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誠仁

白誠仁

白誠仁,作曲家。四川成都人。1953年考入東北魯迅文藝學院(後相繼改名為東北音專和瀋陽音樂學院)聲樂系學習,1955年10月分配到湖南省歌舞團工作。白誠仁身為國家一級作曲家,曾歷任湖南省歌舞團團長、調研員、藝委會顧問;湖南省音協主席、名譽主席、湖南省文聯主席團成員;中國音協理事、常務理事;湖南省政協常委等職,並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作品有歌曲《挑擔茶葉上北京》、《洞庭漁米鄉》、《苗嶺連北京》,歌劇音樂《燈花》等。歌曲《圍坐火塘唱苗歌》1984年獲全國民族團結征歌二等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誠仁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成都
  • 出生日期:1932年
  • 逝世日期:2011年12月14日
  • 職業:作曲家
  • 畢業院校:東北音樂專科學校聲樂系
  • 主要成就:國家一級作曲家,國務院特殊津貼
  • 代表作品:《挑擔茶葉上北京》、《洞庭漁米鄉》、《苗嶺連北京》,《燈花》
人物生平,藝術之路,奶娘的山歌,從國小戲,偷彈七弦琴,第一次登台,自學器樂,當康樂部部長,“墨飆隊”,考上魯藝,給院長提意見,走上音樂之路,代表作品,家庭生活,個人榮譽,

人物生平

白誠仁1932年5月出生於四川成都,在他出世前三個月,父親過早地亡。他在母親和奶娘的懷胞里度過了童年時代。為了躲避日寇飛機的狂轟濫炸,他隨家人從成都逃至鄉下。
民歌之父白誠仁民歌之父白誠仁
抗戰勝利後返城進入中學,他開始練習小提琴和二胡演奏,為後來從事文藝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全國解放後他進入高中,被學校選為“文娛部長”。由於工作的需要,他常參加校內外各種演出活動,並從那時起自學初級和聲學等理論書籍,使業餘聲樂得到長足發展。
1953年考入東北魯迅文藝學院(後相繼改名為東北音專和瀋陽音樂學院)聲樂系學習。
白誠仁1955年10月到湖南工作時起,白誠仁就和湖南的民族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特別是1955至1961年間,他在團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每年用2/3的時間深入到各少數民族地區,拜當地民歌手為師,學會了大量原汁原味的民間歌曲。在充分吸收民間歌曲豐富養分的基礎上,他運用自己的學識和才華,投入到艱辛而愉快的再創作。這6年成為他的第一個創作豐收期,《洞庭魚米鄉》、《挑擔茶葉上北京》等名曲都是這一時期的作品。
1961年至1964年,組織上安排白誠仁重回母校瀋陽音樂學院作曲班進修。由於團里工作的需要,他僅用兩年時間就學完了三年的課程,提前回團挑起了作曲大梁。
1965年10月,文化部從全國各地挑選一批文藝工作者赴抗美援越前線,白誠仁和未婚妻王長安擱下婚事不辦,二人回響號召,奔赴越南戰場創作和演出,無論思想和生活都經受了一次戰鬥的洗禮和考驗。
1966年底回國後兩人喜結良緣。
70年代,白誠仁的創作勢頭強勁,相繼為大型舞劇《韶山頌》和舞劇《紅櫻》擔任主力作曲,並主持了《瀏陽河》歌曲集的出版。這一時期,《湖南民歌聯唱》、舞蹈《阿妹上大學》、器樂合奏《苗嶺的早晨》等一批名作接連問世,《洞庭魚米鄉》等經典作品代表我國分赴拉美、東西亞等多國演出,受到國際友人的歡迎。期間,在被借調到中國藝術團工作的一年多時間裡,組織上幾次想調他進京工作,都被他一一婉拒。他說,他已將自己的靈魂融入了湖南的三湘四水,他再也離不開洞庭碧波、苗嶺瑤山了。
19883年後他擔任了省歌舞團團長職務,在忙於大量行政事務的前提下,他仍然完成了八場大型歌舞《瀟湘風情》的創作任務,受到業內人士和觀眾的好評。
1987年7月,白誠仁卸任團長職務,改任本團正處級調研員。
1996年,他正式退休。退休後他絲毫未割斷與音樂的情緣,創作進入了又一個高峰期。如獨唱曲《小背簍》、聲樂曲《苗嶺的早晨》、《山神》、《山鬼》、合唱套曲《三湘四季》等,都是晚年心血的產物。另外,他滿腔熱情地謳歌祖國的靈山秀水,創作了許多讚頌湖南名勝古蹟的歌曲,如《春暖桃花源》、《人醉張家界》、《岳陽樓》、《九嶷山》、《南嶽山》、《韶山杜鵑紅》、《美麗鳳凰》、《邊城石板路》等,影響廣泛。
2007年6月24日,白誠仁作品音樂會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行。
2008年4月30日,白誠仁作品暨湘籍歌唱家經典音樂會唱響北京人民大會堂。
2008年12月31日晚,在長沙成功舉辦《洞庭魚米鄉》——白誠仁作品暨2009新年音樂會。
2011年12月14日16時18分,白誠仁同志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0歲。
2011年12月18日上午舉行白誠仁同志遺體告別儀式。

