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臉鷺

白臉鷺

白臉鷺(學名:Egretta novaehollandiae):體長60-70厘米,體重550克。成鳥相對其他鷺科鳥類要小,正如它的名字,很容易通過白臉鷺的藍灰色身體和獨特的白臉來識別。嘴長而尖直,翅大而長,腳和趾均細長,脛部部分裸露,腳三趾在前一趾在後,中趾的爪上具梳狀櫛緣。雌雄同色。整體基本由三種羽毛蒼白、藍色和灰色組成。 前額、冠、下頦和上部喉頭是白色的。頂冠顏色易變,白色有時沿著頸部延伸到脖子下。虹膜可以是灰色、綠色、暗黃色或桂香色,這些變化因個體而異。

白臉鷺一般獨自覓食,偶爾組成鬆散的小群體,棲息時會有許多隻聚焦在一起。分布的海拔高度從海平面到1000米。活動於淡水區、沼澤地、農廠水壩、牧場地、草原、莊稼地、岸邊、鹽沼、潮汐泥灘。食物包括魚、青蛙、蚯蚓、昆蟲、蝸牛,甲殼類動物如蝦和螃蟹。也取食一些植物類物質。分布於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紐西蘭、紐幾內亞、新喀里多尼亞、東帝汶和印度尼西亞南部。在中國、科科斯(基林)群島和索羅門群島偶爾也有記錄,並且出現在印度洋的聖誕島。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等級,

形態特徵

白臉鷺是一種體型細長的中型涉禽,體長60-70厘米,體重550克。嘴長而尖直,翅大而長,腳和趾均細長,脛部部分裸露,腳三趾在前一趾在後,中趾的爪上具梳狀櫛緣。成鳥相對其他鷺科鳥類要小,正如它的名字,很容易通過白臉鷺的藍灰色身體和獨特的白臉來識別。雌雄同色。整體基本由三種羽毛蒼白、藍色和灰色組成。 前額、冠、下頦和上部喉頭是白色的。頂冠顏色易變,白色有時沿著頸部延伸到脖子下。虹膜可以是灰色、綠色、暗黃色或桂香色,這些變化因個體而異。
在繁殖季節,白臉鷺的鳥喙和眼睛之間的區域為灰黑色,但在其他時間則為淡橄欖黃色。在繁殖的季節前頸和胸部羽毛呈現粉紅棕色或古銅色,而背部的羽毛則是藍灰色。喙長而黑,喙基灰白色。眼睛由灰色變為綠色或暗淡黃色。在繁殖期腿淡黃色的,變得更加粉紅色-橙色或微紅色。背部,下脖子和胸部呈長長的蓑羽狀羽毛。在繁殖季節這些蓑羽變得更亮、更多、更突出 。下體是蒼白的灰色,翅膀羽毛有黑色尖端,具白色中心和灰色的前緣。尾巴是深灰色。有兩個亞種,帕里亞種比指名亞種羽毛顏色更深。
幼鳥僅喉頭白色,整體羽毛更加蒼白灰色,腹部是一種紅棕色,也缺乏成鳥的長蓑羽

棲息環境

分布的海拔高度從海平面到1000米。活動於淡水區、沼澤地、農廠水壩、牧場地、草原、莊稼地、岸邊、鹽沼、潮汐泥灘、小型港口、海灘、高爾夫球場、果樹園或庭院養魚塘。

生活習性

儘管白臉鷺不遷徙,但它在當地確實會季節性活動,有時可以長途飛行。 在紐西蘭,白臉鷺通常在冬季遷徙到內陸,而在澳大利亞,它們往往在繁殖季節向內陸地區遷移到淹水濕地,並且在繁殖季節之外的沿海地區。
白臉鷺在飛行中是一隻優雅的鳥,緩慢地拍動著深藍色的翅膀,與大多數蒼鷺相比,它們更經常飛行,頸部伸展。雖然通常是獨處的,但為了保護間隔很大的覓食地,白臉鷺偶爾在覓食時組成鬆散的小群體,棲息時會有許多隻聚焦在一起。
該物種主要在白天捕食,但據報導在夜間也有捕食。以各種獵物為食,是一種機會主義物種,通常在淺水或旱地上覓食,也會追逐獵物,用腳來拍打撥弄水面,打擾和驚起潛在的獵物。常站在水邊或淺水中,用嘴飛快地攫食。食物包括魚、青蛙、蚯蚓、昆蟲、蝸牛,甲殼類動物如蝦和螃蟹。也取食一些植物類物質。

分布範圍

原產地:澳大利亞、聖誕島、斐濟、印度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諾福克島、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
遊蕩:中國、科科斯(基林)群島、索羅門群島。
白臉鷺分布圖白臉鷺分布圖

繁殖方式

白臉鷺在一些地區幾乎每年的任何時候都可以築巢,但通常在春季降雨量充沛時繁殖。最常見的繁殖季節是8-12月,通常單獨築巢,有時聚一個分散的小群,偶爾也聚一個更大的繁殖群。兩性共同築巢孵化。鳥巢通常選在淡水或鹹水沼澤地周圍的樹木,建在樹葉茂盛的大樹上,離地面5-12米高,也在灌叢枝杈上用築造淺巢。巢可以連續幾年重複使用。巢材由軟棍棒搭建構成,內襯細枝和草葉。每窩產2-7枚淡藍色的卵,常見是3-5枚。平均48.5×35毫米。孵化持續24-26天。雙親守衛小鳥3-4個星期,幼鳥在40天以後長出飛羽離巢。並且繼續由成鳥餵養至少幾周。白臉鷺幼鳥經常與成鳥一起待到下一個繁殖季節開始。

亞種分化

白臉鷺(2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與年代
1
白臉鷺指名亞種
Egretta novaehollandiae novaehollandiae
Latham, 1790
2
白臉鷺帕里亞種
Egretta novaehollandiae parryi
Mathews, 1912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