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夾竹桃

白花夾竹桃

白花夾竹桃(學名:Nerium indicum)為夾竹桃科、夾竹桃屬的植物。白花夾竹桃較紅花夾竹桃的毒性有所降低,故夾竹桃常用白花做為藥材或嫩葉煎湯劑或焙乾研末裝入膠囊服用,有催吐,鎮痙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花夾竹桃
  • 拉丁學名:Nerium indicum Mill. cv. Paihu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夾竹桃科(Apocynaceae)
  • :夾竹桃屬(Nerium)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白花夾竹桃(拉丁名Nerium indicum Mill. cv. Paihua),為夾竹桃科(Apocynaceae)、夾竹桃屬(Nerium)的常綠灌木,聚傘花序頂生,花萼直立,花白色、單瓣,有香氣。
常綠直立大灌木,高達5米,枝條灰綠色,含水液;嫩枝條具稜,被微毛,老時毛脫落。葉3-4枚輪生,下枝為對生,窄披針形,頂端急尖,基部楔形,葉緣反卷,長11-15厘米,寬2-2.5厘米,葉面深綠,無毛,葉背淺綠色,有多數窪點,幼時被疏微毛,老時毛漸脫落;中脈在葉面陷入,在葉背凸起,側脈兩面扁平,纖細,密生而平行,每邊達120條,直達葉緣;葉柄扁平,基部稍寬,長5-8毫米,幼時被微毛,老時毛脫落;葉柄內具腺體。聚傘花序頂生,著花數朵;總花梗長約3厘米,被微毛;花梗長7-10毫米;苞片披針形,長7毫米,寬1.5毫米;花芳香;花萼5深裂,紅色,披針形,長3-4毫米,寬1.5-2毫米,外面無毛,內面基部具腺體;花冠深紅色或粉紅色,栽培演變有白色或黃色,花冠為單瓣呈5裂時,其花冠為漏斗狀,長和直徑約3厘米,其花冠筒圓筒形,上部擴大呈鐘形,長1.6-2厘米,花冠筒內面被長柔毛,花冠喉部具5片寬鱗片狀副花冠,每片其頂端撕裂,並伸出花冠喉部之外,花冠裂片倒卵形,頂端圓形,長1.5厘米,寬1厘米;花冠為重瓣呈15-18枚時,裂片組成三輪,內輪為漏斗狀,外面二輪為輻狀,分裂至基部或每2-3片基部連合,裂片長2-3.5厘米,寬約1-2厘米,每花冠裂片基部具長圓形而頂端撕裂的鱗片;雄蕊著生在花冠筒中部以上,花絲短,被長柔毛,花葯箭頭狀,內藏,與柱頭連生,基部具耳,頂端漸尖,藥隔延長呈絲狀,被柔毛;無花盤;心皮2,離生,被柔毛,花柱絲狀,長7-8毫米,柱頭近球圓形,頂端凸尖;每心皮有胚珠多顆。蓇葖2,離生,平行或並連,長圓形,兩端較窄,長10-23厘米,直徑6-10毫米,綠色,無毛,具細縱條紋;種子長圓形,基部較窄,頂端鈍、褐色,種皮被銹色短柔毛,頂端具黃褐色絹質種毛;種毛長約1厘米。花期幾乎全年,夏秋為最盛;果期一般在冬春季,栽培很少結果。
白花夾竹桃白花夾竹桃

生長環境

多生於植物園及公園中。

分布範圍

夾竹桃按顏色一般分為紅花夾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黃花夾竹桃Thevetia peruviana(Pers.)K.Schum.)和白花夾竹桃三種,其中白花夾竹桃為人工栽培變種,在中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以雲南、廣東、廣西、河北等地多見,
白花夾竹桃,攝於杭州西湖湖畔白花夾竹桃,攝於杭州西湖湖畔
國內分布:南方有栽培
國外分布:地中海
湖北分布:全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