藝術之路

奶娘的山歌

“尖尖山,二斗平,毛草蓬蓬,把把門,苞谷餑餑脹死人;彎彎路,密密嶺,你要想吃乾飯噻,萬不能,萬不能……”這首山歌白誠仁能唱得千轉百回。這是首深深印在白誠仁腦海中的兒時山歌,山歌的美妙音韻或許並不是白誠仁一生對山歌衷愛的原動力,但這首山歌至少是白誠仁對一個人的記憶——奶娘。
給孩子們上課給孩子們上課
記得的白誠仁還在娘肚子裡9個月時,父親去世,後來他的祖母也去世了,母親由於過度悲傷在生下他時,便沒有奶水。家裡給白誠仁請了個奶娘,這個奶娘看起來身強體壯,卻是個混飯吃的。白誠仁瘦得皮包骨頭。一次白誠仁的姑媽來看他,夜深人靜時,聽得白誠仁吃奶的聲音,覺得不對勁,就跑到床邊看,發現白誠仁嘴裡含的是一瓣桔子,一揭被子,床上還藏了好幾個桔子!
《酉水號子》劇照《酉水號子》劇照
家裡於是另給白誠仁請了個奶娘。這個奶娘是個彝族,正如那首山歌所唱,由於生活所迫,來到白家當奶娘。那時奶娘的剛出生不久的兒子去世,這個奶娘把母愛都給了白誠仁。在餵奶時,反覆吟唱的就是那首“尖尖山,二斗平”的山歌。雖然,奶娘在白家只呆了一年多,雖然白誠仁還只是一個不到兩歲的奶娃娃,雖然白誠仁都不記得奶娘長得什麼樣了,但那首山歌卻在白誠仁的心中生了根,發了芽,開了花,結了果……

