。
2006年12月,百佳將位於跑馬地及金鐘廊的分店更改為“International by PARKnSHOP”,定位為“國際化的生活概念店”,以售賣來自世界各地的日常貨品為主,當中包括環保產品及有機食品。除了跑馬地分店,位於上環皇后大道中的福升閣數碼港分店及北角港運城換上“International by PARKnSHOP”的名字。2007年末深井分店進行重新裝修,2007年11月完工,其後分店亦換上“International by PARKnSHOP”的名字,成為新界首間及暫時唯一一間用“International”作名字的百佳超級市場。
2007年1月9日,百佳、taste、Gourmet及Great共超過220間店鋪,推出一個名叫易賞錢的會員優惠計畫,吸引更多市民購物。
2007年10月起,百佳將杏花新城分店翻新及分拆,其中一部份分拆為新品牌Living Ideas(新舍意),提供各式各樣的家居用品,包括床單、毛巾、廚房用具、玩具、及XBOX 360遊戲機等。其後於2008年8月將馬鞍山廣場分店翻新及其中一部份分拆為Living Ideas(新舍意)的品牌
過去10年,百佳超級市場於華北、華南、香港和澳門等地設有約260間分店。
早年百佳集團曾開設多間24小時營業的便利佳,以抗衡7-11及OK等便利店,現時只剩下尖沙咀漢口道及觀塘市中心設有便利佳。

市場分店

百佳超市在台灣
1990年代初期,在港資惠康超市發展在台灣業務的初期,香港的另一個超市龍頭——百佳超市亦曾進軍台灣,全盛時期曾經開到近四十家分店,但後來無法因應台灣市場的激烈競爭,而宣布撤收,關閉其在台灣所有直營分店,並將其合併到另一個在台灣的關係企業屈臣氏之下。
百佳超市在澳門
1990年代末,百佳開始進軍澳門市場,於澳門半島的黑沙環區開設第一間分店、數年後再於氹仔花城區開設第二間更大型的分店,成為澳門首間同時提供海鮮、蔬果等新鮮食品的零售商戶。
近年澳門經濟好轉,社會急速發展、市民消費力增強,百佳於澳門半島各區增設新店。
澳門半島分店:龍園分店、信達廣場分店、信和廣場分店、連勝馬路分店、海名居分店
氹仔離島分店:花城分店
(澳門區分店遠少於對手來來超級市場。)

爭議事件

油魚標籤問題
2007年1月,香港百佳超級市場被媒體揭發以“藍鱈魚”、“鱈魚(油魚)/codfish(OILFISH)”等名義出售價錢比鱈魚低7倍的油魚(學名為“異鱗蛇鯖”及“棘鱗蛇鯖”)的急凍魚柳[2][3]。
多名消費者投訴,指食用百佳出售的急凍鱈魚柳後感到不適,出現肚瀉及排油現象。百佳指稱,“油魚”為“鱈魚”的一種,事件亦不涉及品質和安全問題。但當局指出,“油魚”與“鱈魚”是不同種類[4],油魚亦含有人體不能消化的蠟酯,部分人士吃後可出現腹瀉[5]。事實上,日本、義大利已有法例禁止油魚入口,澳大利亞亦不準食肆出售油魚。
政府正跟進百佳是否使用失實標籤及違反商品說明條例,並建議飲食業,不應烹調這些魚類供市民食用。百佳則反駁指急凍鱈魚柳的包裝上已印有警告字句,而貨源地印尼簽發的衛生檢定證明書上亦指魚類為“鱈魚”,不過百佳卻未能提供所有鱈魚產品證明書,及解釋為何在出售產品近半年後,才在產品加上標籤提醒市民食用後可能肚瀉。不少學者及市民都不滿意百佳的解釋,以及不滿意食物安全中心在接獲投訴後半年才公布問題以及禁止售賣油魚。此事亦揭發有部分零售商渾水摸魚以平價油魚充當貴价鱈魚。
2007年12月18日,油魚標籤事件結果,百佳罪成,罰款45000港元。
百佳停派膠袋
百佳超級市場曾經在2007年11月21日宣布不再免費派髮膠袋,並鼓勵顧客用環保袋。 如果顧客需索膠袋,百佳職員會建議他們每個膠袋捐款0.2元,用以支持環保。 百佳超市的說法是,希望透過不主動派髮膠袋,可以減少環境污染。顧客對此反應不一。但是,在11月25日,百佳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為理由,宣布該計畫結束,前後只經歷有5天而已。
冤枉顧客偷竊事件
2008年5月中旬百佳超級市場長洲分店誤將一名七旬婆婆“當賊辦”,指她在店內偷走兩條香蕉,後來證實百佳出錯,最後百佳向她當眾公開道歉。
2008年5月23日百佳超級市場馬頭角分店指一名女士偷香口珠,後來家人回家翻出購物單據才得以證明百佳出錯,百佳拒絕向她公開道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