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王

白馬王

白馬王是海峽兩岸民眾廣泛信仰和信仰歷史最久的道教神靈,是福州地方道教神仙信仰體系中從人到神的典型神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馬王
  • 類型:道教神靈
  • 地點:福州地方
  • 屬於:從人到神的典型神靈
簡介,來歷,

簡介

漢閩越王郢之三子白馬三郎,有勇力、善遊獵,遇大鱔害民,彎弓射擊,不慎人馬皆落入水中溺死。畲族信奉者普遍,逢村尾處皆建白馬王廟,農曆初一、十五供以香火,此俗今仍相沿。

來歷

在長期的信仰過程中,白馬王故事不斷演變和充實,展示了福州民眾崇尚英雄、征服大自然的精神追求,體現了福州道教包容融通、善造神靈的地方特色。宋梁克家編撰的《三山志》載:“善溪,沖濟廣應靈顯孚佑王廟,鼓山之北,大乘之南,山峽間有二潭,下潭廣六丈,深不可計。(註:距上潭五里。)昔閩粵王郢三子有勇力,射中大鱔於此潭,其長三丈,土人因為立廟,號白馬三郎。”並記載該廟唐宋間屢屢祈雨顯靈,官員推崇,朝廷加封,但當地百姓竟謬尊大鱔為神,地名鱔溪。宋淳祐八年(1248年)郡守陳塏祈雨後為正視聽,令縣令改名為善溪。《三山志》成書於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是福州乃至福建現存最早最完整的郡志,其關於鱔溪白馬王信仰典故的記載,當屬最早。這裡只記載了白馬三郎射中巨鱔,顯示神力,土人立廟祭祀,並沒有巨鱔為害民間和白馬三郎人馬以及隨從殉難的記載。
三百多年後明弘治年間黃仲昭編纂的《八閩通志·地理·山川·善溪》才出現白馬三郎人馬殉難的記載:“善溪,舊名鱔溪。在桑溪里鼓山之北,大乘之南山峽間,有二潭,下潭廣六丈,深不可計,距上潭五里。相傳越王郢時,溪有大鱔,長三丈。郢第三子號白馬三郎,有勇力,射中之。鱔怒,纏以尾,三郎人馬俱溺,邑人立廟祀之。”不僅增加了郢第三子射鱔時連人帶馬一起殉難的情節,還把“白馬三郎”土人立廟時加封的稱號,改為他生前原先就有的名號。為以後民間就此題材進行發揮想像,提供了空間。
明萬曆年間王應山編撰的《閩都記》、清代林楓編撰《榕城考古略》,沿襲《八閩通志》的說法,先後增加了大鱔“為民害”、“為閩害”的說法。清代乾嘉時期的小說《閩都別記》則有更豐富、生動的描述,白馬三郎不僅有名有姓,威名遠揚,還增加了豹害、鱔害和白馬三郎除害犧牲的情節,使英雄形象更生動豐滿。同時,將白馬三郎的名號來歷再改為“軍中號為白馬三郎”,以顯示其英武。由於小說流傳廣,民間的白馬三郎的形象和故事從此基本混同於《閩都別記》,與梁克家《三山志》記載相去甚遠。再加上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曾以“白馬三郎”為號,後人記載他“軍中號為白馬三郎”,死後也被尊為白馬王神靈,造成民間對此混淆不清,常鬧出“關公戰秦瓊”的笑話。
但是,民間的創造還不僅如此。清乾隆年間曾有戲劇《白馬尊王》,劇情雖然是描述白馬三郎鱔溪射鱔故事,但鱔魚精卻成了龍王之女石善公主的化身,與白馬三郎有前世姻緣,在搏鬥中同歸於盡後,成為神仙眷侶,三郎被封為白馬尊王,石善公主被封為英德夫人。因此,白馬三郎又有“白馬尊王”的稱號,以後許多供祀白馬三郎的廟宇就稱為白馬尊王廟,有的廟宇還配祀了尊王夫人神靈。
其後,福州民間又增加白馬三郎的隨從五大元帥、十八家將等同時遇難和遺物漂流成為神媒等情節,使福州一些廟宇有關神靈的歸宿蒙上神秘色彩。如台江瀛洲白馬王廟,就有白馬三郎的長靴從鱔溪漂流到台江瀛洲,被民眾撈起奉為神物的傳說,白馬三郎被奉為神靈,並享有“漢藩府廣應白馬王”的尊號(漢藩府指閩越王王族為漢朝藩屬)。晉安康山廟雖然沒有供祀白馬三郎,卻供祀了與其同時殉難的部將柳、何、王、鄧、陳五大元帥,並分爐到其他廟宇。因五大元帥神靈數量多,一些廟宇又只請走柳、鄧兩位威靈顯應的元帥為主神或配祀神。倉山三聖王廟,雖然主神仍是白馬尊王,但左右增加了據說是其結拜兄弟的康懿王、巡山王,故名三聖王,兩位兄弟的來歷與鱔溪的歷史記載無關聯。更為奇特的是,台江安淡民間傳說曾有名叫鄒文的御醫,也隨從白馬三郎遇難,死後成神並屢屢顯靈,被奉為醫官尊王,以後在安淡建廟供祀,香火鼎盛,成為福州惟一的醫官尊王廟。
隨著地方史志和民間傳說不斷創造,白馬王信仰內容不斷豐富,信仰系統不斷擴大,其上承漢閩越王信仰,下衍五大元帥等部屬神靈信仰,影響遍及福州地區城鄉各地,並隨著移民播遷到台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