從國小戲

“三個蟲蟲” 白誠仁祖籍河北通州(現北京通縣),其祖父在鹹豐帝時曾任工部尚書、禮部尚書,後外放四川當官,白誠仁出生在四川成都。白誠仁的父親是川劇、京劇的熱愛者,興趣濃厚地將許多時間花在對川劇的改良上。但白誠仁並沒有得到父親的藝術指點,甚至沒有見到父親的音容笑貌——父親生命短促,白誠仁還在娘肚子裡,父親就匆匆離開了人世。
好在父親對戲劇的愛好傳給了母親和哥哥,而母親和哥哥又在不知不覺中傳給了白誠仁。
母親的哼唱在不知不覺中,或在做事時,或在思念時,母親哼唱的韻律飄浮在白誠仁的耳邊,一身一世都跟隨著白誠仁。
白誠仁小時候學戲的另一個源泉是大哥白敦仁(著名學者,研究宋代文學的專家,曾任四川省李白學會副會長與杜甫研究學會顧問,出版著作上百萬字),大哥比白誠仁大14歲。白誠仁5歲時,日本人的炸彈投到白誠仁家後門不遠的地方,於是全家為逃戰亂到鄉下。在鄉下,孩子們的娛樂便是跟著大哥學唱川劇、京劇,《捉放曹》、《空誠計》中的唱段,採訪中,當白誠仁半閉著眼睛哼唱時,那神情讓人看到他分明正沉浸在兒時跟著哥哥學唱戲的場景中。
同時,白誠仁還受到二哥白體仁的很大影響,白體仁是中共地下組織“戰時學生會”的成員。學生會的支部就設在白家,他們經常在一起練習救亡歌曲。當時白誠仁只有三四歲,常把歌詞聽錯。有天晚上,學生會的成員在他家裡唱歌,唱的是《大路歌》,他也咿咿呀呀地跟著唱:“哼哈,哼哼哈哈……哪怕你關山難……山隔重重……”但他把山隔重重聽成了“三個蟲蟲”,他好奇地問媽媽:“媽媽,他們怎么把毛毛蟲都唱出來了,還是三個蟲蟲咧!”媽媽也說:“淨唱些怪名堂,三個蟲蟲,還四個蟲蟲哩!”他還把“九一八”也聽成了“糾一把”,後來想起很可笑。但是,這些進步歌曲的曲調他卻記得很準,也很牢。

偷彈七弦琴

白誠仁5歲時,日寇飛機轟炸成都,他們全家逃難去了城郊,整整呆了8年,直到抗戰勝利前夕才搬回成都。這期間,先是大哥請人到家為他上國學《論語》、《孟子》、《左傳》等,後由大哥親自教授唐詩。大哥的教學方式十分獨特,每教一首詩都要根據詩的意境作一幅畫,這為白誠仁後來作曲的形象化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大哥書案旁的牆上掛著一把祖傳七弦琴,但不準白誠仁隨便動,這更引起白誠仁的好奇。有一天,趁房中無人時,他偷偷地撥響了七弦琴,絲弦發出仙樂般的聲音,讓他完全陶醉了,多么神奇美妙啊!音樂漸漸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紮下了根。

第一次登台

白誠仁全家逃亂到鄉下時,正是白誠仁國小受教育階段,農村沒有學校,白誠仁大哥便請了一個鄉村教師,給孩子們上課,那段兒時時光很美妙,白誠仁至今能一個不落地記得班上每個同學的名字包括他們的外號和坐的位置。
國文、動物學、音樂等都開了課,教音樂的是個姓胡的女老師。那時,白誠仁跟大哥學唱了不少京劇、川劇段子,下課時沒事就哼唱。一次他唱《空城計》被胡老師聽到了,就表揚說:“白誠仁,唱得好!”正好有個音樂比賽,胡老師就組織了包括白誠仁在內的三個同學成立了一個合唱組參加比賽,那是白誠仁平生第一次登台,年僅7歲。
在越南在越南
合唱組的演唱得到最高分,但第一名的榮譽卻給了一個軍閥的兒子,胡老師當時就氣哭了,“他們都只是孩子啊!”胡老師說。

自學器樂

國小畢業後,白誠仁考入成都七中。雖然這是個理工學校,但白誠仁的愛好仍在音樂上。
中學時,白誠仁自己學習拉二胡。剛開始定弦都定錯了,拉了一段時間,感覺很不錯,但大哥一次偶然發現弦都定錯了,就給他指出來,白誠仁只好又重新定弦,對於音樂的學習,白誠仁重來沒有“煩躁”過。
不僅學二胡,高中時,白誠仁又自學小提琴。當時只有豐子愷的《音樂知識十八講》和《音樂知識入門》兩種教材,白誠仁想辦法弄了來自學。琴譜是個難題,當時,他有個同學的的姐姐在南虹藝專(四川音樂學院的前身)學習,他央求同學向他姐姐借了琴譜日夜趕抄,終於備齊了自己的自學裝備。當時藝專的音樂會,白誠仁常是一場不落地鑽到了會場。
這些學習為白誠仁考入東北魯藝(瀋陽音樂學院)準備了充足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

