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青鄉

白青鄉位於海壇島西北端突出部,南接平原鎮,三面環海,屬沿海丘陵地帶。全鄉總面積8.7平方公里,其中,農用地面積6579畝(耕地3476畝、林地2660畝、其他農用地443畝),建設用地面積2114畝,未利用用地面積3215畝。轄10個行政村,12個自然村,黨支部15個,共有黨員530名,全鄉總戶數5230戶,總人口18528人。其中農業人口7000多人、漁業人口11000多人;農村勞動力8538人,其中:男性勞動力4548人(漁業勞動力961人),女性勞動力3990人。2015年底,共有低保戶827人426戶,五保戶173人124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青鄉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平潭
  • 下轄地區:轄10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岱峰村
  • 電話區號:0591
  • 郵政區碼:350411
  • 面積:8.05平方公里
  • 人口:2.04萬人(2004年)
  • 方言:閩語—閩東話—福州話-平潭腔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
  • 著名景點:白勝石頭厝、青峰海蝕拱橋
  • 火車站:平潭站
  • 車牌代碼:閩K
鄉鎮概況,歷史沿革,特色產業,基礎建設,海洋特產,丁香魚,貽貝,環境整治,發展策略,

鄉鎮概況

白青鄉位於海壇島西北端突出部,南接平原鎮,三面環海,屬沿海丘陵地帶。全鄉總面積8.7平方公里,其中,農用地面積6579畝(耕地3476畝、林地2660畝、其他農用地443畝),建設用地面積2114畝,未利用用地面積3215畝。轄10個行政村,12個自然村,黨支部15個,共有黨員530名,全鄉總戶數5230戶,總人口18528人。其中農業人口7000多人、漁業人口11000多人;農村勞動力8538人,其中:男性勞動力4548人(漁業勞動力961人),女性勞動力3990人。2015年底,共有低保戶827人426戶,五保戶173人124戶。
鄉政府座落於岱峰村,距縣城22公里。白青鄉是全區僅有的“省級環境優美鄉鎮”,10個行政村全部列入“省級美麗鄉村示範點”。鄉行政文化中心位於革命基點村國彩村,全省少有、全縣僅有的女民兵哨所也位於國彩村,且國彩村是“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省級生態村”和“國家級美麗鄉村示範點”,2015年,白沙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國彩村與台灣鐵板村建立姊妹村。
轄區內有學校2所,分別為國彩學校和白沙國小;有中心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室10個;鄉文化站1所,村級文化中心10個,民間廣場舞隊伍3支;農商銀行1所,郵政局1所,廣電站1所,移動門市1所。
全鄉經濟以漁業為主,隧道工程業、運輸船業、養殖業、農業為輔,80年代初就開展對台貿易,是福建沿海最早的對台貿易鄉鎮。白青鄉擁有6個碼頭港口,漁船101艘、遠洋漁輪12艘、運輸船66艘,總運力45萬噸。長江澳貽貝養殖場屬我縣幾個重要貽貝養殖基地之一,目前有貽貝養殖企業22家,養殖面積93公頃,2015年產量9300噸。在外隧道施工企業和其它建築等企業40多家,在外創業有成鄉賢210多位,帶動全鄉勞務輸出1300多人。
白青鄉注重生態環境建設,緊緊依託“石頭村落、濱海旅遊”優勢資源,開創生態與人文並舉,大力發展美麗鄉村建設,打造鄉村旅遊品牌。轄區內有省政府公布的首批開發無居民海島——大嵩島,坐船上島只要十分鐘時間。該島面積0.28平方公里,環境優美,植被豐富,樹木蔥鬱,風光旖旎,島上有很好的淡水資源,島嶼周邊盛產多種天然海產品。現作為國家級旅遊、度假、休閒項目,對外招商引資。

歷史沿革

白青鄉?>民國元年,現白青鄉境域屬朴秀區。民國15年分設區鄉時,屬三區民國20年屬四區愛群鄉。民國26年屬三區黨塹、沙峰、玉堂聯保。民國28年屬三區愛群鄉。民國32年10月併入龍泉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三區,1952年7月屬五區。1956年3月合併區鄉,國彩、白青和榕湖鄉的一部分並為國彩鄉,屬蘇澳區。1958年4月撤區並鄉,鳳美鄉的一部分併入國彩鄉;8月,國彩鄉分析為白沙、伯塘、東塹等3個大隊,屬平潭縣人民公社平原分社。1961年屬平原人民公社。1981年8月,從平原人民公社析出,成立白青人民公社。1984年9月,改為白青鄉人民政府。
白青鄉白青鄉

