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駒溝村

地處涼山腹地的冕寧縣白駒溝村位於孫水河北岸,轄一個居民組,三個農業組,有農戶273戶,耕地面積600餘畝,基本上是旱地,分布在白駒溝的三個山坡上,沒有水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駒溝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冕寧縣
  • 人口數量:847人
1987年以前,白駒溝人一年只能種一季玉米,遇到天旱多數無收,白駒溝人只能靠做小買賣和政府救濟度日。1987年以來,在政府和農業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針對當地生態條件,利用荒山荒坡種植桃樹。白駒溝人先後引進了北京24、北京33、白鳳、皮球桃、八月脆等中、晚熟品種在荒坡上發展種植。2000年在農業部門的指導下,推行了無公害栽培技術。2004年2月白駒溝被省農業廳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同年6月,產品通過農業部質量安全中心認證。由於白駒溝生產的桃果大、味甜、色澤鮮艷,引來了不少外地商販。特別是晚熟“八月脆”優勢最為顯著,平均單果重250克,最大果重可達900克,肉質細密而脆,較耐貯運,可溶固形物含量達18.4%,於8月中、下旬成熟。一到桃熟季節,瀘沽北街商販雲集,每天要發出十幾車鮮桃到各地銷售,形成了優質水果外銷賣好價、次等果品本地消費的銷售格局,外銷率達85%。
如今的白駒溝成了有名的桃花溝,桃花盛開時節,觀光遊覽的客人駱驛不絕。短短几年時間,白駒溝桃樹種植面積達1498.2畝(含開荒地),常年產量299.6萬公斤,人均純收入3000元,多數農戶過上了小康生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