當康樂部部長

在成都七中,白誠仁是個文藝積極分子,他無師自通學會了拉京胡、二胡和小提琴等樂器,常常為同學們演奏,很受同學們的讚賞。上高中期間,他當選為學生會康樂部長,就是現在常說的文娛部長,自編教材培訓了不少樂隊隊員。他還組織同學們排演了《白毛女》、《小二黑結婚》、《劉胡蘭》等歌劇。白誠仁本來出演《白毛女》中的“王大春”,不過他覺得“王大春”的唱段不好聽,沒有“楊白勞”的好聽,就改演了“楊白勞”。當時樂隊有小大提琴但缺少低音部,他就自己動手,用大軍鼓的羊皮代替蟒皮、用牛筋作琴弦,設計製作了一把大胡琴來代替大提琴,並親自擔任演奏員。
在越南在越南

“墨飆隊”

因為小時候奶水不足,白誠仁從小身體不好,經常生病。12歲上國中了,他不能坐公共汽車,不能看電影,一受刺激就會嘔吐。白誠仁下定決心要鍛鍊好身體,便開始學習踢足球。剛開始他受不了高強度的訓練,但他咬牙堅持,終於成了一名不錯的足球運動員。他能踢前鋒,後衛,還當過守門員呢。後來,他還成了成都市代表隊的成員,給足球隊起了個名字叫“墨飆”,參加了成都市第一屆運動會。至今,他還保留著足球隊的合影。
少年時的鍛鍊為白誠仁今後在湖南翻山越嶺採集民族民間音樂,奠定了堅實的身體基礎。直到70多歲,白誠仁還神采奕奕地帶著學生在湖南少數民族居住地採風。
“文藝工作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中學時的音樂老師特別喜歡白誠仁,上音樂課時,經常讓白誠仁上講台:“白誠仁,你來教!”這給白誠仁的音樂愛好極大的支持。
同學們經常到農村演戲,白誠仁從那時起便看到了農民對文藝的渴求。但當時人們認為唱唱跳跳搞文藝是沒有多大出息的,家裡人也不希望白誠仁走上音樂道路。家裡有許多藏書,大哥希望白誠仁學古典文學,但白誠仁認為古文太古了,與生活接不上茬。二哥認為,如果白誠仁不學文學,就學美術,因為搞音樂是鬧著玩的,不是正規的職業。有一天,白誠仁在街頭看到一幅標語:“文藝工作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史達林”。這幅標語給了白誠仁很深刻的印象,並成為他設計自己音樂人生理想的“定海神針”。從此,他堅定了自己從事文藝工作的決心,認為這是一件光榮的事,值得驕傲的事。
白誠仁堅持自己的人生理想,大哥屈服了,但給出了一個條件:搞音樂可以,除非考上東北魯藝。東北魯藝的前身是延安魯藝,是全國最好的音樂院校,李劫夫時任院長。
在越南在越南

考上魯藝

白誠仁考大學時,魯藝在西南區只取兩人,當時報考的有800人。
考試時,考官讓白誠仁先唱一首歌,白誠仁只唱了兩句,考官就說:“不用唱了。”白誠仁想,這下完了,沒戲了。於是,他想挽回敗局,主動要求:“我還會唱山歌呢!”但考官並沒理會他的要求。
接著考節奏,考官敲了一段節奏,要白誠仁模仿著敲一段,白誠仁心裡說:“這算什麼?我們玩遊戲時,比敲這個難得多的都沒問題。”小時候白誠仁學大人們敲“鬧年鼓”,鼓鑼節奏比考官敲出的要複雜得多,白誠仁正是從那時起便練就了後天的音樂耳朵和多變的節奏感。
接下來是幾個音樂理論知識,白誠仁早在豐子愷的音樂教材中找到了答案。
結果,考官當場就宣布:“白誠仁你第一個被錄取了。”

