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薴(詞牌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薴,詞牌名,又名“白薴歌”。以柳永(一作紫姑)《白薴·冬景》為正體,雙調一百二十五字,前段十二句七仄韻,後段十五句六仄韻。另有雙調一百二十一字,前段十二句七仄韻,後段十四句六仄韻變體。代表作品有蔣捷白薴·正春晴》等。

基本介紹

  • 詞牌名:白薴
  • 別名:白薴歌
  • 字數:一百二十一、一百二十五
  • 始興年代:三國時期
  • 流行年代:宋代
  • 代表作品:《白薴·正春晴》等
詞牌沿革,格律說明,格律對照,典範詞作,

詞牌沿革

三國吳孫皓時有《白薴歌》和《白薴舞》,古樂府有《白薴曲》,其辭之名是讚美白薴之美,勸人及時行樂。至晉和南朝仍歌之甚盛。此雖南方之曲,亦流傳至北朝。及隋有清商舞曲《白薴》,唐因隋曲制歌辭,別名《白薴》《白薴曲》《白薴歌》《大白薴》《香風辭》。唐聲詩有《白芝辭》調名,歌詞為七言四句形式。入趙宋,始為琴曲,又依原名制詞,遂成調名。其曲調,一說是音樂沿革言,仍因舊曲;一說宋人則蓋借舊曲名,另倚新聲。
王灼碧雞漫志》卷二:“正宮《白薴》曲賦雪者,世傳紫姑神作。寫至‘追昔燕然畫角,寶鑰珊瑚,是時丞相,虛作銀城換得’。或問出處,答云: ‘天上文字,汝那得知。’末後句‘又恐東君,暗遣花神,先到南國。昨夜江梅,漏泄春訊息’,殊可喜也。”由此可知此調曾在北宋民間流行。

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一百二十五字,前段十二句七仄韻,後段十五句六仄韻。以柳永《白薴·冬景》為代表。此調只有蔣捷詞可校。
變體,雙調一百二十一字,前段十二句七仄韻,後段十四句六仄韻。以蔣捷《白薴·正春晴》為代表。此與柳詞同,惟換頭短韻下減四字一句異。

格律對照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白薴·冬景》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中中,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繡簾垂,畫堂悄,寒風淅。遙天萬里,黯淡同雲羃。漸紛紛、六花零亂散空。姑。宴瑤池,把碎玉零珠拋。林巒望中,高下瓊瑤一。嚴子陵、釣台歸路迷蹤
。中中中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燕然畫角,寶鑰珊瑚,是時丞相,虛作銀城換。當此際偏宜,訪袁安。醺醺醉了,任金釵舞困,玉壺頻。又是東君,暗遣花神,先報南。昨夜江梅,漏泄春消
變體
格律對照例詞:《白薴·正春晴》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正春晴,又春冷,雲低欲。瓊苞未剖,早是東風作。旋安排、一雙銀蒜鎮羅。幽。水生漪,皺嫩綠、潛鱗初。愔愔門巷,桃樹紅才約。知甚時,霽華烘破青青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引蝶花邊,近來重見,身學垂楊瘦。問小翠眉山,為誰攢。斜陽院宇,任蛛絲罥遍,玉箏弦。戶外惟聞,放剪刀聲,深在妝。料想裁縫,白薴春衫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典範詞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