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銅錢

白銅錢

我國古代所謂的白銅大致有三種,一為鉛錫含量較高的青銅;一為由砒石與銅所煉的砷白銅;一為鎳白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銅錢
  • 分類:三種
  • 朝代:唐
  • 特點:耐腐蝕
我國古代所謂的白銅大致有三種,一為鉛錫含量較高的青銅;一為由砒石與銅所煉的砷白銅;一為鎳白銅。
先說第一種:因錫含量高,故耐腐蝕,白銅隋五銖即是,當青銅里錫鉛的含量高到一定比例時,澆鑄時流動性和填充性優良,所鑄之錢形制規整、文字峻深,異常精美。唐開元通寶、北宋熙寧、聖宋、政和、宣和、崇寧諸錢均有所謂白銅者,因錫含量高,故耐腐蝕,有的錢出土時仍銀光閃閃,不著綠銹,似從未入土一般。以上各種錢幣雖然色澤亮白,卻不能算做真正意義的白銅,而實際是一種以賤代貴的減值錢。早見《唐書-食貨志》有隋未行五銖白錢的記載。“見‘現’用之錢,皆須和以錫鑞”。隋開皇五年前後鑄錢(公元585年),因大部分質地含有錫鑞,故呈白色,所以,稱之為“五銖白錢”,即我們今日所見隋“五”字交股曲筆五銖“白銅“錢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