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線炮彈

白線炮彈

本種魚魚體為淡灰白色,體側有2條黑色斜橫紋,幼魚時黑紋會呈黃色或綠色,由吻到腹部有一條白色斜紋,尾呈圓形。主要以貝類、藻類、海膽和魚卵為食。水族箱最好帶石頭及洞穴。它會把石頭重新排列。飼養時會有短暫的陌生期,很快會橫行霸道欺侮弱小的魚體。餵食魷魚、蝦、貝類、小魚及硬殼蝦。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物構造,生活習性,分布,國內,國外,

形態特徵

白線炮彈體側鱗50橫行。體長為體高2.0~2.1倍,為頭長2.8~2.9倍。頭長為吻長1.3~1.5倍,為眼徑4.9~5.7倍。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高,第一背鰭至吻端的背緣幾呈直線狀。尾柄短,側扁,尾柄 長為尾柄高1.2~1.3倍。頭中大,側扁。吻長大,眼前方、鼻孔下方有縱凹溝。眼小,側位而高,眼間隔寬平,眼間隔寬為眼徑1.2~1.3倍。鼻孔小,每側2個,位於眼前方。口小,前位。上下頜齒白色,邊緣有凹刻,中央2齒較長大。唇肥厚。鰓孔側位,稍傾斜,頭長為鰓孔長4.6~4.8倍。脊椎骨7+11=18。
圖1.白線炮彈圖1.白線炮彈

生物構造

頭體除上下唇外全體被鱗,鱗小,多為菱形,頰部鱗片小於體側鱗片。鰓孔後方有一叢數枚骨板狀大鱗。體側鱗片有小棘,排列成10縱行以上,棘刺自尾柄向前伸展達胸鰭附近,尾部棘刺較強。
背鰭2個,第一背鰭始於鰓孔上端稍後方,具3鰭棘,第一鰭棘粗大,棘前緣及兩側有粒狀突起,頭長為第一鰭棘長1.8~2.1倍;第二鰭棘較細,第三鰭棘較短,明顯可見。第二背鰭始於肛門上方,外緣圓弧形。臀鰭與第二背鰭相似,外緣圓弧形。胸鰭圓形,側中位。腹鰭棘短,能活動,上有許多粒狀突起。尾鰭截形或略呈圓形。
體淺褐色,頭後部鰓孔前後有2條橫弧形的黑色帶,前方一條自眼上方起始穿過眼,彎達胸鰭基部下方,後方一條自胸鰭基底上方向背方延伸,接近但未達到第一背鰭。自口角後有1白色細帶向後伸達臀鰭起點。腹鰭棘後的腹膜黑褐色。第一背鰭淺褐色,第二背鰭、臀鰭及胸鰭灰白色,尾鰭深褐色。

生活習性

頸帶多棘鱗魨為暖水性魚類,喜棲息於珊瑚生長茂密、有岩縫及洞穴的斜坡土,主要以貝類、藻類、海膽、尾索類及其他魚的魚卵為食。棲息深度3~90 m。體長可達200 mm左右。

分布

國內

中國產於台灣沿海。

國外

國外分布於印度一西太平洋海域,自印度洋非洲東海岸至太平洋馬歇爾群島、馬利亞那群島,北至日本,南至菲律賓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