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虱

白粉虱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屬半翅目粉虱科。 是一種世界性害蟲,我國各地均有發生,是大棚內種植作物的重要害蟲。 寄主範圍廣,蔬菜中的黃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冬瓜、豆類、萵苣以及白菜、芹菜、大蔥.牡丹花等都能受其為害,還能為害花卉、果樹、藥材、牧草、菸草等112個科653種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粉虱
  • 拉丁學名: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
  • 別稱:小白蛾子
  • 二名法: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亞門六足亞門 Mandibulata
  • 昆蟲綱 Isecta
  • 亞綱有翅亞綱 Pterygota
  • :半翅目 Homoptera(前為同翅目)
  • 亞目:胸喙亞目
  • 粉虱科 Aleyrodidae
  • :溫室白粉虱
  • 分布區域:全世界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地理分布,危害特點,防治措施,

形態特徵

卵:橢圓形,具柄,開始淺綠色,逐漸由頂部擴展到基部為褐色,最後變為紫黑色。
一齡:身體為長橢圓形,較細長;有發達的胸足,能就近爬行,後期靜止下來,觸角發達、腹部末端有一對發達的尾須,相當體長的1/3。
二齡:胸足顯著變短,無步行機能,定居下來,身體顯著加寬,橢圓形;尾須顯著縮短。
三齡:體形與二齡若蟲相似,略大;足與觸角殘存;體背面的臘腺開始向背面分泌臘絲;顯著看出體背有三個白點:即胸部兩側的胸褶及腹部末端的瓶形孔。
蛹:早期,身體顯著比三齡加長加寬,但尚未顯著加厚,背面臘絲髮達四射,體色為半透明的淡綠色,附肢殘存;尾須更加縮短。中期,身體顯著加長加厚,體色逐漸變為淡黃色,背面有臘絲,側面有刺。末期,比中期更長更厚,成匣狀,複眼顯著變紅,體色變為黃色,成蟲在蛹殼內逐漸發育起來。
成蟲:雌蟲,個體比雄大,經常雌雄成對在一起,大小對比顯著。腹部末端有產卵瓣三對,( 背瓣,腹瓣,內瓣),初羽化時向上折,以後展開。腹側下方有兩個彎曲的黃褐色曲紋,是臘板邊緣的一部分。兩對臘板位於第二、三腹節兩側。雄蟲,和雌蟲在一起時常常顫動翅膀。腹部末端有一對鉗狀的陽莖側突,中央有彎曲的陽莖。腹部側下方有四個彎曲的黃褐色曲紋,是臘板邊緣的一部分。四對臘板位於第二、三、四、五腹節上。

生活習性

溫室白粉虱不耐低溫,在遼寧均不能露地越冬。1年可發生10餘代,以各種蟲態在保護地內越冬為害,春季擴散到露地,9月份以後遷回到保護地內。成蟲不善飛,有趨黃性,群集在葉背面,具趨嫩性,故新生葉片成蟲多,中下部葉片若蟲和偽蛹多。交配後,1頭雌蟲可產100 多粒卵,多者400~500 粒。此蟲最適發育溫度25℃~30℃,在溫室內一般1 個月發生1 代。

地理分布

據《世界的白粉虱》 (Whitefly of the world)一書統計,溫室白粉虱分布於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及大洋洲等四十八個國家與地區。五十年代,曾在北京金山露地種植的架豆上,發現過粉虱,但未鑑定過,當時也未聞造成顯著為害。但近年來溫室白粉虱逐漸猖撅,特別由於近四、五年來冬季大量使用塑膠薄膜搭成大棚育苗種菜,加上原來的大量土溫室,城鎮居民及花圃冬季在室內養花,這就為溫室自粉虱的越冬創造了有利條件,使溫室白粉虱在我國部分地區如東北瀋陽、旅大、北京、天津、濟南等地泛濫成災,尤以溫室的黃瓜、番茄、架豆等被害最顯著,露地的架豆、茄子等也受害不淺。

危害特點

白粉虱
溫室白粉虱對作物及花卉蔬菜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①直接為害,連續吸吮使植物生長缺乏碳水化合物,產量降低。
②注射毒素,吸食汁液時把毒素注入植物中。
③引發黴菌,其分泌的蜜露適於黴菌生長,污染葉片與果實。
④影響產品質量,真菌導致一般果實變黑。
⑤傳播病毒病,白粉虱是各種作物病毒病的介體
白粉虱成蟲排泄物不僅影響植株的呼吸,也能引起煤煙病等病害的發生。白粉虱在植株葉背大量分泌蜜露,引起真菌大量繁殖,影響到植物正常呼吸與光合作用,從而降低蔬菜果實質量,影響其商品價值。

防治措施

1.輪作倒茬:在白粉虱發生猖撅的地區。棚室秋冬茬或棚室周圍的露天蔬菜種類應選芹菜、筒篙、菠菜、油菜、蒜苗等白粉虱不喜食而又耐低溫的蔬菜,既免受危害又可防止向棚室蔓延。
2.根除蟲源: 育苗或定植時,清除基地內的殘株雜草,熏殺或噴殺殘餘成蟲。苗床上或溫室大棚放風口設定避蟲網,防止外來蟲源遷入。
3.誘殺及趨避:白粉虱發生初期,可在溫室內設定30~40厘米的方板, 其上塗抹10號機油插於行間高於菜株, 誘殺成蟲,當機油不具鑽性時及時擦拭更換。冬春季結合置黃板在溫室內張掛鍍鋁反光幕,可驅避白粉虱,增加菜株上的光照。
4.生物防治:當溫室內白粉虱成蟲平均每株有0.5一1頭時,釋放人工繁殖的麗蚜小蜂,每株成蟲或蛹3一5頭 每隔10天左右放1次,共放4次。也可人工釋放草嶺,一頭草嶺一生能捕食白粉虱幼蟲170 多頭。有條件的地區也可用粉虱殼抱粉防治。
5.藥荊防治:在白粉虱發生初期及時用藥,每株有成蟲2一3頭時進行,尤其掌握在點片發生階段。
①白粉虱發生初期用10%吡蟲威400一600倍液,或10%撲虱靈乳油1000倍液,或25%撲虱靈乳油1500倍噴霧。能殺死卵、若蟲、成蟲,當蟲量較多時可在藥液中加入少量擬除蟲菊醋類殺蟲劑。一般5一7天1次,連噴2一3次。
②選用25%滅蟎猛乳油1000倍液、50%克蚜寧乳油1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21%滅殺斃3000倍液,每隔5一7天1次,連噴3一4次。
③20%滅多威乳油1000倍液+10%吡蟲啉水分散性粉劑2000倍液+消抗液400倍液,萬靈(滅多威) 與吡蟲啉混合,利用滅多威速殺性彌補吡蟲啉遲效。用吡蟲啉藥效長彌補滅多威藥效短缺點,加入消抗液進一步提高藥效可殺死各種蟲態的白粉虱。每5一7 天1次,連噴2一3次,可獲得滿意效果。
④熏蒸法: 保護地可用敵敵畏煙劑,每667 平方米用350 一400克,或用80%敵敵畏500克,將敵敵畏倒在分散在溫室不同地段的麥秸堆上,點燃後悶棚1夜,間隔5 一7天,連熏2一3次。最好熏蒸過後1一2天噴霧1次。除選用藥劑外,噴藥時間最好在澆水未乾時進行,否則由於白粉虱翅膀乾燥便於飛翔,不易噴到身體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