給院長提意見

白誠仁在魯藝時跟著蘇聯的音樂家學習,先是沙葉平,後是馬修柯夫。有一次學院組織同學們去工礦區演出,大家演得熱情洋溢,可台下的工人聽眾卻反應平淡。因為只聽唱“烏啦……嘟啦……”,都是俄文歌、英語歌,下面聽不懂啊!
演出回來,白誠仁徹夜難眠。他想,我們這樣是學用脫節哪,將來離開學校進入社會怎么能為人民大眾服務呢?第二天,他去找院長李劫夫談了自己的感想。他說:“我們除了學習西洋音樂的長處,是否還應該繼承我國民間音樂的傳統,到民間音樂中去挖掘寶藏,學好唱好我國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歌曲呢?”
院長深思片刻說:“你提出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可以說是一個方向性的問題……但我現在不能答覆你,我們一定認真研究,一個星期後給你答覆。”
一個星期後,學院召集聲樂系師生開會,院長說:“白誠仁同學給我們提了一個很好的建議:要繼承民間音樂傳統。因此,學院將建立民族聲樂學派,聘請一些民間老藝人給你們當老師。我為你們提供條件,至於怎樣結合,那就要靠你們去摸索了,也許新中國第一批民族音樂教師就在你們當中呢!”
1978年在桑植舉行山歌大會上1978年在桑植舉行山歌大會上
聽到院長的話,白誠仁很受鼓舞。他知道院長對他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的確,聲樂的中西結合,是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要靠自己這一批新中國培養出來的文藝工作者來開創啊!
從此後,他埋頭苦學民間音樂,什麼“東北大鼓”、“京韻大鼓”、“山東琴書”、“河北梆子”呀,什麼“東北二人轉”、“樂亭大鼓”、“山西梆子”、“河南梆子”呀,還有各地的民歌民謠,他越學越有味。而且,他在演唱民族歌曲時又適當巧用西洋美聲法的發音,使演唱出的民族歌曲音域更廣、更美。
“派你去毛主席家鄉執行光榮任務”
1955年,白誠仁大學畢業。
畢業分配時,同學們大多按照自己的志願各奔東西。白誠仁填了三個志願:一是回四川老家。二是去雲南,因為雲南少數民族多,那裡民族音樂資源豐富。三是去陝北,白誠仁喜歡那裡的信天游。即使三個志願都不能實現,院長曾經許諾他留在魯藝。可是看著同學們各奔前程,白誠仁卻連個分配的地點都沒有。白誠仁急了,去找院長問明原因。
李院長見到他笑著說:“我要忍痛割愛了!毛主席的家鄉向學校要人,要支援湖南的音樂事業。聽說那裡比較落後,但越落後的地方越需要人。湖南的少數民族也很多,湖南民歌也很值得研究。”院長還笑著說:“去那裡也是照顧你啊,湖南也是吃米飯,也有辣椒,適合你的生活習慣啊!”
在這段既有鞭策,也有信任,既有鼓勵,也有愛護的話語伴隨下,10月1日,白誠仁來到湖南省人事廳報到,並選擇了湖南民族歌舞團,當時是儲聲虹任團長。
白誠仁沒有想到,這一去,他就在湖南紮下了根,半個多世紀彈指一揮間。雖然有幾次調到中央和其他省的機會,他都放棄了。因為他已將自己的靈魂融入了湖南的三湘四水,他再也離不開洞庭碧波、苗嶺瑤山了。
1978年在株洲田心機車廠給工人們作講座1978年在株洲田心機車廠給工人們作講座

