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頂溪鴝

白頂溪鴝

白頂溪鴝(學名:Chaimarrornis leucocephalus)是雀形目鶇科的鳥類,體長約19厘米,是黑色及栗色溪鴝。頭頂及頸背白色,腰、尾基部及腹部栗色。雄雌同色。亞成鳥色暗而近褐,頭頂具黑色鱗狀斑紋。叫聲為甚哀怨的尖亮上升音“tseeit tseeit”。鳴聲為細弱的高低起伏哨音。

特徵為常立於水中或於近水的突出岩石上,降落時不停地點頭且具黑色羽梢的尾不停抽動。求偶時作奇特的擺晃頭部的炫耀。分布於中亞、喜馬拉雅山脈、中國;越冬至印度及印度支那。常見於中國多數地區和喜馬拉雅山脈的山間溪流及河流。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頂溪鴝
  • 拉丁學名:Chaimarrornis leucocephal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鶇科
  • :白頂溪鴝屬
  • 白頂溪鴝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VVigors, 1831
  • 英文名稱:White-capped Water-redstart
  • 英文名稱:White-capped Redstart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白頂溪鴝,雄性成鳥:頭頂至枕部白色;前額、眼先、眼上、頭側至背部深黑色而具輝亮;腰、尾上覆羽及尾羽等均深栗紅色,尾羽還具寬闊的黑色端斑;飛羽黑色;頦至胸部深黑色並具輝亮;腹至尾下覆羽深栗紅色。雌性成鳥:與雄鳥同色,但各羽色澤較雄體略稍暗淡且少輝亮。虹膜暗褐色;嘴、跗蹠、趾及爪等均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22-48g,♀27-40g;體長♂156-202mm,♀157-183mm;嘴峰♂11-15mm,♀11-15mm;翅♂86-106mm,♀81-102mm;尾♂70-94mm,♀67-84mm;跗蹠♂27-35mm,♀28-34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常棲于山區河谷、山間溪流邊的岩石上、河川的岸邊、河中露出水面的巨大岩石間,有時亦見於山谷或乾涸的河床上,在平原地帶很少見到。白頂溪鴝有垂直遷徙的習性,夏季棲息在較高的山地,秋冬季下到較低地帶,一般生活在海拔1800-4800米間。

生活習性

常單個或成對活動,有時也見到3-5隻在一起互相追逐。在岩石上活動或站立時,尾部豎舉、散開呈扇形,並上下不停地彈動。該鳥一般不太怕人,但當受驚時即快速起飛,順河川離水面高約1米左右飛去,飛行能力不強,飛不多遠就又落下,邊飛邊發出“唧”的叫聲,尾音拖得較長而音調亦稍高。在下午及陰天此鳥不太活動,有時伏棲在岩石或岸邊樹枝,不叫也不動地停留很久。啄食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半翅目、鱗翅目等昆蟲,大多為水生種類,併兼食少量盲蛛、軟體動物、野果和草籽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亞洲中部、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緬甸、泰國等。
見於中國寧夏六盤山,甘肅西北部、西部、東南部、南部,青海東北部、東部、東南部、南部玉樹,河西部,山西,陝西南部,河南,四川北部若爾蓋、馬爾康、茂汶、西部康定至巴塘、西南部西昌、中部峨眉、雅安、東部萬縣,貴州,雲南西北部、西部,西藏南部聶拉木、江達、察雅、波密、芒康、察隅(留鳥)。在安徽,浙江,江西北部為夏候鳥;在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雲南東南部及南部為冬候鳥。

白頂溪鴝分布圖白頂溪鴝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約在4-6月初,有時6-7月間有第二窩。巢通常築在山間急流岩岸的裂縫節、石頭下、天然岩洞、樹洞、岸旁樹根間,偶爾也築在水邊或離水較遠的樹幹上。巢隱藏得很好,不易被發現。每窩通常產卵3-5枚。卵為淡綠或藍綠色,雜以淡紫色粗斑。巢呈杯狀或碗狀,由苔蘚混雜著細樹根、落葉、蕨葉構成,內通常墊以細根,似毛髮的纖維,偶爾還有獸毛等物。雙親共同育雛,平均3-5分鐘餵食一次,每天從早晨6時到晚9時,餵食時間長達15小時。親鳥尋食範圍約在10-50米間。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