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葉野桐

白背葉野桐

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密生星狀毛。葉互生,寬卵形,不分裂或三淺裂,長4.5一11厘米,寬4-10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平截或楔形,邊緣有稀疏鋸齒,兩面有星狀毛與棕色腺體,背面灰白色,毛更密;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背葉野桐
  • 拉丁學名:Mallotus apelta (Lour.)Muell.Arg.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大戟科
  • :野桐屬
  • :白背葉野桐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葉柄密生柔毛。花單性異株,無花瓣;雄穗狀花序頂生,不分枝或基部略有分枝;雌穗狀花序頂生或側生,花萼3-6裂,雄蕊50-65,花葯2室,子房3-4室,花柱短,2-3,羽毛狀。蒴果近球形,密生軟刺與星狀毛;種子近球形,直徑約3毫米,黑色。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白背葉野桐

分布範圍

產於江蘇南部,生於丘陵和山坡的灌木草叢間;分布於河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省區。
白背葉野桐

主要價值

種子可榨油,供制肥皂、潤滑油、油墨與鞣革等工業用;莖皮為纖維性原料,織麻袋或供作混紡;根與葉供藥用,能清熱活血,收斂去濕,治跌打扭傷等症。
白背葉野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