走上音樂之路

1932年5月,白誠仁出生於四川成都。他的父親酷愛音樂,業餘時間常常唱川劇、拉二胡。白誠仁的姐姐和兩位哥哥自小就深受父親的音樂薰陶,成年後都酷愛音樂。
白誠仁還在母親肚子裡的時候,父親就因病去世了,他成了遺腹子。後來母親又病逝,他由大哥大嫂撫養成人。
白誠仁很小的時侯,他的大哥兼任四川大學、華西大學、成華大學的國文教師,業餘時間酷愛唱歌和演奏樂器;二哥是地下黨員,常常組織進步青年排練、演出歌舞劇,從事革命活動;在教會學校讀書的姐姐幾乎每天回家後都唱英文歌曲。每當哥哥姐姐們唱歌的時候,白誠仁就偷偷地跟著學,漸漸地,他也迷上了音樂,7歲就登台唱歌,國小畢業就自己學會了演奏多種樂器。
大哥原本希望白誠仁學中文,將來從事文學創作或者教師職業,但痴迷音樂的白誠仁選擇了自己的道路,19歲那年考入東北魯藝(後改為瀋陽音樂學院)。因為家裡窮,臨開學時,大哥把從牙縫裡省下的幾塊錢給了白誠仁做路費,白誠仁背著一床4斤的棉被離開了家鄉。他靠著獎學金和幾位同學的資助,艱難地讀完了4年大學,1955年以優異成績畢業,被分配到湖南民族歌舞團,從此在湖南紮下了根。
回顧自己的一生,白誠仁說:“我走上音樂這條道路,受親人的影響太深。”
妻子是他事業成功的賢內助
王長安是湖南民族歌舞團的舞蹈演員,她是白誠仁的妻子。
上世紀60年代初,王長安被分配到湖南民族歌舞團工作,與白誠仁成了同事。那時侯,王長安家境貧困,熱心的白誠仁常常主動幫助她。有一年冬天,天氣特別冷,白誠仁無意中看到王長安的被子太薄,就悄悄地送了一床被子給王長安,王長安特別感動。
2007年 白誠仁作品演唱會2007年 白誠仁作品演唱會
婚後他們生育了兩個孩子。由於白誠仁忙於工作,長年累月到鄉下採風,帶孩子、做家務全靠王長安一人承擔,但王長安從無怨言,數十年來默默地支持丈夫的音樂創作。“其實他是一個好丈夫。”王長安告訴記者,“只要有時間在家裡,他都是搶著幹家務。60年代時,買菜要到20里外的瀏陽河,他總是清晨5點起床,騎腳踏車去把菜買回來。到外面出差或採風,他總不忘給我和孩子們帶回禮物。”最令王長安感動的是,那時侯沒有電扇,一到夏天天氣酷熱、蚊蟲叮咬,她和孩子們睡不著,丈夫就用蒲扇給她和孩子們散熱、趕蚊子,直到親人們睡著了他才上床休息。“有時候,他搖蒲扇甚至搖一個通宵。”回憶起往事,王長安的臉上洋溢著幸福。
面對妻子對自己的評價,白誠仁真誠地告訴記者:“她是很優秀的舞蹈演員,但為了我的事業和家庭,她失去了成名的機會。因此,我事業的成功,有一半功勞是她的。”
在孩子們的眼裡,白誠仁夫婦非常恩愛,從不吵架。兒子白珂說:“好多次我看到爸爸偷偷摘幾朵種的花送給我媽。”
兒女為父親的成就感到驕傲
白誠仁有一位特別的“冬粉”,她就是白誠仁的女兒、我省頗有名氣的青年演員———白珊
白珊回憶,小時候,父親特別疼愛她和弟弟,常常抱著她和弟弟彈鋼琴、唱歌,可惜父親因為經常出差或採風,在家的日子不多。因此,小時候的白珊和弟弟在夢裡都盼望爸爸回家。每次爸爸回家,對於他們姐弟來說,仿佛是重大的節日。
白珊讀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回,老師布置學生回家準備一把紅纓槍,以備第二天演出。白珊為難了,爸爸那么忙,紅纓槍的事肯定沒戲了。沒想到爸爸知道後,花了一整晚的時間給她做了一把紅纓槍。白珊拿著紅纓槍到學校一比,發現自己的槍是最漂亮的。
隨著年齡的增大,白珊發現父親不但是個音樂家,他還會寫詩、畫工筆畫,甚至做木匠。因此,她和弟弟特別崇拜多才多藝的父親。
給琵琶專業委員會授牌給琵琶專業委員會授牌
白珊姐弟的眼裡,白誠仁還是個開明的父親。孩子們選擇職業、談戀愛,白誠仁除了溫和地提一些建議外,總是尊重他們的選擇,從不干涉。
2007年6月24日,中央音樂學院為白誠仁舉辦音樂會,演奏他歷年創作的一系列作品,如《挑擔茶葉上北京》、《洞庭魚米鄉》、《小背簍》……一向崇拜父親的白珊為了見證這次音樂會,抓緊拍完湖南經視《人間煙火》的戲份後,買了張火車票連夜趕到北京。
2007年11月,白珊在江蘇某拍攝基地拍戲,一位同行姐妹拉她去參觀一個藝術展覽。白珊事先知道,這個展覽主要展示有名望的演員形象,她認為自己名氣不大,不想去,但硬被同行拉去了。白珊驚喜地發現,這次展出的不僅有成龍、張柏芝等巨星的藝術形象,居然還有自己的巨幅劇照,劇照下面的文字簡介上寫著:“白珊,著名作曲家白誠仁的女兒……”白珊樂了,原來自己是沾了父親的光!那一刻,她深深地為父親的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