特色產業

白青鄉境內峰巒連綿,海岸線曲折,可停泊船隻的澳口有8個。沿海島礁錯列,共有大小島礁70餘個。白青鄉以漁為主,外海有蝦拖、鯊釣,內海有定置網作業。有可供養殖的灘涂500畝、淺海2000畝,形成南盤至國彩的環狀海水養殖網路,發展紫貽貝、花蛤養殖。其中大嵩島已建成貽貝養殖試驗基地。白青鄉水產品產量5556噸,總產值2813萬元,占白青鄉工農業總產值3336元的84.3%。 白青鄉以漁為主,其中內海定置作業與灘涂養殖初具規模。大嵩島形成貽貝養殖試驗基地。白沙一帶島礁盛產厚殼貽貝,製成乾品“蝴蝶乾”,暢銷海內外。利用長江澳和豐田
白青鄉白青鄉
澳的豐富海砂資源建立砂廠,提供石英砂出口;利用長江澳風力建設風電場。白青鄉海運業取得突破,成為經濟的新增長點。
白青鄉對外貿易歷史悠久。由於島礁四周盛產厚貽貝,白沙一帶漁民潛水覓取後製成乾成品,俗稱“蝴蝶乾”,以質優聞名,暢銷海內外。長江澳沙灘蘊藏著豐富的貝殼,煅燒成石灰,質地潔白,是建築粉刷的好材料,產品外銷香港等地。白青鄉對台貿易一度興盛;水產品加工基地建設發展較快,丁香魚、蝦皮、貽貝等產品已打入國際市場;利用長江澳和豐田澳豐富的海砂資源建成豐田砂廠。

基礎建設

白青鄉有綜合市場2個,農產品豐富。白青鄉學校10所,就學便利;衛生院、福利院各1家,就醫、養老有家;移動、聯通網站共3個,聯絡通暢;有線電視差轉台,設備齊全。白青鄉有3所村級國小、3所高級國小、1所中心國小、1所初級中學、1所鄉直幼稚園,1所成人黨校。 白青鄉擁有衛生院1家、衛生所2個、村衛生室12個,有專業醫護人員40人,有個體醫療點4個。白青鄉現有鄉道公路41條,村際公路19條,總長達145公里,按照“建養並重,協調發展;深化改革,強化管理;提高質量,保障暢通”公路工作方針,白青鄉強化公路養護管理。佐村鎮已實現村村通公路。
白青鄉白青鄉

海洋特產

丁香魚

丁香魚雖然個體小,但營養價值很高,系小型經濟魚類。它體圓狀而側扁,身長2—3.5厘米;背部青綠色,腹部銀白色;眼大,吻圓突;無棱鱗,無側線。其個體雖小,聞之似丁香花味,體形似漁家女耳垂的金丁香,故雅名丁香魚。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整條可食;又是海產的調味品。佐餐時,用它泡湯、或拌冷盤、或炒蛋等均宜,香味撲鼻,生津開胃。據中國藥典記載:“海蜒,味鹹性溫,有清熱、止瀉之功效。”民間還用於治療慢性腸炎、肺結核等症。
丁香魚丁香魚

貽貝

鮮活貽貝是大眾化的海鮮品。可以蒸、煮食之,也可剝殼後和其他青菜混炒,味均鮮美。由於貽貝產量大,收穫後不易保存,歷來多煮熟後加工成於品——淡菜。淡菜營養價值很高,並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乾制貽貝肉蛋白質含量高達59.3%。貽貝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及人體必需的錳、鋅、硒、碘等多種微量元素。貽貝性溫,能補五臟,理腰腳,調經活血,對眩暈、高血壓、腰痛、吐血等症均有療效,而治夜尿吃貽貝效果甚好。
貽貝貽貝

環境整治

白青鄉隨著村民生活的不斷提高,環境衛生意識也增強了。白青鄉就以青峰等村為整治農村環境衛生試點。白青鄉黨委、政府組織鄉綜治辦、派出所、城管中隊、水利站、村治安隊等相關單位,進行專項整治。白青鄉全面消滅垃圾衛生死角,以村組為單位建立健全各類農村衛生定期打掃和檢查評比機制,以實現農村衛生狀況的根本改變。清垃圾、清路障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環衛生整治。
白青鄉白青鄉
白青鄉抓好環境整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是搞好“兩規”。就是要搞好新村建設規劃和老村改造規劃。二是開展“三清”工作。要清除村前屋後的垃圾、淤泥和河涌。三是落實“四改”。要改好自來水、下水道、公廁和禽畜欄。四是實現“五有”。做到有村道、有綠化帶、有污水和垃圾處理系統、有水環境和有特色,要建有村民公園。把環境整治與發展生態經濟和打造生態經濟產業帶相結合,走出一條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可持續農村環境整治新路子。

發展策略

白青鄉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樂平穩定發展和諧和提高農民收入,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現代化工業經濟強鄉目標,把“工業強鄉、農業穩鄉,著力構建旅遊業趨型”作為工作方略,團結帶領人民,齊心協力,奮向上,乾在實處,走在前列,為強市、名城、勝地建設作出貢獻。 白青鄉黨委、政府,以發展為主題,以突出項目建設為重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白青鄉經濟社會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全面發展。白青鄉共爭取項目129個,完成了通村公路改擴建、電網改造、人畜飲水、招商引資等項目建設;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為突破口,注重農民增收問題。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基礎上,形成了以畜牧業發展為重台戲、多種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
白青鄉白青鄉
白青鄉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在做大做強支柱產業――水產養殖產業,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著力發展畜牧業,利用豐富的海水資源,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白青鄉積極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促進適度規模經營。白青鄉培育各類農業中介組織和農村致富能人,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