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瓷

白雲瓷

白雲瓷的主要材質提取於白雲石,因此得名白雲瓷。白雲瓷屬於低溫瓷,燒制溫度控制在980~1050℃。白雲瓷質感渾厚,具有可塑性強、觀賞價值高、環保、安全等特點,是國際上廣受青睞的陶瓷品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雲瓷
  • 主要材質:提取於白雲石
  • 隸屬:低溫瓷
  • 特點:可塑性強、觀賞價值高
簡介,特點,可塑性,環保性,其他,特殊工藝,歷史,誤區,

簡介

白雲瓷的主要材質提取於白雲石,因此得名白雲瓷。白雲瓷屬於低溫瓷,燒制溫度控制在980~1050℃。白雲瓷質感渾厚,具有可塑性強、觀賞價值高、環保、安全等特點,是國際上廣受青睞的陶瓷品類。
白雲瓷白雲瓷

特點

可塑性

白雲瓷有較高的可塑性,這是骨瓷等不可比擬的。白雲瓷產品可做成不同的器型,形狀變化多樣,藝術性、欣賞性強。
再者,對於器型的大小,一般骨瓷只能製作小器型產品,而白雲瓷可以製作15寸以上大器型產品。這是因為骨瓷這類瓷質容易變形,可塑性不強,越是大的器型,越是難定型。

環保性

白雲瓷與其它陶瓷不同,它埋在泥土後可降解,是一種環保材料。一般骨瓷、高白瓷、強化瓷等都不具有這方面的特性。

其他

此外,由於白雲瓷是經過高溫素燒,陶瓷產品裡面的鉛、鎘等有毒有害物能最大限度地揮發出來,以保證在使用時安全性。

特殊工藝

素燒
素燒是白雲瓷異於其它瓷質的特殊製作流程。一般需二次燒成的陶瓷器才有素燒這個工序,也即是第一次窯燒(先用低溫750~950℃左右燒一次)。一般殘留在陶瓷中的鉛、鎘遇熱、遇酸容易溶出,危害人體健康。但經過素燒這一特殊工藝,則能在生產過程中,把殘留在陶瓷中的鉛、鎘最大限度地揮發出來,以保證成品使用的安全。
素燒素燒
釉燒陶瓷上釉後,經過窯爐高溫溶化後所形成的玻璃層,這樣再次燒制出來後的產品就有了一層外表光滑漂亮的玻璃光澤。

歷史

白雲瓷90年代初從東亞傳入中國,現國內已有多家工廠主生產白雲瓷,有較成熟的生產工藝

誤區

1.高溫瓷未必安全
由於製作工藝上的特性,鉛與鎘是人們對陶瓷殘留物的常見名詞。一般意義上陶瓷的安全性是指陶瓷中的鉛與鎘的含量低,並不容易揮發。決定這一安全性的關鍵環節就是陶瓷的素燒與釉燒,其中素燒尤其重要。
只有經過一定溫度的素燒與釉燒的陶瓷,其安全性才會達到最高。因為在這兩個過程中,陶瓷中的有毒有害物會在高溫中揮發掉,從而能保證陶瓷的安全性。而一般市面上所謂的高溫瓷,多數沒有經過素燒,釉燒的溫度也未必達到揮發要求。
2.色彩越鮮艷未必越有毒
陶瓷產品中有毒有害物含量是否超標與其製作工藝有關,與其顏色是否鮮艷沒有必然聯繫。即使是純白的陶瓷,在燒制過程中溫度與用料沒有經過嚴格把控,其有毒有害物的含量還是非常高的。換言之,即使是色彩鮮艷的陶瓷產品,只要在用料與製作工藝達到要求,在使用過程中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