代表作品

白誠仁在其5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創作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有聲樂曲 《挑擔茶葉上北京》、《洞庭魚米鄉》、《小背簍》、《苗嶺連北京》、《春暖桃花源》、《山神》;器樂曲《苗嶺的早晨》、《竹山吟》;合唱交響詩《屈原》、《山鬼》;舞劇音樂《風雷頌》、《紅纓》、《瀟湘風情》、《山風》;舞蹈音樂《阿妹上大學》、《巴人》、《猴兒鼓》;組唱、合唱曲《湖南民歌聯唱》、《韶山頌》、《三湘四季》以及歌劇《燈花》、電影音樂《楓樹灣》等。
有聲樂曲 《挑擔茶葉上北京》、《洞庭魚米鄉》、《小背簍》、《苗嶺連北京》、《春暖桃花源》、《山神》;
器樂曲《苗嶺的早晨》、《竹山吟》;
合唱交響詩《屈原》、《山鬼》;
舞劇音樂《風雷頌》、《紅纓》、《瀟湘風情》、《山風》;
舞蹈音樂《阿妹上大學》、《巴人》、《猴兒鼓》;
組唱、合唱曲《湖南民歌聯唱》、《韶山頌》、《三湘四季》;
歌劇《燈花》、電影音樂《楓樹灣》等。

家庭生活

妻子:王長安是湖南民族歌舞團的舞蹈演員。上世紀60年代初,王長安被分配到湖南民族歌舞團工作,與白誠仁成了同事。那時侯,王長安家境貧困,熱心的白誠仁常常主動幫助她。有一年冬天,天氣特別冷,白誠仁無意中看到王長安的被子太薄,就悄悄地送了一床被子給王長安王長安特別感動。
隨著交往的加深,王長安漸漸愛上了為人忠厚、工作敬業的白誠仁,而白誠仁也喜歡漂亮、活潑的王長安。因當時政策規定女性年滿25歲才能結婚,而王長安不夠年齡,白誠仁一直等了她6年,才於1966年踏上婚姻的紅地毯。婚後他們生育了兩個孩子。
兒子:白珂
女兒:白珊,湖南省頗有名氣的青年演員。

個人榮譽

歌曲《圍坐火塘唱苗歌》1984年還獲得全國民族團結征歌二等獎。
湖南省委省政府在2008年授予他“湖南省傑出成就音樂家”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